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百鸟朝凤——从谋生到传承

或许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痴迷,在观看吴天明的《百鸟朝凤》时,我几次落泪。悠扬的唢呐声回荡在耳畔,我仿佛回到了小时候,拽着母亲的衣角,挤在人群中,透过胳膊肘与大腿根之间的缝隙,我看到了鼓起腮帮子的唢呐匠。

故事的开始是1982年,在经历十年浩劫之后,那个年代如同春回大地一样,万物复苏,但贫穷依然笼罩着整个中国。相较津城的农村,八百里秦川更是荒芜一片。我记得母亲说过,在我出生的时候家里已经有了电视机,而在影片中,年少的游天鸣,是跟随父亲徒步求艺的。

焦三爷出场后的第一句就问天鸣的父亲是哪个村的,天鸣的父亲说是土庄的。我们不知道水庄到土庄的距离,但是,焦三爷抬头看了看头顶的太阳,正值晌午,我想这一定不是废笔白描——农村人勤快,想来天鸣的父亲带着天鸣从天不亮就出门了,走了几个时辰才到达的水庄。当然,关于水庄到土庄的距离在影片开始也有所透露,天鸣走累了,被天鸣父亲一顿叫骂,那个年代的农村小男孩儿一向散养,一溜烟跑出去几里地都是轻轻松松的,所以说这是一段翻山越岭的路程。

村民对话中,婚丧嫁娶都是离不开唢呐的,这在几辈人看来这是亘古不变的仪式,天鸣曾提过,在两个月的时间,焦家班接了十几趟活儿,跑遍了整个无双镇,这说明唢呐匠是个不愁饭吃的营生。此外唢呐匠出活儿不需要自己背着唢呐,且享有接师礼,不难看出在那个年代,唢呐匠地位很高。

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农民都希望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唢呐匠,但唢呐对人品的要求极高,不是谁都能学的,其中蓝玉就是一个例子。游天鸣的父亲走后,有一段旁白告诉我们天鸣是因为怀揣着父亲的梦拜唢呐匠焦三爷为师。但就我看来,在那个连温饱都是问题的年代,农民哪里有什么梦想呢?所以与其说是天鸣父亲的梦,倒不如说是天鸣父亲为天鸣寻了一个体面的谋生之路。

影片通过游天鸣学艺之路,展开了丰富的思想表现。农村人念书不多,但礼义忠孝却扎根在灵魂深处。关于孝道,贯穿了影片的始终。起初,并不喜欢学唢呐游天鸣,终究还是顺从了父亲决定。这让我想起前些天看过一篇短文,大意是一位富翁带着母亲去镶牙,母亲选了最便宜的那种。大款的儿子坐在旁边只顾着自己打电话抽雪茄。母子二人走后没多久不想大款儿子又回来了,他说:“医生,麻烦您给我母亲镶最好的烤瓷牙,费用我来出,多少钱都无所谓。不过您千万不要告诉她实情,我母亲是个非常节俭的人,我不想让她不高兴。一个“顺”字,但根源是个“孝”字。也正是因为游天鸣哭着心疼的擦拭着父亲额头的瞬间,触动了焦三爷,焦三爷才决定留下这个并没有吹唢呐天分的孩子。时隔多年之后,游天鸣带着游家班接完第一趟活儿后,带着礼物看望师傅师娘。焦三爷高兴的不得了。值得肯定还有天鸣的发小长生,那个披红挂绿结婚的年轻小伙子,为了讨祖母高兴,办了一场旧式婚礼,镜头给老太太一个特写,一身华贵的服装,脸上绽出了一朵花。

“孝”直至今日依旧传承,但“礼”却在时间的延伸中渐渐淡薄了。影片中和师父师娘一起吃饭的时候,天鸣一阵狼吞虎咽后,看了看师父师娘,瞬间又变得斯文起来,他内心懂得,在别人家里要懂规矩,他心里害怕招惹师父师娘的厌烦;清晨天刚蒙蒙亮,他顺着窗户看到师父师娘已经下地干活,拽着蓝玉一溜烟就赶紧跑到麦田,抄起镰刀开始干活儿。这叫懂事儿,有家教,说到底是一个“礼”。然而,在长生结婚时,却自动把接师礼取消了,这不免让唢呐匠们心寒。尤其在演奏过程中,长生暂停了正在吹奏得唢呐,同时给唢呐匠一人发了一个大红包,大喜的背后是怎样的大悲啊?

事实上我们现在逐渐丢失的还不仅仅是“礼”,还有锲而不舍的韧劲、匠人的傲骨精神以及中国宝贵千年的文化。

初入师门,焦三爷折了一根芦苇杆让天鸣在河边吸水,十几岁的小孩儿,并没有因为师父不在身边而偷懒,这是通过村民的口中知道的——这娃快把河水吸干了,这是一种君子慎独的情操,令人赞叹不已,而纵观当今却是不多见的,现在的家长愿意花重金培养自己的孩子,却也肆意娇惯孩子的不良习惯,有的小孩处于好奇心选择了好几门艺术课程,但是哪一样本领是手到擒来的呢?很多小孩儿在学习过程中因为枯燥、因为受不了苦而选择放弃,面对孩子“半途而废”的毛病,多数父母却是给予莫大的支持!

时代不同了,时代确实不同了,在那个年代,老师还是能打学生的。游天鸣第一天吸瓢里的水没有洗完,他的父亲真是狠狠的胖揍了一顿;游天鸣第一天用芦苇杆吸河水没有成功,焦三爷一气之下只给半碗米饭;柴火垛着起来时,游天鸣没有保护好唢呐,焦三爷上来就是一个大嘴巴,正所谓严师出高徒,这是一种惩罚,也是一种管教。我的祖父已过鲐背之年,他说在他上学的年代,没有哪个学生没爱过老师的戒尺的。而现在的老师哪敢碰学生一根头发,教室里的摄像头比银行的还多,这也助长了学生对老师的轻视,同时也是对知识的轻视,孩子也越发的自我、任性。作为老师也就越来越没有责任心,要知道管教不是要求,更不是体罚,是人格品德的培养与塑造!

影片中最让人感动的是唢呐匠焦三爷的傲骨精神。《百鸟朝凤》作为最高级别的唢呐曲目,只有德高望重,口碑极好的人才可以配得上享用。金村的村长查村长当了40年的村长,当他过世那天,家人全体叩拜焦三爷,请他为查村长给吹《百鸟朝凤》,但焦三爷拒绝了,这跟钱没关系,只因为查村长的德行不配。而在最后,随着时代变迁,现代化严重侵蚀着传统文化,日渐衰落的唢呐班子走向末路,但身患晚期癌症焦三爷却依然吐血为老支书演奏《百鸟朝凤》,令人感动至极。相比物欲横流的今天,站在在名利的面前,有多少人早已经丢失了做人的根本原则,甚至超越了道德的底线。

把唢呐吹到骨头缝里才能把唢呐传承,保护下去。这是焦三爷在传声的日子说的一句话,他说这话时脸上还带着骄傲的神情,但他没有想到几年后,这让他骄傲一辈子的唢呐会走投无路,现实与传统的矛盾,游天鸣在用力坚持着,守护着,然而在这个世界上,不知道有多少工匠艺人,因为现实生活所迫,放下他们手中曾视为安身立命的手艺啊!面对逐渐丢失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无能为力,痛心疾首!

你可能感兴趣的:(影评:百鸟朝凤——从谋生到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