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正道

八正道

(1)正见

在八正道里,正见居首。什么是正见?正见就是彻知四圣谛。这是很重要的。当然正见也分很多层次,譬如最基本的,就是彻知因缘果报。当一个人彻知了因缘果报的时候,他才知道为什么要行善,为什么要止恶。如果他没有因果报应的正见,他不会汲汲于为善,也不会汲汲于避恶。所以说正见是前导,它带领人走向正确的方向。什么是正见彻知的四圣谛?苦、集、灭、道。第一,苦谛什么是苦谛?在《大念处经》中,佛陀说:“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愁、悲、苦、忧、恼是苦,怨憎会是苦,爱别离是苦,所求不得是苦。简而言之,五取蕴即苦。”佛陀为什么讲五取蕴是苦谛?那是因为五取蕴时时都是处在变化和生灭之中,但是无明不但不知此真相,还让我们错知五蕴是快乐的,导致贪爱强烈地执着于五蕴。五蕴是色、受、想、行与识。我们通过什么烦恼来执着于五取蕴呢?首先,我们通过“贪爱”来执取五蕴为“我的”——身体是“我的”,感受是“我的”,标志和记得(想蕴)是“我的”,造业的行动(行蕴)是“我的”,心识是“我的”。然后,我们又通过“有身见”来执取它们为“我的自我(atta)”——身体是“我的自我”,感受是“我的自我”,想蕴是“我的自我”,行蕴是“我的自我”,心识是“我的自我”。可见,我们以两种错误的方式去执取五蕴:

第一个是通过贪爱去执取它为“我的”;第二个是通过有身见去执取它为“我”。

第二,集谛——苦的起因

苦的起因有三:“欲爱、有爱、无有爱”。欲爱是执著于五欲的享受;有爱是执著于生命的存在,这是更强烈的爱。众生不想解脱轮回,因为执著于生命,执著于要出生在天界,享受天界的快乐,或执著于投生为人,执著于出生为梵天人等。有爱与常见相应,认为同一个人在轮回。无有爱跟断见相应,认为人死了,一了百了,也不承认因果报应。它是与断见相应的一种贪爱。这些都是痛苦的原因。

第三,灭谛——痛苦的止息

什么是灭谛?既然贪爱是苦因,那灭谛便是贪爱的息灭,也就是涅槃。

第四,道谛——朝向灭苦的道路

道谛即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了解这四圣谛,就是持有正见;要有正见,就要了知这四圣谛。四圣谛是整个佛教的中心,佛陀初次转动法轮,开示的就是四圣谛。

四圣谛详解链接

(2) 正思惟

正思惟包括三种:(1)出离思惟,(2)无嗔思惟,(3)无害思惟。

出离思惟——我们不仅需要通过深思感官欲乐的过患,来发展出离思惟,也需要尝试“抛弃”有一个“我”在享受这些欲乐的观念(即无我)。

出离思惟同样意味着远离如下的想法:我想拥有大洋房、豪车、美人伴随、我的名利、我的高薪、我的社会地位等等。这些想法牢牢地执取着“我们所有的”这一概念,极度增强对于欲乐的渴爱,让人对渴爱难割难舍。进入禅那也被视为出离思惟,因为当心专注于禅那,有关感官欲乐的想法是被暂时放弃了。正如佛陀所说:“当定被展开,心就展开了;当心展开,激情就被去除了。”

无嗔思惟——是没有敌意的想法(嗔恨心)。为了达到这高尚的心态,我们需要深入思惟慈心,时时祝愿他人远离身心的痛苦,祝愿他人平安快乐。当周围的人快乐,我们也会跟着快乐。

无害思惟——是没有虐待别人的残暴思惟。一个人要想培育正确的“无害思惟”,就要培育对一切众生的悲悯与同情之心。当一个人看到他人身处痛苦之中时,怜悯之情油然而生,悲的生起会令心受到“触动”,并希望通过自己的援助来减轻他们的痛苦。

