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芒格:那些热爱痛苦生活的人,最终都自由了。

致芒格:那些热爱痛苦生活的人,最终都自由了。_第1张图片
柴达木星辰

年轻时经历无爱的婚姻,
白血病的儿子夭折,
被巨额医疗费折磨,
一次运气不佳的手术致左眼失明,
这大概是最坏的前半生。
我最迷恋他的,
是他用美德和理性,
主宰了自己后面的人生。
真是一个完美的男人。

查理·芒格,如你所知,他是一位美国投资家,是沃伦·巴菲特的黄金搭档,也是伯克夏·哈撒韦公司副主席。

查理·芒格生于1924年1月1日,今年已经94岁。

在过去的45年里巴菲特被奉为投资大神,作为巴菲特背后的黄金搭档,芒格曾一度鲜有人知。他们曾联手创造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投资纪录——伯克希尔公司股票账面价值以年均20.3%的复合收益率创造投资神话,每股股票价格从19美元升至84487美元。

芒格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曾是一位律师。这位有着“幕后智囊”和“最后的秘密武器”之称的智者,在外界的知名度一直很低,透明度高,其智慧、价值和贡献也被世人严重低估,直到近年才广受追捧。

这对史上最佳黄金搭档邂逅时,巴菲特才29岁,芒格34岁。他们对阅读和思考的习惯,和投资价值观惊人相似。“我们都讨厌那种不假思索的承诺,我们需要时间坐下来认真思考,阅读相关资料,这一点与这个(投资)行当中的大多数人不同。我们喜欢这种‘怪僻’,事实上它带来了可观的回报。”

查理·芒格最特别的是,他常常站在投资理论系统之外思考问题,正是这样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为他带来很多有趣的思考和结论。

他认为,投资者应该糅合来自各个传统学科的分析工具、方法公式,这些学科包括:历史、心理、生理、数学、工程、生物、物理、化学、统计、经济等。其理论基础是:几乎每个系统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若要理解这样的系统,就必须熟练地运用来自不同学科的多元思维方式。

所以,网上曾流传过芒格推荐的书单,里面夹杂的常常是心理学,生物学,人类学和传记,他并不是一个傻学金融的书呆子。他毕生推崇跨学科学习理念,并通过不断自学去思考实践,最终让人生从灰暗到灼灼生辉。

关于芒格的传奇人生和他的逆向思考方式,王路西觉得很酷。

如何解决人生中的问题,芒格的逆向思考

  • 问题是什么?事情的实质是什么?

  • 事情的核心或重点在哪里?相应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 什么是相关的?什么是可解决的?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可知的?什么是可以适应的(Utility-applicability)?

  • 我了解事情的全貌吗?为了使自己对事情有想法,我需要一些相关数据和基本知识储备,否则我就得承认“我不知道”。

  • 我的判断比其他人好吗?

  • 我必须对什么做出预测?它是可预测的吗?

  • 需要做出决定吗?如果我不当机立断,会发生什么?为解决此事,我能做什么?“我”应该去做吗?

  • 我对此问题的思考花了多少时间?此刻我思考到了哪一步?处于谁的立场上?

  • 简化问题,先解决“不需大脑思索”的大问题,然后从自己的境地开始思考。

前半生的痛苦,或许就像是查理·芒格吃过的一种粗粮,他在《穷查理宝典》一书中有这样一段充满智慧的回味与思考。王路西最不喜欢的是喝鸡汤,尤其是咪蒙那种,不过喝完芒格这杯她服这鸡汤味道独特。

没有一种办法能保证你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不过想要过上痛苦的生活,这里有四味药方:

第一,要反复无常,不要虔诚地做你正在做的事。只要养成这个习惯,你们就能够绰绰有余地抵消掉你们所有优点共同产生的效应,不管那种效应有多么巨大。

第二,尽可能从自身的经验获取知识,别从其他人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中广泛地吸取教训,这味药肯定能保证你们过上痛苦的生活,取得二流的成就。

第三,当在人生的战场上遭遇严重的失败时,就请意志消沉,从此一蹶不振吧,这味药必定能让你永远地陷身在痛苦的泥沼里。

最后一味药是,请忽略这个乡下人的故事。他说,“要是知道我会死在哪里就好了,那我将永远不去那个地方。”那些热爱痛苦生活的人应该不惜任何代价避免应用这个乡下人的方法。

王路西的人生经历至今没有芒格这样跌宕起伏,但她觉得命运将我们带到某地认识某人,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过程的思考的确非常重要。毕竟,无论这段旅程是甜是咸,总有下一段旅程和更好的人会再相遇。“热爱痛苦生活的人”要学会的,是在过程中不断思考和修正自己。

那,是事后反思还是边学习边成长呢?芒格的逆向思考是:

  • 事情进展的情况有多好或者有多不好?我有否采取什么行动?我说到做到了吗?当时我是怎么考虑的?初衷和现实的出入在哪里?

  • 为什么我会犯错?犯错的过程是什么?在哪里犯错了?机会成本有多大?

  • 我如何判断现状是否会照此继续下去?我对错误有没有采取行动?如何才能不重演错误?我该做却未做的是什么?我应该把精力集中在哪里?我必须提高和学习的地方在哪?

