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人员不能错过的一本书

管理人员不能错过的一本书_第1张图片
《企业的人性面》

作者:道格拉斯·麦格雷戈/乔·卡彻·格尔圣菲尔德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译者:韩卉            出版年:2008.4            页数:270

前半部分还是看得挺“热血沸腾”的,道格拉斯·麦格雷格 娓娓道来,那种自然而然的对人的尊重感,看得我很舒服,又很是受教。

早期管理学的理论,基本是建立在X理论上的。X理论是什么,是假设人都是懒惰的、自私的、逃避工作的,所以组织要让员工好好工作的话,是要通过计划、控制、激励去完成的。核心点在于“控制”。

但是,“控制”是违反人性的。想想,在工程学领域,我们想让水按照人类想要的方式流,是不是应该尊重自然规律,按照科学的方式去引导。但是在社会科学领域,我们就想着简单粗暴地控制改变了?

作者的这个点,让我开始反思了。我之前看的管理学经典教材,确实是基于X理论,我看着好像很有道理,说不上什么不对,只是隐隐觉得应该不好使,在他梳理控制这一概念时,才算醒悟。我们受了太多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已经觉得管理就是“控制”,提起管理就跟束缚有关,忘记了凡事都要尊重自然规律这件事了。

那么,X理论不好使,作者提了什么样的一个理论呢?

答案是Y理论。Y理论提倡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的融合。

我知道看官么可能觉得这个Y理论听过啊?好像也就那么一回事啊?

但我觉得Y理论最好的一点是,开始研究人群、认识人性、尊重人类了,茫茫众生不再只是被看管的对象,该理论假设大部分人都有潜力,能发挥自己的智力力量,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的共赢。这个理论应用得好,简直温柔得一笔(最后面会放个例子)。

Y理论的操作步骤是什么?

1、明确担任某项工作所需要的能力

2、建立某一时间范围内所需要完成的确切目标

3、制定该任务期间内的管理流程

4、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是不是乍一看又觉得很普通?但Y理论的特点在哪里,在于这里头的每个步骤,都不是管理者下一道命令就走,而是通过互动对话进行的,确保执行者能对每一步负责。

虽然看着很容易,但要做到这一点是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管理者要相信下级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下级能够制定出一个自己满意公司、也能收益的目标,实现共赢。同时,管理者在里头,扮演的教练而非警察的角色,他要做的就是在下级有困难时,提供咨询。

基于Y理论的考核,将有什么不同?

传统的考核,无非是上级给下级评分,基本是靠管理者的主观判定来的。基于Y理论的考核,靠的则是双方一起的判断。

具体操作方式是,管理者和下级各自对下级的考核表打分。如果上级和下级的认知一致,那就不用再面谈;如果不一致,将通过讨论来消除观点。

这种考核方式饱含对人的信任,同时还科学、有效、提升效率,值得一推。

最后,作者在Y理论的4个操作步骤中,使用了埃文斯(总裁)和哈里森(人事经理)的例子。这个例子,恰如其分地展示了——

基于Y理论的目标制定及上级如何“艺术”地与下级沟通

埃文斯说:“哈里森,我要求你将自己的主要职位需求写出来,以便我们讨论。也许你原本希望由我来确定你的职务,并告诉你该做些什么,但假如我那么做,这就不是你的工作了。当然,我并不认为自己会同意你写的全部内容,但我们的目的是相同的,那就是使你的人事部门无论和谁比都是出类拔萃的。我们的讨论可能面临这样的困难,即使你不同意我的意见,你也会觉得必须接受不可,因为我是你的老板。事实上,我希望帮助你完成一份你我都满意的清单,但是,如果你单纯地顺从我的要求,或者我因为害怕给你压力而不敢说出自己的观点,讨论就没有意义了,所以请试着把我看成一位普通的同事,我的经验和知识仅供参考,是否采用全由你自己——不要把我看成你的老板。我确信即使我们意见不同,也一定可以找到解决办法。”

回顾下Y理论的第一步骤,“建立某一时间范围内所需要完成的确切目标”,以及这个步骤要求的下级的参与。

我认为埃文斯的这段话的亮点在于:

1、不丢书袋子,清晰地表达出了双方目标的一致性——出类拔萃,又传达出了要下级参与目标设定的需求;

2、表达出这个过程的困难点——即双方会有分歧,但同时又给对方信心,分歧不会因为自己是上级而就被简单粗暴地扼杀掉;

3、自己在这个过程的角色——咨询方、服务方,自己身为上级并不是要展示什么“权威”,而是可以分享知识和经验,为下级所用。


综上,阅完全书还是受益匪浅的,有志于改善企业的管理、身为管理者不知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具体操作上不知道怎么去将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结合的、想要对人或者对管理有更多认识的,都可以看看这本书。

以上,谢谢阅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管理人员不能错过的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