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仁读译】:"科学方法与苦海”

竺校长抗战西迁日记(连载第1370天)

1943年10月16日(六)湄潭,雨,晨14°c,下午15.6°。

  时事:  东南亚总司令蒙巴顿将军今日至陪都重庆,会见蒋主席。

  昨晚竺梅气喘一直未平复。晨六点半,吴医生来打了一针。马宗裕将回遵义,嘱其带信函两封。十点,竺梅又打一针麻黄碱,一针阿托品。从昨晚到今日早晨,她一直不能入睡,亦无胃口,甚为其忧虑,所谓"忧心如捣"!从一点起,我也没法安睡。两点又打一针,一小时后开始有点效果。七点又打一针,气喘声渐小。打针前脉搏115 ,打后112 。八点后气喘平息。但晚上咳得厉害,出汗很多。

        下午,何增禄、苏步青、程石泉与杨守珍先后来。又刘学志来看望竺梅。

        据悉,李润章到中央研究院任总干事。

  阅美国《科学》杂志41年元月号,美国杜威论"科学方法",他认为,除非人类能以科学教育取代文艺教育,否则将来永无脱离苦海之希望(John Dewey, "Scientific Method and Study of Process" )……

      (遵义湄潭,每个浙大人一生当中,应该去看一看的地方。以上文字系由贵州浙大校友雨仁每天读译自《竺可桢全集》之1940~1946年,一天一篇,新鲜读译,与您分享,“穿越”西迁,见证校长在贵州抗战办学七年的每一天,感悟求是精神。误读与错漏,在所难免,敬请阅读原著。)更多连载~见【西迁情_求是心】http://blog.sina.com.cn/xiqianqing/

你可能感兴趣的:(【雨仁读译】:"科学方法与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