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的果壳三问:能吃吗?好吃吗?怎么吃?

知识付费的果壳三问:能吃吗?好吃吗?怎么吃?_第1张图片
分答


一斤知识能卖多少钱?这个问题太古老了。社会分工让一部分人从事脑力劳动,一部分人从事体力劳动。劳动产生价值,而金钱是衡量价值最直接的手段,所以社会必须给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以物质回报……嗯,这段话翻译成人话是:为知识付费是合理的。

然而,这一在传统社会再正常不过的逻辑,挪到互联网时代,似乎不成立了。确切地说,人们会为教育、医疗、法律等专业咨询付费,却极少再愿意为书籍、影像、以及碎片化知识付费,因为互联网让这些资源不再稀缺。尽管如此,一向以免费、共享为关键词的知识社区知乎,却突然耐不住寂寞,开始大踏步进行商业化尝试。

愚人节当天,值乎1.0上线。相当多的知乎er对此持反对态度,尤其是口味已被养刁的早期玩家。幸运的是,百度出来背锅。5月发生了魏则西事件,知乎6名大V因为给百度洗地而被知乎小管家封号。有了同行衬托,值乎变得可以接受了。毕竟付费问答也是对知识的尊重,而软文在那种情况下等于对生命的践踏。

所以5月13日,值乎2.0很快被市场接受。而后杀出的分答以及王思聪,让知乎果壳之战形成白热化状态。昨晚,分答召开发布会,正式宣布融资以及未来规划。分答PK值乎的热度渐渐变冷,但知识变现之路依然漫长。本文想讨论两个问题:一是人们是否该为碎片化知识付费,二是哪种付费姿势更正确。

1、“我想要一匹更快的马”

关于知识付费,谈的最多的就是克莱·舍基的认知盈余。他的名言是:美国人一年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大约2000亿个小时,而这几乎是2000个维基百科项目一年所需要的时间。

意思是,现代社会人们有很多空余时间,可人们不会停止思考。每个碎片化想法都是认知盈余,如果把这些盈余堆积起来,就能成就卓越。举个栗子,维基百科就是无数个互不认识,可能也不那么专业的人,用零碎时间协同合作完成的一本百科全书。

既然可以多对多,也能一对一。所以理论上两个人的认知盈余可以相互交换,如此就能达到萧伯纳所说的理想境界: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

可就像原始时期的以物换物,你有一包盐,我却不愿用一头牛跟你换——尽管我很缺盐。在认知盈余上占优势的人,想结束这个输出和输入不对等的场面。解决的手段就是把知识兑换成钱,你我等值交换。

这个逻辑是成立的,所以免费共享知识的时代必将终结。可不谈需求,只谈道理等于空谈。所以我们再来看看值乎、分答这些小额知识付费产品,切中了哪些需求。

用户分提问者和回答者。不管对任何人来说,值乎和分答抓住的都是不刚性、不高频,但长期不可替代的需求。按部就班地上学、参与专业培训、按需进行主题阅读……为了生存,人们必须接受系统化知识。但是,刷知乎、上豆瓣、水贴吧,或者看今日头条,这些活儿在长辈眼中是不务正业的。

我们会争辩说“这是在获取碎片化知识”,可行动证明这个理由不能很好地说服自己——因为大部分人都在交通工具上使用这些App。我们不会花整块儿的时间去刷知乎,因为它虽然看起来很有用,但与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没有直接联系

明星应用之所以能爆红,是因为它有一个引爆点,或者一时间解决了不可替代的需求。比如脸萌的拼脸功能,足记的“大片模式”。因为某一个不起眼的创新点,可能恰好切中了用户更深层次的需求。

美国汽车大亨亨利·福特曾说:“如果我最初问消费者他们想要什么,他们应该是会告诉我,我想要一匹更快的马!”事实上他们只是想更快到达目的地,一辆汽车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

