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望文生义”的经典名句

不可“望文生义”的经典名句_第1张图片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语出《诗经•卫风•淇奥》。“切”,用刀切断,指加工骨器。“磋”,读cuō,用锉平,指加工象牙。“琢”,读zhuó,用刀雕刻,指加工玉石。“磨”,用物磨光,指加工石头。“切磋琢磨”比喻君子努力进修,也用以比喻德行的砥砺、学问的研讨或文章的修饰。意思是学习要相互商讨、相互砥砺、共同提高。做学问实际上是一个循序渐进、精益求精的过程。玉石之成至宝需精琢细磨,学问之成至深需学而思、思而行、行而精进,如此方能揽学之精深,临道之奇绝。古人常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勉励向上。

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语出《诗经•小雅•鹤鸣》。原指别国有才能的人可以作为本国的辅佐,就像可以借用别的山上的石头来打磨玉器一样。现在用来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外力。

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语出《诗经•小雅•车辖》。“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仰”,仰望,瞻仰。“止”,之。“景行”,大路;一说崇高的德行。意为“像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般让人遵循”。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语出《易经•象辞上》。天道运行周而复始,永不停止,不可阻挡;君子当效法天理,自强自立,奋发不息。惟有如此,才能使自己常处于不败之地。后世常用此语来鞭策激励人生。

5、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语出《礼记•曲礼上》。“敖”通“傲”,“从”通“纵”,傲慢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志向不可自满,享乐不可达到极点。这是儒家思想中的“中庸”态度,千百年来,它对塑造我们民族的人格心理产生过深远影响,成为了人生修养的重要资源。

6、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语出《论语•乡党》。“厌”,满足。“脍”,细切的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7、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语出《论语•子路》。君子和谐相处盲目苟同,小人盲目苟同却不和谐相处。“和”,是相互补充配合但不失去自我,而“同”是完全一样没有自我。我们每个人既是独立的个体,又是整体中的一员,如何融入集体又不失自我,这是每个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8、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语出《论语•八佾》。“是”,此,这个。“忍”,容忍;一说忍心,狠心。“孰”,读shú,什么。意谓这件事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啊!一说这样的事都忍心干出来,还有什么事不能忍心干出来呢!


不可“望文生义”的经典名句_第2张图片

9、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语出《老子•道德经》。“伐”,不是“砍伐”、“讨伐”的意思,而是“夸耀”的意思。过分傲慢的人和过分矜持的人都难成大事,老子的话精确地阐明了人在处事时应有的气度。

10、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语出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察”,读chá,“苛刻”的意思。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要求别人太严了,就没有伙伴。现在有时用来表示对人或物不可要求太高。

11、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语出三国•曹植《君子行》。经过瓜田,不弯下身来提鞋,免得人家怀疑摘瓜;走过李树下面,不举起手来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怀疑摘李子。后用“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12、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语出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异传》。“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意谓早晨受到损失,傍晚就挽救回来。后来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13、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语出唐•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不是傍晚的云霞,而是一种飞蛾;“落”也不是“飘落”的意思,“落”在句中应当与“孤”相对,意思与之相同或相近,是“散落”、“零散”之义。“骛”,读wù,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鹜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零散的飞蛾被孤单的野鸭在水面上追捕,就形成“落霞与孤骛齐飞”的场面。

1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语出唐•韩愈《进学解》。“业”,学业。“嬉”,读xī,戏乐,不经心。“行”,行动、行事、实践。“思”,思索、思考、理性思维。“随”,因循随俗。全句意思是:学业由勤奋而专精,由玩乐而荒废;修养由独立思考而成功,由人云亦云而失败。它告诉我们学习要勤奋,行事要“三思而后行”。

1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语出唐·元稹《离思五首·其四》。曾经:曾经历过。曾,副词。经,经历。沧海:古人通称渤海为沧海。除却:除了。这句话的意思是: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


不可“望文生义”的经典名句_第3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可“望文生义”的经典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