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儿时家乡——奶奶(一)

一、儿时家乡——奶奶(一)_第1张图片

1999年1月,我出生了。我出生在一个偏僻并不发达的农村,邻里乡亲都很朴实。家乡的风景很美,人也很美。就如孔子所描述的大同社会: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

我的老家是农村,但是我从未因为我是农村人而自卑,相反我很自豪。

春天万物复苏,通往稻麦地的土石路两旁,野花野草刚刚冒出绿芽尖;麦田里刚刚破土而出的小麦苗充满生机;远方的天空,湛蓝湛蓝;清澈见底的小河,鱼儿在随水摇曳的藻荇间来回嬉戏;光秃秃丑陋的大树开始装扮——发芽。

    我是家族中年龄最小的孩子。堂哥堂姐比我大十几岁,我又是我母亲娘家那边最小的一个。自然而然,备受宠爱。

三岁之前的记忆很模糊,但是我能感受到父母亲戚都很疼爱我,尤其是我奶奶。

我出生时,奶奶68岁,头发花白,身体丰盈,手脚灵活,是所有我见过老年人中气质最好的老年人。但是奶奶的脾气很大,喜欢管闲事,也经常骂人。你也可以想象的到,人,无论任何时候最讨厌的就是那些,爱管闲事,更不要说还经常骂人的人。我奶奶就是人们最讨厌的一类。

再后来,奶奶没有了健康的身体,躺在充满消毒水的医院里。有一次,二伯父和我在医院里陪着奶奶,我听到二伯父和临床的老奶奶说起奶奶的过往,我才开始意识到,奶奶的不容易和辛酸。

1931年,奶奶出生在大户人家里,从小不愁吃穿。上面有哥哥,哥哥们都很疼爱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奶奶可以说过得很舒适。正是如此,养出了奶奶的脾气,所有的人必须顺着她。

随着时间的推移,奶奶的娘家没落了。奶奶嫁到了贫穷的村庄,也就是嫁给了我的爷爷。我也不知道当时奶奶是否幸福快乐。奶奶很少说起她年轻的事情。

我从出生就没见过爷爷,记得在我三岁后,稍微有记忆开始,就羡慕那些小伙伴喊着爷爷。当时我就想,我爷爷在哪里呢?我是我母亲娘家最小的小孩,我舅舅当时也就十七八岁。姥姥姥爷从小让我叫他们奶奶爷爷,一是因为姥姥姥爷太绕口;二是因为他们真的很疼我,把我当成他们的亲生孙女。大家都知道,亲孙女和外孙女区别是不同的,疼自己的外孙外孙女,长大后还是和自己的爷爷奶奶亲,永远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但是,姥姥姥爷依旧疼我。

等到我年纪长点,才知道我是有爷爷的,只是爷爷去世了。等到我再长大点,才知道爷爷在我爸爸是襁褓时,就去世了。等到了现在我才知道,当爷爷时是上吊自杀的。明白所有,我依旧对爷爷的去世没有多大的感触。我的人生,爷爷从未参与过,我对他的印象为零,对他的感情更是不在乎。

人就是这种动物,和你没有任何交集的人,你的态度是漠不关己。

奶奶把我父亲和两位伯伯从小拉扯大,父亲和两位伯伯的最高学历还是小学毕业。有一次和父亲聊天时,父亲说起了他小时候的事情。父亲他们去上学要走几十公里的路,当时老师还不叫老师,叫先生。只要犯错,就会拿着戒尺打手掌。联想到今天的教育,老师只要打学生,就会被人说老师体罚学生。古语说,严师出高徒,现在的教育让人感到忧心。

奶奶当时不仅有我父亲和两位伯伯,应该还有三个女儿,我的姑姑。可是,生活的贫穷,让我的三个姑姑,早早的离开了人世间。某天夜里,我经过奶奶的房间,听到隐隐的啜泣声,细细一听,原来奶奶在想念我未曾见过的姑姑们。

两位伯伯和我父亲各自有自己的家庭,三家之间相互帮助,很和谐。奶奶在我家住了二十年,我母亲也就养了奶奶二十年,两位伯母在平常给我家各种肉类和蔬菜。三家有个一致遵守的规矩,每年年底给我奶奶二百斤粮食以及钱(多少钱我不知道)。我家养着奶奶也就间接的把粮食给了我家,钱我奶奶自己拿着。

和大多数家庭一样,婆媳不和。奶奶和三位儿媳妇不对付,包括我母亲。虽然婆媳不和,但是他们表面上依旧和和气气,互不侵犯。但是,我从小就感觉到,我母亲对我奶奶非常好,并不是做做表面功夫。我八岁之前,我家不算富,但是每次我母亲从集市回来,买的好吃的和水果,都先让我送给奶奶吃,好东西都先紧着奶奶。自从我八岁后,家里由于种种原因,虽然依旧想着奶奶,但是奶奶的行为,让我的母亲甚至父亲寒心(后说)。

奶奶不喜欢依靠其他人生活,在我五六岁上幼儿园时候,奶奶找到一间邻居暂时不住的空房子里。当时奶奶生活的非常开心,笑容常常挂在脸上。大约两年后,邻居要翻新房子,奶奶迫不得已又住到了我家。从那以后,我不再从奶奶的脸上发现开心的笑容了。

奶奶的手很巧。北方的天气寒冷干燥,下的白雪很大很厚。我从出生到八岁穿的棉袄和棉裤都是奶奶一针一线缝做的。奶奶缝制的棉袄和棉裤很舒适,很暖和。可是从去年开始,奶奶再也拿不起细细的针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儿时家乡——奶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