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五)每日三题2020029~与明朝相关的高考题4

(大年初五)每日三题2020029~与明朝相关的高考题4_第1张图片

1、(2014全国大纲卷15)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

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

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

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

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解析:正确答案A。正确率:83%,易错项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商业与手工业的发展。

A项,题干反映在明代中后期,芜湖地区成为了专业浆染中心,而且出现了松江以织造为主、芜湖以浆染为主的手工业分工现象,即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故A项正确。

B项,题干反映的是商品生产时出现的现象,没有说明市场需求。故B项错误。错选B的考生未真正读懂题干材料和该选项,不懂题干说的是商品生产,而选项说得是市场需求,把商品生产和市场需求混为一谈!

C项,题干描述了手工业生产的技术分工,没有体现技术趋衡。故C项错误。

D项,材料没有涉及抑商政策。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大年初五)每日三题2020029~与明朝相关的高考题4_第2张图片

2、(2014海南单科7)明中后期介绍商路、商业信息的书籍大量出现,徽商黄汴的《天下水陆路程》记载了全国143条水陆交通路线的里程。这说明(      )

A、社会经济发展促成知识结构的更新

B、印刷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C、商业类书籍为士子科举的必读书目

D、商人成为知识的主要生产和传播者

解析:正确答案A。正确率:74%,易错项B

本题考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由材料可知,明中后期社会上出现了大量介绍商路和商业信息的书籍,这是与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息息相关的。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商品行业繁杂和数量增多,商人队伍日渐壮大,促进了商帮的出现。为了在商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商人们迫切需要了解有关商路和商业信息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出现了题干中徽商黄汴介绍水路交通状况的《天下水陆路程》等书籍。由此可知,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促成了人们知识结构的更新。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材料中没有提及印刷技术的信息,故B项错误;

題干材料只是显示介绍书籍,没有反映科举考试的信息,故C项错误;

“商人成为知识的主要生产和传播者”说法绝对,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注:高考选择题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即“有一说一”,根据材料选择,紧扣材料,从材料出发,材料中没有的意思你不要主观臆想,比如本题,好多考生错选了B或者C,就是未从材料出发,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大年初五)每日三题2020029~与明朝相关的高考题4_第3张图片

3、(2013·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6)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解析:正确答案D。 正确率:67%,易错项A

本题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由题干可以得出以下信息:

(1)明代岭南岭北之间商业贸易频繁:“北货过南南货过北";

(2)岭南岭北之间商品的差异:北货多“金帛轻细之物”,南货多“盐铁粗重之类"。联系所学知识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区域地理条件的不同和手工业生产分工等原因造成的。

A项,题干不包含该含义。由题干可知,南北方商贸互通有无,尽管从数量上说,岭南运往北方的货物更多,但这不代表其价值更大,也无法体现岭南地区经济比北方发达。故A项错。

B项,题干不包含该含义。该描述不涉及商人的活动范围。就史实而言,明代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最发达,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较岭南更盛。故B项错误。

C项,题干不包含该含义。题干仅说明了商贸货物的差别,没有提到具体交换过程是以物易物。就史实而言,明代商品经济发达,就大多数商业活动而言,利用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交换才是主流。故C项错误。

D项,南北方交互的商品不同,这与地理区域的差异密切相关。而数百上千驮的运量,反映出岭南岭北长途贸易的兴盛。故D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此题是今天整理的这三道题中,错选最多的一道。错的原因还是未读懂材料,睁眼说瞎话,违背了“有一说一”的实事求是原则。

(大年初五)每日三题2020029~与明朝相关的高考题4_第4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年初五)每日三题2020029~与明朝相关的高考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