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日子54(影评)

小日子54(影评)_第1张图片
文|清骨

      昨天和赛先生去电影院看了《流浪地球》,是他一直央求看的。我去电影院看到幕布写着刘慈欣的名字,才得知的。记得2015年8月的时候,得知他的作品《三体》得了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那个时候正是我看完《三体》没多久,我觉得写的太好了。这种想象,让人难以置信。

        影片主要讲述主人公刘启的父亲刘培强是一名太空空间站的人员。背景是,太阳即将毁灭,地球不能在太阳系下继续生存,人类开始了寻找新的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系,人马座星系。距离地球4.2光年,地球只有把自己当作航行器,到这一航行需要2500多年。地球在大陆建立了一万个大型发动机,以地球本身的资源作为燃料。燃烧着自己,慢慢前行。这时地球联合国,发送很多个宇航员上太空,作为空间站的探索先锋。刘培强就是其中的一名。

        开头介绍刘培强去了空间站,也是为了给孩子和爷爷去往地下城的机会。他的妻子因为重病救治无望,便选择安乐死,名额给了爷爷。可这一去就是17年,和孩子一别那么多年。刘启已经长大成人,偷了爷爷的车牌带着捡来的妹妹韩果果,一起去了地面上,认识救援队。经历了一场救援探险过程,爷爷意外过世。地球在接近木星的时候,被强大引力吸过去。地球存亡危机时,联合国被迫放弃地球,让空间站带着受精卵,生物种,人类文明数字库脱离地球,独自寻找适合人类行星。刘启在地球危机的36小时中,集合人力,物力,聚焦地球最大发动机,企图点燃木星表面的液态氢,产生巨大冲击力,让地球挣脱木星引力的束缚,继续正常流浪。当所有的准备就绪时,距离地球还差5000公里,太空站的刘培强提出引爆空间站的能量,可以帮助地球。刘培强最后大义赴死,成功解救了地球。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中国科幻电影也逐渐变得更好。没有人们说的五毛钱特效,真正用技术说话。影片内容对人文情怀有很多渲染,很具有中国特色,大爱大于一切。其实假想我们真的到了流浪地球,或者末日那刻,是属于理性和感性的博弈。我们生活在美丽的星球,在人类面前是伟大的,可是在浩瀚宇宙之中,我们是何其渺小。黑暗,孤独和未知,随时都可以摧毁一个人的生命。宇宙很危险,地球很安全。如果有跟我们一样文明的星系,是不是有同样的想法?

      小说跟电影情节很大的变化,故事背景很相似,主角人物已经更改的很大。小说里面主角和人类经历悲欢离合,家仇国恨,人性崩塌,从单纯的逃亡上升到内斗。猜忌和反抗像流行传染病,瞬间爆炸,摧毁最后的希望。小说结局是悲凉,告诉我,人类的生死存亡不是在太阳系毁灭,地球流浪,而是人类自己。主观因素大于客观因素。

    这部影片和书,当作科幻来看,可能有点不合适。我倒是认为,这是人性弱点的反射,不管用在人类那个时代都是合适,人类文明是伟大的,可也有缺点,是人组成的社会,就有正反面,光明和黑暗。存亡在人类手中,就好好活着,把握自己命运。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日子54(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