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禁酒令》为何越禁效果越差?

美国《禁酒令》为何越禁效果越差?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上世纪20年代,美国出台了一项禁酒令,但是在实践中,预期的效果一条都没达到,反而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最终禁令被取消。

为什么会出台禁酒令呢?在1900-1920年,美国城市人口增长了80%,而农村人口只增长了13%,到1917年,城市人口在历史上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市里不仅有酒吧酒馆,而且还有其他社交功能场所,这些生活方式让大部分是清教徒的农村人产生了极大的威胁感。当时农村利益集团控制了各州和整个国家的立法机构。在他们的运作下,1919年禁酒令成为法律。

支持者认为禁酒令会有益民众健康,减少事故的发生,还可以提高生产率,降低缺勤率,可以为国家的繁荣作出更大贡献。再来看看实际情况。

一个基本事实是,人们对酒的需求是不会减少的。在家里、会所、晚宴以及开会时饮酒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在禁酒令通过的前两年中,人们饮酒的数量呈稳步增长趋势。

根据禁酒令里的规定,不会令人兴奋的浓缩果汁或者葡萄汁等饮料不在禁止之内。只要是在自己家里供个人用的上述饮料,每年可以允许个人最多储存200加仑。结果是大量的家庭制作的葡萄酒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并且大部分都通过黑市渠道进行流通。禁酒令导致了黑市酒类产品价格的飙升。当低成本能换来高利润,一定会有人铤而走险。

因为短时间就可获利,所以制作作坊、非法经营的酒吧刚刚被捣毁,新替代的几家就会马上开张。所以执法人员每年都关闭了大量的非法经营酒店,但最后的结果是实际存在的总数并没有减少。

另外一个附加效应是,酒精饮料价格的提高还导致一些人开始将嗜好转向其他消费品代替,比如大麻鸦片,这更加威胁了公众的健康。

走私酒类产品相对容易,并且利润巨大。走私的渠道非常多样,要想有效打击需要的警力成本很大。非法的酒类饮料供应商还从事其他犯罪活动,包括谋杀,为的是要努力保住或者扩大他们的销售地盘,保护他们的品牌。杀人犯罪率急剧上升。

几年后禁酒令被废除。简单粗暴的打击卖淫嫖娼。禁止吸毒与禁酒令是一个道理。2001年,葡萄牙成为第一个承认个人吸食毒品完全合法化的国家,瑞典对于吸毒者所强调的是降低毒品的危害程度,杜绝针具交换以及提倡海洛因辅助治疗法。正因如此,这两个国家都从毒品交易中获得了大量利润,同时人们对毒品的上瘾率也随之降了下来,吸毒者的人数减少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美国《禁酒令》为何越禁效果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