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处开始

2014年2月10日

早上打开办公电脑,呆滞几秒缓一缓周末囤积的大脑,想一想必须着手的工作。公事告一段落后,照例在左岸的读书网站上捡拾思维的麦穗。之后,在一篇如何每天写千字文的文章中,摸索到了这里。

要说小时候的梦想,像我这样貌似文青但又怠于读书写作的人来说,很是可笑。从自身定性开始,我就想着自个儿能当大学教师,享受3月假期,每周4-5节课程,剩下的时间都拿来研究诗词歌赋要么就写一些自己真正想写的文章。当然,每个人成长中总会有那么一些事与愿违。其中,最让人痛苦的莫过于与自己的梦想相去甚远——午夜梦回,总能听见梦破碎的声音。社会越来越现实,这没什么不好,关键在于你敢不敢与时俱进。梦想不是用来打碎便是用来实现。但是我偏偏是落在最不可取的悬崖边上——怀揣着梦想却不行动起来,滞于美梦之中却不力行实现。

同大多数人一样,我渴望成就梦想,却不愿为这种成功付出应有的代价。苦苦耽于美梦之中。我曾在一个荒聊的晚上读到胡适的某一篇文章而恼恨地泪流满面。不是因为感动,不是因为脆弱,就是“哀己不幸,怒己不争”。不满现状却不愿奋力一搏,又或者没有斩尽所有的退路,总是给自己无数的借口。每当想起这些致命的弱点,就恨不得拎起自个儿狂揍一顿。但现实就是如此,懈怠——恼恨——奋斗——懈怠。这样的死循环简直让人从心底感到绝望。

有时我会在想,自己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也许不用抬头看太高处的人和天,就这么混沌地过,不也是一辈子。可是学文的人总是有一副莫名其妙硬且贱的骨头,不甘心就这么平淡下去,而在心里的一个角落却比谁都明白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言之有物的大家。人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我觉得说恨太重,特别是由他人承担这种恨,显得不公。事实大多是:可怜之人,必有可笑之处。或识人不明、或识己不清。至少,这是我的悲哀之处。

从学校毕业也3年了,回头想想,高中高考的时候真真正正是自己知识积累最为丰厚的时刻。高考过后,一切的精力仿佛就像紫外线照射下的细菌,扭曲着慢慢衰竭而死。想再重拾书本简直与饮鸩无异。书本渐渐成为一种工具,用来给自己加砝码的工具。一堆书加几片毛爷爷换取一本薄薄的证书。之后,毛爷爷不在了,书也不在了。

“不要让命运将你变成你不想要成为的那种人。”

而现在,我感受到的是道林格雷站在自己的画像前看到画像中真实的自己,那一瞬的冲击。命运让你成为哪种人我不知道,但我明白自己让自己已经成为了何种人。

To be or not to be ,这绝对是一个永恒的难题。但是,人生的所有问题最终都会有一个抉择。不同的是,我们何时意识到我们已经抉择完毕。而我更加恐惧的是,抉择之后是否还有改选的机会,如果有,机会要怎样获得?它的决定权又在谁的手中?

我不关心我从何而来,但我却一直在迷惑,我要去往何方。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此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