把这个场景应用到知识付费上,表面上看由于知识盈余,人们有向外输出的欲望,其实人们内心真实的需求是获得尊重。值乎和分答正在往这方面靠。它们虽然没有给用户造一辆汽车,但起码给了一辆自行车。

对回答者来说,向他提问的人越多,表明他在某个领域知名度越高。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他已经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要。对提问者来说,让他提问的动力是被大V翻牌,让他分享的动力是获得收益分成。

一言以蔽之,包含情感的语音形式、满足偷窥欲的偷听功能、刺激传播的分成机制,让用户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同时被满足,还能让整个社区流动起来

再来说碎片化。相较于在行的重模式和微信讲座的冗长,值乎和分答更符合快节奏社会。人们总相信积累的力量,相信零碎但广泛撒网的知识,能让自己变得更博学。这些冷知识或者八卦,即使对生活学习无益,也能成为日后的谈资。用等公交的功夫听一段,没什么损失。

2、有理由愉快地掏钱

完成付费这个动作,需要两个前提:一是有需求,二是有钱。虽然人们还未养成为知识付费的习惯,但是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已经有越多来越多的人为知识买单。瑞士瑞信去年底发布的《2015年全球财富报告》显示,中国的中产阶级人数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达到了1.08亿。在有足够消费能力的情况下,无论从媒介还是内容方面看,中国人为知识付费的意愿都不低。

媒介方面,根据艾瑞咨询上周刚发布的《2016年中国网络新媒体用户研究报告》,33.8%的新媒体用户已经产生过对新媒体内容的付费行为,15.6%的用户有进行付费的意愿但是还没有进行付费行为。50.6%的新媒体用户不愿意也不打算为新媒体内容付费,而2014年这一数据是69.7%。

知识付费的果壳三问:能吃吗?好吃吗?怎么吃?_第2张图片
近两年,为新媒体内容付费的用户比例在上升。

内容方面,亚马逊全球副总裁张文翊曾在采访中称,Kindle 进入中国市场的三年来,Kindle电子书选品种类有12倍的增长,月活跃付费用户方面有37倍的增长。亚马逊年初发布的报告中还有个结论:中国各城市免费书的阅读完成率,只有付费书的三分之一。这说明人们越来越愿意为优质内容付费,并且付费行为促使他们更珍惜内容。

有个跟碎片化知识相关的现象是:免费电子书榜中《知乎周刊》排行第二。不排除有免费因素的干扰,但它能超越四大名著等经典书籍,说明轻阅读在中国有市场的,碎片化知识有变现的基础。

付费习惯正在被培养,那么具体的付费模式又有哪些创新呢?有关内容付费,我们可以参考美国报纸的付费墙模式。21世纪初,《纽约时报》等美国老牌报纸都推出了付费墙。要么购买纸质报纸,要么付费订阅数字内容,否则你别想看到完整内容。在这股潮流的带领下,很多新兴的小报也开始进行付费尝试。事实上它们也更需要这么做,因为读者少,广告费根本无法cover报纸制作费。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很多中小型报纸成功了,而传统大报折戟了。因为大型报纸的受众更广,新闻同质化严重,而小报领域垂直、覆盖用户更精确,容易产出独家的分析报道。相较于内容优质,人们更愿意为附加值付费。道理是相通的。虽然60秒语音的含金量不如知乎长文,但继承知乎一贯的抖机灵风气,短时间回答更容易出猛料。

在具体付费模式上,值乎和分答也更符合用户心理。与早期的RSS订阅相比,小额知识付费应用实现了按需付费,不用动辄包年包月,门槛降低更容易触发付费行为;与近几年流行的“打赏”功能相比,“先付费后收听”或许会抬高用户期待值,但大部分人不愿承认失望。因为根据认知不协调理论,人天生有为自身行为辩解的冲动

一个经典的例子,是1959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的螺丝钉实验。两组人做同一件事:把盘子里的螺丝钉枯燥地旋转一个小时。得到1英镑的人觉得这项工作十分有趣,得到20英磅的人则认为工作相当枯燥。因为得到20英镑的人可以把这种白痴行为解释为:我想得到物质回报。而只得到1英镑的人没有充分的外部理由,所以只能寻求内部理由来缓解不协调带来的不适感。

