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与兔

广袤无垠的非洲大草原上,一头凶猛的狮子正在追捕一只娇小的灰兔(忽然有点不确定了,非洲大草原有兔子吗?)。

兔子左冲右突,险象环生,但是巧妙的利用倒伏的树干、巨石或是土坡一次次死里逃生。终于,在一个突如其来的急转弯之后,灰兔滋溜一下钻进了兔洞逃出生天。剩下颓然的狮子在一旁大口大口的喘气。

一条猥琐的豺狗走了过来,嘲笑道:“草原上的王者还抓不到一只兔子吗?”

雄狮洒脱的笑笑(别问我狮子为什么会笑,不然我跟你急,以及豺狗还会说话):“我追不上它只是少一顿饭而已,它被我追上可就没命了,这不是很正常吗?”

现在我深切的感觉到,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就好比狮子和兔子。但是谁是狮子谁是兔子呢?

也许你会觉得威严的老师是狮子,怯懦的学生是兔子,但恰恰相反,老师是兔子,学生是狮子。

老师现在讲台上时,几十双眼睛盯着你,出现任何问题都会很尴尬。比如你讲的知识点被学生指出来说不对,比如运行一个程序没有结果,比如一个知识点的细节你忘了,那此时的讲台就堪比地狱。

所以老师现在台上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学生听课以被动接受为主,压力比老师要小很多。

为了应对这种压力,备课的老师就如同一只亡命奔逃的灰兔:查阅大量的资料,假想有可能遇到的问题,预估学生的提问,一遍一遍尝试表述,在自己给自己讲的过程中发现漏洞,修补漏洞……

所以,这就说明了在我们现有的体制下,为什么上完一节课收获最大,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师而不是学生。

你看,你听一首歌听再多遍,能有那位歌手唱的好吗?一样的道理。

那学生为了自己的前途而学习,不好好学就没有饭碗,这个压力比台上尴尬更大才对吧?为什么学生不是兔子呢?

狮子一顿饭不吃也饿不死,很多很多天不吃才会饿死。同样的,学生面临的生存压力并不在眼前,一两节课听不好也不会马上表现出来,所以听课的人压力小很多,效果自然差很多。

那么,你看,这不就是被说烂了的:输出倒逼输入么?

所以想学好一样东西,就去教别人吧,找一头狮子来追你,在学习的道路上亡命奔逃。

你可能感兴趣的:(狮与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