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是企业管理的主旋律

一位船长指挥着他的船,在大海中航行,漫长的旅程中间,不论是一帆风顺,抑或是遇到任何艰难险阻,全体船员在船长的带领下,始终如一的坚守岗位,沿着计划的路线不断前进,直达终点。

一家企业就犹如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船,计划不论是在企业管理还是航行中都一样重要,是成功到达目的地的关键:首先,“启航”前需要确定“目的地“即愿景和战略目标,规划“航线”即制定企业战略。若规划不清晰,计划容易出现偏差,员工的工作就失去方向;其次,“船长”应通过“航行计划”指挥、协调“船”的航行,没有计划,目标不能分解、资源无法落实,员工可能做了很多工作但目标总完不成,老板不自觉的就会关注过细的事项;最后,“船”的“航行”要依赖全体“船员”的参与和紧密配合,计划管理过程同样需要全体人员的参与,否则部门之间的工作容易缺乏联动,个人工作常与组织目标不一致。

清晰、具体、系统且得到广泛认知的战略是计划工作的前提

走进一家公司,你问其员工“你们有战略吗?”,他会回答说“当然有啦,我们老板说准备5年内做到中国领先并在A股上市…”。在很多时候,公司的战略都在老板的脑子里,没有被系统的整理并形成书面的战略规划。老板经常会在一些会议上说说战略,员工只听到只言片语,没有清晰的轮廓。到了讨论工作时,老板会针对具体问题明确重点、布置任务,但难免出现“工作不系统、工作之间缺乏衔接、突发情况多“等问题。

每次航行的目的地必须精确,不能仅仅说“去美国”,应该明确要去哪座城市、停靠哪个港口,以及走什么航线、花多少时间等。企业战略如同航行规划一样,应该是清晰的、具体的、系统的,否则战略就如同是梦想,难以执行。例如,某公司宣称要做到中国领先,但中国领先是什么标准、哪些业务做到领先、何时做到领先等问题都没有回答,更没有相应的业务战略和业务计划做支撑,战略无法落地执行,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著名战略咨询机构麦肯锡在其战略咨询培训手册里,将战略规划工作界定的很具体,要做哪些分析、产生什么结果,总体战略目标是什么、分解到每年的目标是什么,实现目标的重要战略举措、需要哪些资源等核心问题都被具体陈述,并且要测算形成分年度的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损益表。只有达到这样的要求,企业战略才能与年度经营计划相衔接,才算是清晰的、具体的、系统的;只有这样的战略,才能通过滚动的年度经营计划来有效落实,有助于增强其适应性,并尽量避免工作不系统、工作间缺乏衔接、突发情况等。

企业战略不仅要清晰、具体、系统,还要被员工所熟知和理解,才能被有效执行。老板要把企业战略告诉员工,在企业内部做充分的培训和宣贯,让员工知道方向、明确重点。曾经有一家企业的新员工,花大量的时间策划完成某个投资项目计划书,但却被老板痛批,原因是这个项目根本不是老板想要做的行业。出现这个问题,原因就是该员工当初入职时没有熟知战略。只有各单位、各部门都熟知企业战略,才能在制定年度计划时有方向可依,否则制定年度计划很容易成了“拍脑袋”;只有员工都熟知企业战略,他们才有了奋斗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才能在制定计划时找到衡量日常工作的标准,才能真正激发员工更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计划的作用就在于系统链接战略目标、资源配置、组织能力、外部环境

每个行业虽然在计划的内容上有些区别,但计划管理的原理和过程几乎是一样的,都是PDCA的循环(即制定计划、执行、跟踪监督、评估改进),都是对企业战略的分解,都是期望目标与组织能力之间的有效匹配,都要求围绕计划合理配置资源,都需要根据外部环境动态调整。

计划编制过程中,老板的期望与组织拥有的资源和能力总是一对矛盾。经常听到企业的主管们说“老板的要求太高,绝对不可能完成”;而老板却认为“这样的目标都做不到,人家同行早就做到,我们不比他们差”。类似的情况可能在很多公司都会遇到,究其根本,除了前文所说的战略问题外,还有以下原因:一是战略规划虽然合理,但老板下达的目标与战略规划有差异,或者没有配备相应的资源;二是执行层没有按照战略规划的要求提升能力,例如产能、人员素质、销售网络建设等;三是老板可能以某一项指标与同行对比(其中最多的是硬件设施条件),但企业的技术水平、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等都会对目标的实现产生很大的影响。若不能及时解决目标与资源及能力的矛盾,将会产生很大的问题。曾经有一家公司的老板提出“下一年度要年产3000台、销售3000台”的目标,而本年度实际水平仅是生产500台、销售400多台,业务单位没有与老板针对计划进行充分的讨论,在后续的计划执行中,投入大量资金扩建厂房、付出大笔预付款锁定关键零部件,而到年底时实际只生产1000台、销售500台,导致大量的零部件和产成品库存积压,资金周转出现极度困难。所以,经营计划的制定要充分结合企业自身整体运营情况和业务特点,考虑各下属单位经营计划特别是经营管理水平现状和项目开展情况,并通过战略来限制老板的“欲望”,通过战略来要求执行层提升综合能力。另外,老板与执行层要对目标进行充分讨论,除重点关注计划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外,还应统筹考虑下属单位经营计划与集团总体目标的协同性和偏离度。