一旦点击偷听键,交出去的钱就不会再回来。所以与其忍受货不对板造成的不协调,还不如自欺欺人地说:“还好啊,收获很多。”反正也没有人知道,我是不是在打肿脸充胖子。自己开心就好了。这样,值乎和分答的收费机制,不但能让用户愿意掏钱,还能让他们愉快地掏钱。尽管这可能是一种虚假繁荣。

另外多说一句 ,先付费不见得会抬高使用门槛,因为“限时免费听”、“包场免费听”等运营手段足以把用户引上贼船。

3、如何让更多人掏钱

虽然有问才有答,理论上问题决定了社区氛围,但答案才是留存用户的关键。因此在值乎和分答上,用户的重要性排序应该是:回答者>提问者>偷听者。值乎有知乎本身的大V引流,原本的二八法则也会带入值乎。分答App首页每天都在刷某某明星入驻,某某牛逼团队来了,其消费头部内容的居心更为明显。

知识付费的果壳三问:能吃吗?好吃吗?怎么吃?_第3张图片
分答App首页每天都在刷某某明星入驻,某某牛逼团队来了。

一款软件做得再好,如果无法产生规模效应,就不要谈商业化。所以怎样让值乎和分答不成为少数精英的狂欢,让大家都来掏钱,是当前最应该解决的问题。在去中心化问题上,知乎本身已经做得不错了。作为一个从未回答过问题的知乎小透明,我起码收到过不下20个回答邀请。因为每当你在知乎上提一个问题,平台都会为你推荐一批可能感兴趣的人。比如我刚提的这个问题:

知识付费的果壳三问:能吃吗?好吃吗?怎么吃?_第4张图片
知乎

抓取用户的搜索数据,这和百度知道最初的运营思路是一致的。这种一对多的主动邀请制,比百度知道和分答更灵活,流动性更强。相较于每天都会收到无数邀请的大V,小透明们更容易接受为数不多的邀请。相对应地,提问者的问题并非无人问津,他们提出下一个问题的动力更足。

不过知乎的推荐机制没那么完善。比如上面这个问题,我明明添加了4个话题,可推荐给我的人清一色只对“付费”感兴趣,还有些人连头像都没有,估计很少上知乎。这样我的邀请可能有一半是废的。但是如果推荐给我大V(知乎以前就这么干的),就达不到去中心化的目的了。天平两边,一边是给普通用户更多露出机会,一边是保证内容的专业性,不好平衡。

然而即使是这种不太完善的制度,也无法很好地应用到值乎和分答上。因为提问者挑选优质答案+付费,其实就是百度知道的悬赏功能,大V的地位会下降。这与值乎和分答消费头部和崇尚知识的调性不符,失去特色的它们可能连一分钟热度都无法维持。

所以只能在已有制度上进行修补,比如按回答分类和让用户用脚投票。在分答上赚钱的有两类人:自带光环的明星和辛勤耕耘的专业人士。前者获取成本高且忠诚度很低,后者才是平台急需维护的核心用户。在昨天的分答发布会上,姬十三也强调分答接下来的任务是:让更有专业的服务真实的呈现出来

细分领域可以让专业人士更多地露出,分答目前已经开始分类。但以人物为中心的分类,不如按回答分类见效快。毕竟不看脸的中国好声音,比看脸的超女质量高。用脚投票说的是问题定价。分答目前的规则是回答者自行开价,价格高低没有任何参考性。如果定价是半人工半机器的,一开始自行定价,后来随着偷听次数的增多按比例增长,就能逐渐体现专业人士在各自领域的价值。这其实是积分制度的变种,但是跟钱挂钩激励作用可能更大。

