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杜拉斯的梦呓之作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 :“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以上出自 杜拉斯 《情人》

1984年,法国女作家杜拉斯,创作并出版了《情人》,它像一股清冽而凌厉的洪流、袭过无数读者和业界人士的心头,引起相当的反响。同时,这部作品获得了“龚古尔文学奖”(法国文学奖)。

很多人表示,通过杜拉斯这部作品、开始或重新"认识"了她。玛格丽特.杜拉斯: 出生于1914年的印度支那,十八岁后回法国定居。本名是 玛格丽特.多纳迪厄,是法国小说家、剧作家、电影导演,她在1959年和1975年分别以电影《广岛之恋》和《印度之歌》赢得国际声誉。

第一遍阅读本书时,脑中最深刻的印象是:混乱。不是情节的混乱,而是表达,感觉作者似乎在完全凭直觉说梦话。但越看越能品出"味道"来,且自然而然地寻到了脉络,反而开始钦佩作者,看似随心所欲的表达、实则自有章法,逻辑明晰。书中多使用插叙的手法,跳跃性极强,又不分章回,需要读者更专注去看。

《情人》|杜拉斯的梦呓之作_第1张图片

既是一本小说,艺术加工之处必然颇多,但我认为,它却更像是、作者某一时期,梦呓般的回忆录。"我",一个十五岁半的白人少女,与一位二十七岁的中国富家子之间的情爱经历、这是全书的主线,也是暗循的时间顺序。同时,貌似不经意地,描述了少女的母亲,两个哥哥,朋友。

有些段落的设置,甚至会令人感到"莫名其妙",仿佛在说些与主题无关的话,其实这恰恰体现了书中更深层次的思想。不只"爱情",还有亲情,以及一切关于她成长中所触及灵魂的感悟... 而我们可能更多关注的是她的"情人",事实上,他在书中所占篇幅并不算多,整体印象、在她心中,他是怯懦的,富有的,儒雅的,近乎痴迷的深恋着她的。

然而,他仍是沮丧颓唐的坐在黑色汽车里,远远望着渡轮上的她,她也正望着她,从此便是千山暮雪,各自珍重。最后,他,连同他的黑色大汽车一起消失于喧嚣中,她的视野中,尘埃落定。她在长途归旅里,曾跟随海浪起伏一同回忆悠悠过往,始终不确定是否爱过他,也许在更漫长的岁月里,作者仍思考过...

《情人》|杜拉斯的梦呓之作_第2张图片

但并不重要了,可能一开始就不重要的。在最初相遇时,她着一身浅褐色无袖丝薄连身裙,头上戴一定平檐暗红色男式尼帽,脸上涂了粉,脚下登一双镶金条带高跟鞋。她看起来那样不同,且骨子里确信这种不同,她站在渡口处,手扶栏杆前,暗自惊叹眼前波涛汹涌的湄公河。当他从黑色私家车里下来,小心翼翼走到她身旁,递烟搭讪时,她心里冷静得如夜晚清凉的河水。

那一刻,很多事就已经注定。作者用悲切,凄凉的笔调向我们娓娓道来一个记忆中、带着"羞耻",身体与情爱,又无可奈何的故事。也许阅读时,会深感到作者思想上一些偏阴暗和悲情的东西,我认为这与她的原生家庭有直接关系。正如书中:她母亲独自供养她和两个哥哥,来自白种人的骄傲和现实生活的贫穷,以及对母亲又爱又恨又同情,对大哥哥的憎恶,无奈,对小哥哥的亲情之爱交织成一张复杂矛盾的网,笼络的是她一生的"剧情框架"。

我想,杜拉斯的《情人》是写给她自己的纪念,梦呓般的描绘了记忆里或阴郁,或旖旎的过往,没有对青春的遗憾和惘然,她的一生都是醉心于自己被迷恋的"形象"的。我也相信。很多读者在看过这本书后,都会想起自己某段尘封已久的悠悠岁月,在心底,属于你的那个"情人",翩翩而来、却悄悄走开,曾迷失于红尘,终辜负了年华,成全了平淡

《情人》|杜拉斯的梦呓之作_第3张图片

【本文发表于微信公众号“书影评部落”,标注原创标识。如有个人或其他媒体擅自转载,视为侵权。】

你可能感兴趣的:(《情人》|杜拉斯的梦呓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