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读「论语」1.1:有朋相得为乐事,不知不愠方君子

学而篇第1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能学以致用、温故知新,不也很愉悦吗?有相知相得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不与己相知相得也不恼恨,不也很君子吗?”

【注释】 

“子”,古时对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如孔子、孟子等。《论语》中的“子曰”均指孔子所言。

“时”,此处指“一定的时候”或“适当的时候”。类似用法如《孟子》中的“斧斤以时入山林”。

“习”,有演习、复习、温习、实习、练习等意。“时习”就是指将所学在适当的时候加以温习、运用。比如,当接触政务时,就是演习为政的适当时机。因此“时习”含有学以致用的意思。

“说”,音义皆同“悦”,意为欣喜。能学以致用、温故知新皆所学有成,故“悦”。

“有朋”,一本作“友朋”。意指“相知相得”者。通常是解作“志同道合”者,今不从。 

“乐”,喜乐。与“悦”略有不同,“悦”藏于心,“乐”形诸外。

“不知”,是与上一句的“有朋”相对而言,指人不与己相知相得。

“愠”,怨恨,恼怒。

“君子”,指有德者。古人主张德位相配,因此“君子”有时也指德位相配的有位者。 因前两句中的“悦”和“乐”均以形容词出现,故此处也可将“君子”看作形容词,指人有君子风度。现代也常有把“君子”作形容词使用的情形,比如说某人的表现“很君子”。

【评析】 

古今虽然世异时移,但所学却无非为人之道和干事之才。而二者皆须“学而时习”方有进境,有进境便有成就感,自然心感愉悦。

另外,孔子之教人以学,重在学为人之道。因此,儒家的“学而时习”,实际上是一个修养身心、践行仁道的过程。能行仁道,则无愧于天地,有益于人伦,确实会使人收获一种精神上的充实和愉悦,而这是任何物质满足也无法替代的。所以才有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类需求由低到高分为五层,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而本章中朋友之间的相知相得,就涵盖了对“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的满足,因而会感到快乐。

善读「论语」1.1:有朋相得为乐事,不知不愠方君子_第1张图片

通常是将本章的“朋”解作“志同道合者”。但从现实来看,志同道合但却相处不睦者在所多有,而志不同道不合却相互友善者也屡见不鲜。比如三国时期的关羽和张辽、徐晃虽然分属蜀魏两个对立的政治阵营,但三人却是毋庸置疑的好友,皆因彼此相知相得之故。

当然,人们因为学问、见识、境界的不同,彼此不能相知相得也是常有之事,正所谓“夏虫不可语冰”。君子虚怀若谷、大度包容,自然不会因此而介怀愠怒。著名的“将相和”故事就是这样的一个范例。

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在距今23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的赵国都城邯郸,有一位闻名诸侯的勇将叫做廉颇,很早便因战功而官拜上卿。而出身低贱的蔺相如后来却凭着勇敢和智谋,先是以“完璧归赵”之功而官拜上大夫,后又在渑池会上勇挫秦王,进而官拜上卿,排位更在廉颇之上。

廉颇心内颇为不服,屡屡伺机羞辱蔺相如。蔺相如连霸道的秦王尚且不惧,当然也不会怕廉颇。但是蔺相如想,若与廉颇冲突,则两虎相争,势必不能共存。为了不给强秦吞并赵国的机会,蔺相如便忍辱负重,始终刻意回避廉颇。廉颇知道真相后大感惭愧,于是前往蔺相如家中负荆请罪。此后,廉颇与蔺相如相交甚欢,竟成刎颈之交,遂成千古佳话。

善读「论语」1.1:有朋相得为乐事,不知不愠方君子_第2张图片

廉颇起初不仅“不知”蔺相如,反而百般挑衅、伺机羞辱,而蔺相如却能“不愠”,此即“人不知而不愠”之“君子”也;其后二人“将相和”,彼此相知相得,此即“有朋”之“乐”也。

你可能感兴趣的:(善读「论语」1.1:有朋相得为乐事,不知不愠方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