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些人都恨恨地说我,永远也学不会「珍惜」......

好些人都恨恨地说我,永远也学不会「珍惜」......_第1张图片

你喜欢上一个人,恰好她也喜欢你。在某个时间,这样的戏码似乎很容易上演,于是你们在一起了。然后,很多事情还没来得及做,不知怎么着,你们就分开了。

后来你喜欢上另外一个人,可她偏偏不喜欢你。你把自己当成偶像剧主角,说是只要她幸福怎样都可以。你安慰自己:一生至少该有一次吧,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她——爱你,只求每天都能遇见她!你小心翼翼地维系着这份微妙的情感,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再之后,你再也喜欢不上身边的那个谁了。你也会想起之前经历过的人,突然心里一酸,如果当初对她再好一点就好了。只是,这么想了时间就能退回去么?不能!

你真心地觉着要好好珍惜下一个人,可你又突然发觉,好像你已然无数次地下定这样的决心。

故事当然不会这么下去。你的生命中还是会出现一些人,有一些就是曾经弄丢了的又突然回转进你生命里的人。她们的出现对你依然重要。我们很清楚这一点,所以才很珍惜每一个愿意为我们停下脚步的人,我们可以说一声「嘿,接下来的路,一起走一段吧」。

走到这,想起曾有人讲过的:如果从一开始就珍惜了,那将是多么无趣啊;如果最后才懂得珍惜,那该是多么悲伤啊!唉,不禁想,当人们谈论珍惜的时候,究竟是在谈论什么?


珍惜,好像就是为着避免「后悔」


说到珍惜,常常会有两种情况:别人劝我们去珍惜,说这话的多半以「过来人」自居,此其一;其二,自个儿突然就意识到是时候去珍惜了,这可能是经历了某些变故后才有的体悟。

「曾经有一段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去珍惜。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说,我爱你。如果非要给这份爱加上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大话西游》里的这段被说滥了的台词俨然是导演借至尊宝之口劝诫众人学着珍惜。这种劝诫是站在过去不曾珍惜的大背景前讲的,是「活在过去的」。

卡尼曼在提出「前景理论」时,曾提到了「损失厌恶」的概念。他认为损失厌恶就是个体对自身收益的减少所产生的一种不悦的情感,并且对同等数量损失产生的不愉快情绪要远远强于同等数量收益产生的愉快情绪,即人类天生对损失保持敏感。

这种趋利避害的特点,作为一种进化机制被人类世世代代传承了下来。

「我们要学会珍惜我们生活的每一天,因为,这每一天的开始,都将是我们余下生命之中的第一天。除非我们即将死去。」

《美国美人》中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是「活在未来的」。卡尼曼提出的「作为效应」,若加上时间的维度,稍作修改可以来描述这一现象。

站在未来的时间点,「不作为」是不能接受的,而「作为」是容易接受的,因此,想象维持「作为」的状态并不是件不可能的事情。如果「不作为」,引发了负面的结果,就会激起更为强烈的后悔情绪;如果「作为」了,纵然结果不如预期,免不了遗憾,但遗憾也比后悔好受些。

在上面,无论是「作为效应」还是「损失厌恶」,它们的目的都是教我们珍惜,为着避免引发「后悔」的情绪,因为「后悔」往往是灾难性的。

不同的是,教我们珍惜的,要么是「活在过去的」,要么是「活在未来的」,可是、可是,不也正是这些人一边劝着、一边教着我们要活在当下嘛!


对当下来说,「珍惜」意味着什么呢?


「当下」(Real moment),有理由被视为世间最美丽的字眼。既然来到了「当下」,我们不妨放慢节奏,仔细地审视一下「珍惜」这个词,对这个词的概念做一番拆解。

想来,珍惜不外包含这样的三层意思——

(1)活在当下。什么是活在当下呢?就是从我们那夜以继日运转不休的头脑中跳脱出来,把注意力聚焦在我们的感官,聚焦在我们的心灵,当下的味道自然呈现,生命的喜悦自然浮现(是不是很抽象?所以我对这个词没什么好感)。

(2)评估。来自「当下」的刺激有很多,能做的、想做的自然也不会少。这时,我们不得不面临选择,选择前自然少不了评估。无论是来自「过去的」惨痛教训,还是发自「未来的」恐惧不安,都会深深影响到评估的结果,进而左右了我们的选择。评估后而做出的选择,会被打上「珍惜」的标签。

(3)道德规范。懂得珍惜的人是惹人喜爱的,不懂珍惜的人会遭到谴责的。这时候,「珍惜」(当下)与「感恩」(过去)、「梦想」(未来)是串在一起的,成了一个带着浓厚的道德色彩的标签。被贴上这个标签是件很荣耀的事儿。

这基本上已把「珍惜」拆解开了。下面我们要做的就是再把拆解开来的部件组装回去,真正地为我们所用。要不然,我们费力拆它做什么呢?!


当有「要珍惜」的念头冒出时,怎么办?


认知资源总是有限的,所以,当一个情景太复杂时,会让人手足无措的。这时,我们不妨重设情景,让复杂的问题变得更简单些!

那我们设想这样一个情境:你在和小同学们玩「过家家」的游戏。正玩着,母亲过来喊你回家吃饭了。问题是:你怎么办?我们可以试着用上面的理论进行操作——

(1)活在当下。先试着感受下当下的感受。当下1:饿了,该回家吃饭了;当下2:不饿,继续玩一会儿。

(2)评估。在当下1,风险是:等吃完饭可能就没的玩了,或纵然有的玩可能也没之前那么好玩了;在当下2,风险是:等玩完了再回去可能就没的吃了,或纵然有的吃可能也没自己喜欢吃的了。

在这里,一旦你考虑到了风险,无论是选择继续玩还是选择回家吃饭,你的行为就都打上了「珍惜」的标签。

(3)道德规范。来到这个节点,我们且撇开个人的想法,将问题丢进更大的社会环境中,你会发现,关于是继续玩着还是回家吃饭,是有一个社会倾向性的(如果是道德色彩更明显的问题,这种社会倾向性也就更明显)。和这个「社会倾向性的选择」一致的评估便被社会认为是「懂得珍惜」的行为。

这时候就会出现两种情况:其一,你的行为和「社会倾向性的选择」保持一致,这是理想的状态,且不去说它了;其二,你的行为和「社会倾向性的选择」并不一致。

在两相不一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细分:你在评估的时候,你的行为被打上了「珍惜」的标签,但并不被社会所认可,此其一;其二,你的行为被社会认可了,但在你自己的评估系统里,它却是不值当的。这两种状况都会给人带来冲突。

分析到这,问题就明朗了。当有要「珍惜」的念头冒出来的时候,你要做的就是:感受当下的感受;评估选项的风险;若发现你的行为可能会造成冲突时,就问问自己,你是要做一个听别人话的乖孩子呢还是做一个听自己话的乖孩子?

想来,真正做到了这3步,才可谓真正地学会了「珍惜」,也学会平静了吧!


后记:


在这里,我借用我很喜欢的一篇文章里的一个问题:如果要问现在的我和之前的我有什么最大的不同?那一定是我学会珍惜了,也学会平静了。

一个人最难的就是可以平静地面对离别,而这个世界的吊诡之处正在于:当你学会平静面对离别的时候,那些人已经在你的心里永远不会走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好些人都恨恨地说我,永远也学不会「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