(3)正语

正语共有四个: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

(4)正业

正业有三个: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

(5)正命

正命有五个:不买卖武器、不买卖提供给他人屠杀的动物、不买卖酒类、不买卖毒品和不买卖人口。 这些不正当的职业会滋长狠毒的心,伤害别人,让世界走入昏暗与混乱,是应该被指责的。

(6)正精进

正精进有四:(1)未生之恶不令生;(2)已生之恶令消除;(3)未生之善令其生;(4)已生之善令圆满。

我想详细地解释这四种正精进,因为它们是所有成就的根本。

(1)未生之恶不令生

守护根门可以防止未生的恶法生起。所谓守护根门,不是把眼、耳、鼻等根门全部关上,不看、不听,而是意指无论行、住、坐、卧都守住一个业处。

当心专注在一个禅修业处,即使眼睛看到漂亮之物,也会视而不见;耳朵听到会引起贪的悦音,也会听而不闻。当心专注在业处时,烦恼就没有办法从眼、耳、鼻、舌、身、意跑进来,如此便能防止因为色、声、香、味、触撞击到眼、耳、鼻、舌、身、意而生起的贪、瞋、痴等等。

(2)已生之恶令断灭

如果恶法已经生起,就要运用正确的方法去除。举例说,你刚买了汽车,对新车非常执取,过了几天,你执取的新车被撞了,你感到很懊恼。这时恶法就生起了,为了去除嗔恨这个恶法,你应该如理作意。作意汽车是无常法,是生灭法。它只是四大组成罢了,不用太过执取。这是其中一种去除的方法。

如果你对某人起瞋,恶法也会随之生起。对治瞋的方式之一是播送慈爱。另外,你也可以如此观:“我的瞋心一生起,很多瞋根的速行心便跑过去了,会留下很多今生受业、次生受业、无尽业。太可怕了!还是控制自己的 恨吧!”如此一来,你就可以去掉瞋。这种观想也叫做如理思惟。佛陀,当还是一个未成正觉的菩萨时,讲述他如何通过“正精进”,来降服生起的忧虑和恐惧。他说:“当我走着的时候,恐惧来临;我既不站住,也不坐下,也不躺下,就在走着的当下去除恐惧。当我站着的时候,恐惧来临;我既不走,也不坐下,也不躺下,就在站着的当下去除恐惧。当我坐着的时候,恐惧来临;我既不躺下,也不站住,也不走,就在坐着的当下去除恐惧。当我躺着的时候,恐惧来临;我既不坐下,也不站住,也不走,就在躺着的当下去除恐惧。”《中部:4》。如果没有“正精进”,一个人是不能从痛苦解脱的。因此,恶念在心中生起的当下,通过“正精进”抛弃、驱散,并去除它们,是至关重要的。当不被及时发现、检视和控制,烦恼将获得力量,变得极难克服。此种力量会进一步增强,并成为我们的后天性格。

(3)未生之善令其生

我们有很多没有生起的善法,例如对于没有持五戒的人而言,未生起的善法是五戒;对于未布施的人,布施就是尚未生起的善法。我们有 20种善法,包括身、口、意的十种,还有布施、持戒、禅修、讲经弘法、回向等等种种的善业,如果尚未生起,就要激起精进令它们发生。要让未生之定生起,就要修止禅;要让未生之慧生起,就要修观禅。

(4)已生之善令圆满

这最后一种正精进需要我们完善自己的戒定慧。你若已经持戒,只要不破戒,善法会达到圆满。如果是修定,虽然现在只能够专注呼吸五分钟,仍要继续精进到能够专注十分钟、二十分钟,直到禅相在鼻孔周围出现,然后心沉入禅相,直到证到安般念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即为圆满。

