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看到这么一段话,讲的是中美教育的差异:1、美国学生为兴趣而学,中国学生为前途而学。2、美国重视创造力,中国注视记忆力。3、美国教育重启发,中国教育重总结。4、美国考试很放松,中国考试为淘汰。5、美国学生参加社会活动,中国学生参加各种培训。6、美国学生成绩是隐私,中国学生成绩张榜公布。
我觉得姑且不理论是哪个国家与哪个国家的差别,就两种教育的不同却值得自己深思,特别第一条“为前途而学”几个字更是刺痛着我的心。突然想起表妹高考结束填志愿当天,她打电话问我该报考什么专业?——这不是只出现在表妹一个人身上的问题,而是出现在绝大多数高考学生身上的问题。我突然很悲哀的想,一个人从小学到高中结束,整整埋头苦读了十二年,临到最后需要作出选择的时候却不知道自己要读什么专业。一个选择包含着两种意思:一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二是什么专业今后才能找到好的工作。这样的结果并不是表妹的错,而是整个社会的错。因为在所有人看来,一个人的未来要生活得好就必须要有好的工作,而找到好的工作的前提就是要上大学。的确,上大学是未来拥有美好生活的一个途径,只是在所有人的逻辑推断之后,却将上大学当做了一个结果,仿佛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一天即代表了这个人已经拥有光明前途,不管录取通知书上的专业是否是孩子所喜欢;可笑的是,幸好孩子自己也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要的是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他们心态早已在无形的影响中和大人们的一样。
随着大学生的急剧增加,岗位与需要工作的大学生形成供不应求的关系,人们只要上大学就意味有美好未来的梦逐渐破灭。但是谋取一份好的工作才能保障美好未来的想法却开始根深蒂固的植入所有人的心中。很大程度上,目前的公务员热就是这个因素的结果(当然,我不排除真正热爱这份工作的人,而且我欣慰他们正在为自己喜欢的事业也拼搏,而不是为了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社会中有一种现象,就拿我来说。我一直学习还算优异,在所有人都以为我会考取一个比较好的大学的时候我却因为要选择自己的生活毅然退学,我父亲一直以我学习优异为荣,在我退学之后,父亲最害怕的却是被别人问及我现在做什么的话题。包括我自己也无法避免这样的问话,有段时间我在家经营汽车,在农村这叫做跑车,我最害怕的就是被别人问及你现在做什么?我也不乐意听到别人说我跑车。我今生最大的愿望就是经商,包括我选择退学的时候我都在想,只要做我喜欢的事业,无论多么微小,我也乐意,可是跑车不是我正在做着的事业吗?我却因为这项事业的卑微而羞涩了。后来,一些特殊的机遇,我从又上了大学,做了公务员。这时候父亲突然很乐意别人问及我现在做什么,甚至有时有意无意也要像别人透露我目前的情况。而我却明明知道自己心里的兴趣并不在这里,在别人问及我做什么的时候,我却于内心中隐约的感觉得到自己沾沾自喜的心态,更甚者有一种小人得志后的张狂。即使我的兴趣不在这里,我同样无法逃离这个光环替自己带来的荣耀。
记得在看《北京青年》的时候,有这样一段话深深的打动自己:
我们被装在一个方盒里呵护着,封闭着。小学、中学、大学,直到工作,完全一样的方盒模式,分数成了家长唯一的标准,这种只关注文化的学习,不关注能力的培养的教育模式,使我们的眼见、思想、激情,先被父母的要求束缚,然后被世俗的要求界定,最后自己都跳不出名利这个坎。所以很多的我们干着并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过着不是自己喜欢的日子,却没有能力改变和冲出自己,只能变成麻木的橡胶人。
这段话的描述是那么的贴切。更甚者在名利面前还有这样一种现象,你在外面打工,无论你是否做自己喜爱的工作,无论你收入高低,“打工”这个原本中性的词语在人们的眼里却包含了贬低的含义在里面。在人们看来,打工始终是不光彩的。