尽管最终由哈佛大学毕业,相比之前大段自学经历,芒格更愿意说自己并不是受到良好教育的典范,因为他是自己学会通过阅读而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如今,他的自学模式也广为现世观摩学习,尤其是他喜欢向已逝的智者学习,他认为出众的知识要经得起时间的锤炼,真正的大智慧要能让人改变认知和行为。

芒格认为生活就是一连串的“机会成本”,他甚至建议年轻人要尽量找到自己认为最好的人结婚。而他的搭档巴菲特就曾坦言,自己最成功的投资是他的婚姻。

作为天才投资者,芒格喜欢资本家的独立,也素来有一种赌博性情。他喜欢构思计划然后下赌注,所以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能泰然处之,做长期持有。

芒格并不认为通过正当投资追逐财富自由是一种不当行为。他从富兰克林那里学到了一种思想,那就是一定要变得富有以便为人类做出贡献。要为人类做出贡献,就一定要变得富有,而要真正地富有,一个人必须建立自己的企业。

芒格认为良好的品性比聪明的大脑更为重要,但是如果你的思维完全依赖于他人,只要一超出你的领域,就求助专家建议,那么你将遭受很多人生灾难。

他还认为,人类并没有被赋予随时随地感知一切、了解一切的天赋,但是人类如果努力去了解、去感知——通过筛选众多的机会——就一定能找到一个错位的赌注。而且,聪明的人会在世界提供给他这一机遇时下大赌注:当成功概率很高时下大赌注,其余时间保持按兵不动。

在芒格所有风险管理理念中,王路西较有感触的是“专注——让事情保持简单,记住你要做些什么”。是的,查理·芒格和巴菲特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我们非常热爱使问题简单化”。

“让事情简单化”这件事,曾令王路西非常头痛。因为她喜欢系统化思考问题,而芒格在影响她将事情简单化,如何拿捏这其中的分寸呢,这着实让她在系统化思考时会不断质疑自己是否正在将事情变得复杂,会让团队执行时变得徒劳。

后来她在彼得·贝弗林的《探寻智慧:从达尔文到芒格》一书中找到答案,书里有一节专门讲述简单的重要性。贝弗林建议:“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一个问题拆成一个一个的构件,但要从整体上看问题”。这分明是讲看问题要系统化评估,而解决问题要从本质上深入思考。

****逆向思考:如何看问题的本质在哪?芒格是这样思考:

  • 我想达到的是什么?

  • 为什么我没有达成目标?发生了什么?怎么发生的?在哪里发生的?什么时候发生的?谁被影响了?

  • 我的目标因何而达成?能够促使我达到目标的因素会受到什么干扰?这些因素是标还是本?对我达成目标构成限制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哪一个?

  • 我把目标建立在什么原则和假设上?如果这些原则和假设有误的话,结果会如何?假若不存在任何限制,最好的行为链是什么?其他可能的结果是什么?

其实芒格前半生的体验糟透了,早婚离异,幼儿夭折。但在这样的不幸人生里,我们只要清醒的找到本质的内因和规律,也是能大放异彩的。

从别人的人生里汲取智慧,这正是王路西想和你分享的,当你的人生正在衰老,你的皱纹正在爬满眉梢,你恐慌过吗?

每当想到这样的场景,我就更加觉得找到一种与岁月对抗的魔法,找到进入时光机获得年轻的秘密花园,时不我待。

要怎样沉淀智慧做好每一次决定呢。来学学芒格的思考模式。

逆向思考:我所做的是一个灵活的决定吗?

  • 我是否准备好了改变决定,以适应新的信息和新的判断?

  • 如某一特定事件发生,是否需要做出新的决定?

  • 如此问题今天就存在,我有否对其进行过评估?

  • 支持此决定的理性思考现在是否存在?

  • 有什么新的证据证明这个可能性能可以得到改变?

  • 我衡量进展的标准,是否能让我判断之后将要发生的事情?

  • 哪些事件是相关的,哪些是不相关的?

  • 我的目标会否因此发生改变(若不考虑时间长度)?

人生真是一个隐秘花园,不断向内提问题是一个新的探秘路径。

以下是 Q&A:

问:你曾经承受过人生最坏的事是什么?

答:很多吧,比如失去什么或暂时无法获得什么。比如亲人去世。比如职场上的怀才不遇。比如一个人躺在手术室。

问:你曾经享受到的最美好的事是什么?

答:也有很多吧,比如拥有什么。比如看一场动心的电影。比如与某人一次受益匪浅的知心交谈。比如被主动给期权涨工资。比如读一本好书。

问:在好事和坏事中间地带,你准备怎样渡过?

答:我希望在经历好事时尽情享受,在历经磨难挫折时能看到未来。

不必恐慌什么。回看以上问题逆向思考一次,自由的思考然后自由的选择。

Your Morning

Escape With Flair

草在结它的种子

风在摇它的叶子

我们站着,不说话

就十分美好

.......

顾城  《门前》

你可能感兴趣的:(致芒格:那些热爱痛苦生活的人,最终都自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