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口仁义道德,却不关心生命周期的长短

满口仁义道德,却不关心生命周期的长短_第1张图片

为什么致力于中国老年人健康,因为有家人因心血管疾病而过世,有强烈的情感因素在里面。

但是,经过这么一段时间,我发现了一个问题。

管好了高血压、糖尿病,又怎么样呢?

让人活得更好,寿命更长?

这真的是人类所愿望的吗?

不是。

从人类演化的角度,让人活得更长是不对的。

远古社会并不想让老年人更健康,活得更长,只想让他们死得更早。


南美洲巴拉圭,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

它的丛林里活着一圈过着原始采集生活的人,叫亚契人。

亚契人有一个风俗,就是部落里如果有某位举足轻重的部落成员死亡了,那么就要杀一个小女孩陪葬。

如果亚契女性已经年纪太大,成了部落的负担,部落的年轻男子就会潜伏在她的身后,找机会一斧头砍进她的脑子里。

曾有一个亚契人告诉人类学家,他年轻时常常杀老女人,他杀过他的阿姨、婶婶、姑姑她们,女人都怕他。

人类学家与她们共同生活多年后发现,亚契人成年人之间的暴力非常罕见。

无论男女,都可以自由的改变伴侣。

他们总是乐观而愉快,在部落不分地位的高低,对待物质十分慷慨,他们看重人际交往。

为什么他们杀害体弱的儿童、病人、老人呢?

那是因为他们的想法和现今许多人赞成堕胎和安乐死一样。

巴拉圭的农夫会毫不手软的猎杀他们,他们必须迅速的逃离敌人的魔爪,而病人、老人无疑会拖累他们。

这是一个适者生存的残酷世界。


难道现在的地球就不是一个残酷的世界了吗?

地球的资源有限,2018年人类已经超过七十四亿。

哪一天,地球告诉我们,它负载不了这么多人,你们要处理掉一半的人,人类该怎么办?

如果冰川期再次来临,人类食物受限,人类可以高尚的说,老年人是被冻死的,而不是被自己人饿死的吗?

从这个角度出发,人类当今的寿命已经够长的了,存活率太高了。

人类并不需要再延长寿命。

老年人是种族的负担和包袱,应该被淘汰掉的一部分群体。


这是一场骗局,骗局从几千年的孔子说起,孔子说要仁爱。

让天下老人活得更健康更长,这算不算仁爱,绝对算是折射人性光辉的伟大之爱了。

传统文化是这么教的,现实呢?

看三样东西,墓碑、书籍、医疗。

封建社会以前,人的墓碑是怎么写的?

长篇大论,歌功颂德,祖先后辈都刻上去,铭记一个人。

现在,墓碑都是这么写的:XXX之墓,几个字,完事啦。

死了之后,没几个人记得你啦。

书籍就更有意思了,古时候最兴人物传记,而且是这个人死了之后再写,才有“盖棺定论”一说。

现在,都是活人写传记,死了的没人写了,也没人看了。

只有医疗比较特别,古代救死扶伤。

救的可都是受伤得病的年轻人,而不是奄奄一息的老人。

现在呢,快要死了,在心脏上放几个支架,开个颅做个手术,让人多活几年。

但是医疗可不救穷人,没钱可不给治。

大家都懂的道理,要死的人往医院送,得带够钱。

这种发展出来的医疗技术,并不是所有群体都能享受的。

医疗资源也是社会资源、地球资源,救谁不救谁,也是要靠争夺的。\


墓碑、书籍、医疗,这都是文明的进程,折射出来的绝对不是怜悯、仁爱和缅怀。

当然,这个视角也许抛却了人伦道德。

但是无论早死与晚死,都符合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从人的情怀上考虑,我们期待的是,让老年人过上有质量的晚年生活,预防大于治疗,减少死之前的痛苦,让老人有尊严的死去,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你可能感兴趣的:(满口仁义道德,却不关心生命周期的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