最近,我的单位许多年前的未婚同事流行起相亲的方式找对象。我想大抵绝大部分未婚的人在选择结婚对象的时候都喜欢这个模式,因为这个模式在谈恋爱之前我首要了解的是对方做什么工作、家庭背景怎么样才决定是否和你恋爱,也就是说这份爱情是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的。其实这样的考虑没有错,寒窗苦读那么多年为的得到一份好的工作,过一种好的日子,这期间已经可以忘却自己所喜爱的东西。那么假如在婚姻选择中却选择了一个包袱(我多么想说“感情选择”,可我不知道到底这样的婚姻感情占了多少比例。),岂不是前功尽弃。我只就因着这样带着点目的感情觉得心里很别扭,也很不是滋味。不知道世间还有什么是出自自己内心真正喜欢的,还有什么是因为真正喜欢才选择的。
我一直对自己的感情抱有一种怀想,无论贫穷富裕,我们一起有思想的生活着,做着我们喜欢的事业,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经营我们的家庭,最关键我们的婚姻只是因为爱情的结果。幸福不是豪宅名车,可以是一句简单的话语一个小小的浪漫。或许我们的生活艰苦的,可是我们的心是快乐的。
可是,这是多么乌托邦的幻境!且不说有没有一个这样深爱的人,即便有,在物质的世界里,谁可以保证那个他(她)不被物质蒙蔽了自己的双眼,或许许多年后他(她)会忘却了你们在做着的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忘记了曾经你们的婚姻是抛却了物质的原因单纯因为爱着的结果,也不在被你的小浪漫所打动,责怪起你的没有能力,买不起豪宅名车。在名利的社会里、在物质的社会里。到底什么才是幸福?到底你幸福了吗?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可以幸福着,假如你愿意照着你认为幸福的摸样生活了。
我却大多时候读到别人的心情都是不幸福的,我想他们大多数之所以不幸福是因为他们的奢求点太高,而且这些奢求点都和物质有关。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将幸福建立在了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基础之上。还有一部分或许于物质无关,他们或许有梦想、有愿望。然而他们正在过着的却不是自己所梦想、所希望的生活。对于后者,我时常想为何不放弃了现在自己所不喜欢的生活来开始喜欢的生活呢?仅仅“现实”两个字却将我所想的击溃得体无完肤。突然想到一句话:
我们生活在一个规范,传统束缚的环境里,总想要跳出来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可是,当我们真正的从这样的束缚中跳出来,外面的世界虽然很精彩,我们却反而无所适从了。
这大概就是我们不敢跳出现在生活的原因吧!当我们还在想着跳出去的时候就已经害怕对将来生活的无所适从。那些跳出来的人却大多数久久无法摆脱先前生活对自己的影响,没有勇气从新开始新的生活。更甚者,虽然想到了跳出某种生活,也跳了出来,心却无法摆脱之前那看似美好但不喜欢的生活而不敢从零开始。
当我写到这里的时候,我又想到了“现实”两个字。这两个字的威力实在太大,影响着我也觉得自己说的只是天方夜谈。可是好好想想,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就几十年的光阴,假如有来世,也不知道来世是狗还是猫,那么几十年却不能疯狂的活一回,岂不白白来一遭。世界上有许许多多贫困的人,生活艰难的人,可是无论富有贫困,我觉得这不是区分人的方式,而应该以有没有有意义的思想的活着,活着看到的仅仅是生活,还是看到了生活的意义?
不如脱去了物质的外衣,不要让他蒙蔽了我们的双眼,混淆了我们辨别是非的能力,想想生活要怎么样才有意义?人生就那么几十年而已,想想怎样才不白白来这遭?
仅以打油诗一首送给自己:
时间滴滴答答的慢得像只蜗牛
不经意的却爬去二十多个年头
假如长寿
愿活到九十九
下辈子还不知做了猫还是狗
生活的担子压在肩头
一边是名
一边是利
将物质蒙蔽了眼眸
却还要将现实当做所有的借口
勇敢的你
卸了那担子
拾起的是你自己
假如长寿
活到九十九
这么一遭
不要白白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