4、能否持续地掏钱

客单价普遍较低的生意,除了要拼流量,还得拼持久性。分答推出这么久,一个饱受争议的地方在于:娱乐性大于知识性。凭借KOL背书,短期数据会很好看,长期呢?要知道明星是没什么耐心的,所以必须在他们走之前建立一个机制。这个机制要么能不断引入新的大V,要么能不断造大V,要么能使平台脱离大V存活

持续地引入新大V,至今没看到任何一款应用能做到这一点,大家所能做的无非是留存。两周前知乎发布「值乎公众号工具」,用户把工具接入微信公众号,就能按需使用值乎三个版本的核心功能(文字版刮刮乐、付费问题悬赏和付费语音问答)。这只是一个微信公众平台自定义菜单接口,没什么技术含量。它唯一的作用是让用户更方便的进入值乎。

这当然可以提高用户黏性和活跃度,但效果及其有限。因为用户习惯没有培养起来,人们付费获取碎片化知识的需求还是太软。娱乐至死的年代,全靠知乎大V续命的值乎干不过“问答型微博”分答,所以它开始两手抓:一边是碎片化的值乎,一边是系统化的知乎Live。

知乎Live的先天优势在于:知乎大V是一群专业性和趣味性兼备,同时有强烈自我实现需求的人。他们可以设置很多有趣的议题,这些议题是你在网易公开课、馒头商学院等平台上看不到的。这个场景是不是跟付费墙很像?内容的垂直让很多不知名的小报干掉了传统大报。

在知识的纯粹性方面,知乎一向不愿妥协。所以知乎Live是比值乎更符合调性的产品。相较于60秒的语音,系统化的课程更容易接入付费场景,比如高考志愿填报、IT技能培训。比起回答点赞数的增加,众人围观的直播也更容易让大V产生成就感。

专注于知识网红经济的分答,在造V上火力更足。在昨晚的分答发布会上,姬十三毫不遮掩地说自己在做粉丝经济,并且提出“粉丝经济是知识经济的放大通路”的观点,巧妙回应了关于分答娱乐化的质疑。此后分答对产品的各种优化,也明显是在为造星计划服务。

简单说来,二者都在进行知识付费探索,但路径不同。知乎的道路是:积累大V(知乎)——碎片化知识(值乎)——系统化知识(知乎Live)。果壳的道路刚好与其相反:MOOC学院是系统化知识,在行是个过渡产品,分答是碎片化知识。少了前期积累大V的过程,分答只能借明星弥补尴尬。理论上小心谨慎的知乎应该成功,但借着网红经济的风口,分答的大V养成机制似乎势头更猛。

最高境界是让平台脱离大V存活,这听起来太乌托邦。因为人与人是不平等的,不管PGC还是UGC,只要有内容生产就必有大V。平台所能做的只是减少对大V的依赖。最好的办法是逐渐转向内容型工具。

比如做成问题型维基百科。付费应用的原始作用是筛选,值乎和分答可以筛选出相对优质的问题和答案,以及愿意为知识付费的人。内容积累足够后,加一个搜索入口就成。事实上,知乎、豆瓣、淘宝等应用的搜索入口,已经很大程度上抢了百度的生意。未来这种垂直型搜索引擎会越来越多。

当然还有更老套的变现方式,比如吃透数据,面向B端收费。知乎掌握了中国千万用户的喜好和兴趣,分答已经积累了100万付费用户。这对任何行业来说都有不小的吸引力。现在没有变现,一是因为数据还不太够,二是因为这种吃相略难看,知乎和果壳都是有理想的团队……

不好意思,有点跑偏。知乎和果壳两家初心相同,而且背后都有腾讯,理论上是一家人。但是气质不同,发展路径也不同。分答是否会抢知乎的饭碗,谁也不知道。也许兄弟俩一起教育好市场,微信做一个付费问答把两家都吃了。不过不管怎么厮杀,它都体现了消费3.0时代人们对碎片化知识的尊重,是知识价值的一次回归。

在这件事上,谁抢谁的饭碗,都没那么重要。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识付费的果壳三问:能吃吗?好吃吗?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