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故事汇:土鸡蛋撑起的创业梦

创业故事汇:土鸡蛋撑起的创业梦_第1张图片
曹席斌

这是曹席斌的第三次创业,放弃高大上的假大空,接地气的土鸡蛋终于撑起他的创业梦!

毕业之后,第一次创业

2013年,90后青年曹席斌毕业于重庆工商大学,摆在面前有两种选择,第一个是回老家贵州工作,第二个是留在重庆。曹席斌选择了第二个,他想要创业。

和志同道合的另外三个人租了一间毛坯房,自己刷了简陋的白墙,两室一厅的房子里,四张桌子拼凑的桌子放在客厅,四个年轻人为了梦想开始了第一次创业。

第一次创业曹席斌吧目标瞄准了互联网,在他看来互联网的投入成本是最低的,研发一款消费APP就能靠广告收益轻松盈利。

三万元的创业基金,三个合伙人。

曹席斌还是太年轻了,开发出了社区APP,却卡在了支付功能环节,硬着头皮推广了一段时间后,下载APP的人依然寥寥无几,而物料成本已经消耗殆尽。

一年的时间,第一次创业宣告失败。

心有不甘,第二次创业

14年3月,不甘心的曹席斌再一次找来两个合伙人,凑了五万元开始第二次创业。

这一次他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训,想着做一个实实在在的垂直项目,而不像第一次那样“一锅炖”。

“运用互联网思维围客户做咨询规划,构建项目。”

这样的想法是不错,但很快就遇到了挫折,首先是合伙人之间的意见不合,其中一个人年纪太大,很难理解曹席斌做的东西,很多项目意见不统一,造成沟通困难。

内部人的分歧暂时压下后,曹席斌又遇到更麻烦的糟心事。

“顾客找我们做项目,结果中途不愿意做,公司垫的钱最后一分钱都没收回来。”

有一次顾客向在大学城建一个创业咖啡馆,结果顾客想法越来越多,改动元策划,最后执行到半路无法继续,顾客也不付钱,直接亏了公司大半年的盈利。

不懂商务谈判的曹席斌吃过几次亏后,公司亏本,年末公司被另一家公司收购,结束了第二次创业。

第三次创业,土有土的价值!

曹席斌的父亲是贵州地道的农民,家里靠农产品维持生活。、

“年轻人创业不能眼高手低!”他这样告诫连续创业失败的曹席斌,曹席斌通过父亲的话有了灵感,“为什么不把土产品靠互联网卖出去?”

想做就做的曹席斌开始调研沿海城市,结合重庆特色后选择卖土鸡蛋。

在大城市很难买到真正的土鸡蛋,土鸡蛋的价格居高不下,如果能把土鸡蛋从生产源头直接送到客户手中,中间环节的钱他都能赚到!

15年4月份,斗志不熄的曹席斌再一次组建了创业团队,创建了姜戈互联网生态农场服务平台。

曹席斌曹勇分包的形式和农民签订合同,对农场进行监控,保证生产源的固定,这样就能长期为城市提供大量土鸡蛋。

靠着土鸡蛋带来的经济效益,甚至引来了百万天使投资,第三次创业终于让梦想起飞!

百通启发

这个故事当然不是告诉我们创业失败两次后,第三次就能成功。创业考验的是创始人的洞察力和市场判断能力,在市场中摸爬滚打积累经验,失败是在所难免的。

如果是第一次创业,摊子尽量不要摊太大,因为你有可能过于高估自己的能力,一旦承受不住失败就会接连而来,心态不够良好的人甚至会因为连番打击患上心理疾病。

很多年轻人投资失败是因为经验和信息都太少了,学会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掌握信息,实践调查掌握最真实的资料,多请教业界知名人士,向有经验的人学习基本的市场规则,这些可都是必修课。

切勿好高骛远,踏踏实实的按照流程走,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才是创业者们最应该思考的事。

创业故事汇:土鸡蛋撑起的创业梦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创业故事汇:土鸡蛋撑起的创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