去他的那个“油腻”

文|Siniopec淡然

去他的那个“油腻”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近期被“油腻‘二字刷屏,刷朋友圈也被“中年危机之油腻”沦陷。

然后,公众号的大V里几乎都在无情地挥霍着”油腻”,姑且先不论文章的立意如何,仅仅看看标题,都看得我那个“心惊肉跳”,足以让正在码砖的我,会有一种立刻站起身来,弃“文”从“舞”的冲动。

挥舞着双手,心中发狂:不要油腻,不要油腻!我要瘦,瘦成一道闪电!!

暂时抛开这“油腻”二字,前段时间读到罗胖子的一篇文里曾提到:“灰度认知,黑白思维”。脑子里忽然蹦出来,两个字“灰色”,这两个字十分形象地诠释了,人到中年的这个阶段时期的“油腻”的梯度,渐渐对“油腻”这两个字有些悟。

人至中年,从外观及生理的状态都与“小鲜肉”无可比拟,假若遇到你的不顺眼而讨人之嫌弃之处,是的,就是那个很为此嗤之以鼻的那个感觉,均可以称为“油腻”。

小时候的我们是“白与黑”的色彩的。幼年时期,对未知的世界充满的奇奇怪怪的想法,思维的画布上是白色的,等待新知去,慢填写、描绘色彩,N种探索将会贯穿整个少年时代。

从踏进幼儿园的第一天开始,知道了,大灰狼的各种彻底坏,就连相貌都是凶神恶煞的模样,小白兔子善良、柔弱各方面好得通透。关于大灰狼的“坏”与小白兔子的“好”,是我们童年里对对世界的认知,这种理念一直被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道德楷模所标榜。

童话故事里多是好坏分明的角色,我们的人生从儿童时期,至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大部分时间,渲染的是非黑即白,是最简单的思维方式。

一是因为简单的思维意识,直观易于理解,二是因为在意识形态没有完全成熟之前,大脑还没有形成多架构的晶体的思维,没得描亦没得选。

随着年龄的渐长至中年,这种“白色”渐渐向其他颜色过度,逐渐成了“灰色”。

去他的那个“油腻”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什么是灰色的?“灰色”是一个既不黑也不白的中间地带。

我们通过各种学习,知悉辩证法,读过矛盾论,明白事物的两面性,也知道“祸兮福之所伏,福兮祸之所依”,洞悉“非黑即白”。

并逐渐用包容、多元化的心态看待、了解这个世界,不偏激,不片面看待问题。

然而,很不幸的是,除了“黑与白”,大部分人各种对事物“黑白认知”的看法也会被继承了下来,并未修炼出其他认知方式,生活依然是在各种“油腻”的地带。

人到中年,大部分的女人,岁月在其脸上留下许多痕迹,或沧桑或庸俗,惊恐于衰老而努力减龄,装嫩;女人们则以各种微整、或者是节食,折磨着自己的皮囊,雕刻着所谓"形象"。

为啥?因为免于流俗,免于“油腻”,日子却是在摸着麻将,在稀里哗啦里划了过去。

男人们则是以成熟为标竿,并不刻意地修复岁月的痕迹,直到逐渐隆起的腹部,才让人觉醒,中年时代已经来临,惊醒于日子,虽然是静悄悄无声却无比残忍。

你会发现生活“油腻”的不能再“油腻”了。

其实,我们永远应该关注的是:自己内心的成长。拒绝“油腻”的思考,从“不忘初心”开始反思:当初那个竭尽全力向上攀爬“青涩少年”如何成为了今天的自己?那时候的我们,可能勤奋、节俭、谦逊、尊敬师长,一腔热情,怀揣着美好的梦想而积极努力向上……现在的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认可当初的那个自己?

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难免都会有个人好恶,这是多元化社会所赋予的权利。只要不违背道德伦理,便无所谓好坏。

比如,我不会告诉你,我个人其实不太喜欢中年男人戴手串吗?总觉得是带着点“伪小资”和“志得意满”的中产阶级腔调。

但是我不会自以为是拿它做普适性标准的,否则我也“油腻”了。

在有限的时间、精力里,与其争论这些,不如专注继续做好自己的事,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生活,无论你是怎样回避“油腻”,每个人的中年都会不期而至,去他的那个“油腻”!

—End—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是作者原创,转载请简信联系本人,盜文必究。

关注:Sinopec淡然

你可能感兴趣的:(去他的那个“油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