如果要智慧圆满,就要持续观照行法的无常、苦、无我,并体验不同阶段的内观(智),特别是体证到五蕴生灭,直到心不再对它们(五蕴)抱有幻想,最终不再执着它们而获得解脱——涅槃。证悟阿罗汉道果是已生之善的最后圆满。

(7)正念

正念意味着牢记、不忘记,它(正念)需要通过不断观照身受心法来培养。身受心法四念处是培育正念的处所。四念处分别是:身念处(对身体的观照),受念处(观照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心念处(观照心的不同状态,如心有欲望、心有 恨、心收缩、心散乱等等),以及法念处(观照五盖、四圣谛、七觉支等等)。身、受、心、法是建立正念的基石,通过对它们的观照,可以引发智慧。

四念处链接

(8)正定

它有会聚、令心统一在所缘上的作用,也就是培养一种状态:将所有心与心所聚集起来,把它们引导向一个具体的目标(如呼吸),并持续专注一段时间,以增强心的力量。这时,心是远离情欲,远离五盖的,从而获得有寻、有伺、喜、乐以及一境性五禅支,这是安住于初禅。正定包括了初禅、二禅、三禅以及四禅。

总结的说,八正道是趣向涅槃的管道。我们要解脱痛苦,就一定要了解解脱痛苦的路怎么走。如果不知道解脱痛苦的路怎么走,不是很彷徨、很茫然吗?譬如说你要去高雄,就应该知道路线怎么走,要坐什么车,否则可能会搭错车,而搭错车可能会让你去到令你痛苦的地方。

(善戒尼师 阿毗达摩)


八正道_第1张图片

善戒法师(Sayalay Susila)简介

善戒法师(Sayalay Susila)1963年生于马来西亚彭亨,槟城理科大学大众传播媒介学士,大学时已开始禅修。

1991年,法师在马来西亚槟城佛教禅修中心,披剃出家。披剃后六个月,法师便前往缅甸, 在著名的阿阇梨班迪达大禅师(UPanditaSayadaw)之下,精进密集修行马哈希禅修法门三年。

1994年,法师依止缅甸阿阇梨帕奥大禅师(Pa AukTawyaSayadaw)学习止观,除了勤奋不懈地学习禅修,也学习阿毗达摩、古代经文和巴利文长达十四年之久,深受法益。

由于法师睿智,并精通英语、华语、福建话、马来语及缅甸语,因此深受大禅师之赏识与信任,充当禅师海外以及国内小参和佛法开示的即席翻译。

2000年始,经帕奥大禅师之鼓励和敦促,法师开始在马来西亚、澳州、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东欧、台湾等著名学院(如宏誓、香光)教授『阿毗达摩』。

2002年开始,法师的足迹开始遍布北美各地,其教法清晰精准,备受称扬。并应请法者之邀,除了授课外,也指导禅修和开示法要。

为了饶益众生,增广见闻法师亦参学了缅甸各种禅修法门:(莫哥( MogokSayadaw)、乌巴庆(Sayagyi UBa Khin)葛印卡(Goinka),和雪吴敏(swheeOo Min)。因此,法师成为非常善巧的老师,能够以简单直接的方式来教导佛陀教法中细微部分,根据实际禅修体验,来清晰呈现法义。其佛法开示生动、活泼、精准与独特,著作有:《认识五蕴》、《揭开身心之奥秘》,《Unraveling the Mystery of Mind and Body》,《The Path to Happiness》,《阿毗达摩实用手册》以及《佛陀的九种德行》等书。

2014年,法师开始在中国指导禅修。

2015年,法师在马来西亚槟城创立了(正勤乐住禅林),并担任住持。

善戒尼师开示-英语网站1:http://www.sayalaysusila.net/pages/home (注:网站内音频与著作都有中文显示)

善戒尼师开示-中文网站2:http://www.dhammatalks.net/Chinese/Sayalay_Susila/Disc1/index.htm

你可能感兴趣的:(八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