计划执行过程中经常因为资源的匹配问题而难以执行。计划一般与假设条件、资源配置(主要以财务预算的形式体现)相匹配,任何一项的变化会导致计划无法执行。在一些订单拉动式的生产企业里面,经常会遇到一个死循环,“生产节点总是无法完成,是因为物资不到位,物资不到位是因为没有钱,没有钱是因为生产节点完不成收不到回款”。分析其原因,第一可能是原来预算中应提供的资金不能到位,导致计划无法执行;第二是预算已经被使用,但生产、销售没有按照计划完成,无法产生新的现金流,后续的计划没有新的资金匹配。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是预算要匹配得当并予以落实;二是执行层要严格按照计划开展工作,按照预算使用资金,并利用项目管理中的“挣值法”进行管理,即计划的完成与预算的使用相匹配;三是要加强对执行层的监控,及时反映执行层的计划执行情况以及关键性工作的覆盖情况。

计划执行过程中难免出现预期的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需要加强跟踪和分析,必要时应及时调整计划。某家工程机械企业在2007年底制定下一年度计划时认为行业已到顶峰,制定计划时相对悲观,但到了2008年中听闻国家推出重大刺激政策后,迅速调整年度计划,迅速占领市场,获取了很大经济效益。计划需要及时跟踪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包括市场的变化、供应商的变化、内部能力的变化、政策的调整,并动态调整战略,根据新的战略制定年度的目标和计划,才具有可行性。要及时、准确的调整计划,需要具备几个前提条件:一是制定计划时充分的分析了外部环境,并对重要变量做出合理假设;二是针对假设的外部环境,进行持续的跟踪和分析;三是有规范的应对程序,环境一旦发生变化,即可启动应对程序,讨论决策计划是否调整。

计划的编制和执行均需要全员参与,并通过计划统一思想和行动

很多部门在编制计划时关注的更多的是部门自身,而忽视企业整体目标的要求,甚至有些部门员工是分开编制计划且不进行汇总,使得很多员工认为企业或部门的计划与自己没有直接关系,比如负责订阅报纸等后勤工作的行政岗位。但认真分析后就知道报纸订阅工作与企业工作计划密切相关:需要预订哪些种类报纸,与下一年度企业的关注重点有关系,而关注的重点也就是计划执行的重点;报纸要订多少,与企业人员总数和人员结构有关系,人员总数和结构直接取决于下年度的招聘配置计划,而招聘配置计划是依据年度生产、销售等业务计划来制定。所以说,任何一个岗位或部门都与计划相关。

计划制定过程是一个全员参与、上下互动、充分沟通的过程。据说,年度计划工作是通用电气公司最重要的工作,每年从6月份就开始着手准备,整个下半年所有部门、所有人员都会参与计划的编制、讨论和审批过程,直到12月底完成发布。在年度计划编制工作中,老板、各部门的主管、各业务单位的负责人发挥着关键作用,老板要确定经营的目标、审批计划,各部门的主管、各业务单位的负责人要基于老板的要求策划实现目标的计划和措施,并将计划分解到各个岗位去。普通的员工更要参与计划的编制过程,否则下一年度的工作就失去方向,失去方向就难以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企业每年都要求每个员工制定个人绩效目标,而员工个人的绩效目标是必须以部门的计划为依据的,部门的计划则是根据企业的计划分解而来的。所以,员工必须参与到企业计划制定过程,认真对待这个过程,既是对企业的目标实现负责,也是对个人的绩效和发展负责。

以计划为核心来统筹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促进目标实现。在一些大型集团企业,常常遇到这样的困惑:集团到底该关注什么?怎么才能保证是系统性的关注而非散点式的关注?集团召集这么多会到底有什么用…这些困惑都源于企业运营中缺乏计划管理这根主线。计划是企业管理的主旋律,各项管理活动都围绕计划来实施:会议是为质询计划的执行或解决计划执行中的重大问题,报告是反馈计划的执行状态或对计划执行问题的专题分析。在正常的计划管理之外,可以将任务式管理作为补充,比如对突发情况采取督办的形式进行特别跟踪。

通过计划来统一思想,有效整合各项职能为目标实现服务。部分职能部门有时因为过度追求自身的专业化,而偏离企业的整体目标,甚至将企业的整体目标冲击的支离破碎。最为典型的是项目型企业,职能部门一般更关注其职能工作,比如成本部门仅关注成本、技术部门仅关注技术、计划部门仅关注进度,各部门之间的工作缺乏联动,没有一个部门对项目进行统筹协调。遇到问题时,各职能部门都认为自身的工作没有问题,而项目总体目标却不能达成。究其原因,最大的可能就是缺乏计划管理。因此,不能简单的强调执行力和专业化,而要从企业目标实现的角度制定计划,并以计划管理为核心,统筹营销、设计、成本、进度、质量等各项职能,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业务单位根据计划开展业务,运营管理部门主要监控计划执行,研究部门分析计划执行所处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人力资源部门根据计划来招聘、培训,财务部门根据计划来提供资金、控制成本费用,投资部门根据计划来选择和实施项目。

小结

总而言之,计划是企业管理的主旋律,任何人——从老板到每个基层员工,任何过程——从生产到销售,都要树立以计划为导向开展工作的思想,并逐步渗透到各项工作中去。若不围绕计划开展工作,工作容易零散不系统,甚至使得企业的整体目标无法实现。只有做好计划管理,并不断地坚持、不断地改进,企业的资源才能得到合理配置,各职能的专业化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企业的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升,企业的战略目标才能实现,企业才能基业长青,并从优秀到卓越。

你可能感兴趣的:(计划是企业管理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