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访依赖者、成瘾者的人生规律: 3+1

首先申明:本文所讲的上访依赖和上访成瘾,是指无理上访或非正常上访,不包括正常上访与有理上访。对上访依赖或上访成瘾现象,分析得最为透彻的,是2016年上演的、由冯小刚执导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该片堪称反映上访依赖和上诉成瘾患者的经典之作,甚至可以作为中国法学院的教学片。通过观看该片,我们会发现:一个上访依赖者或成瘾者,其病程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要达成三个目的。

上访依赖者、成瘾者的人生规律: 3+1_第1张图片

第一阶段,推御个人责任。李雪莲是一个思维与情感正常的人,她遭遇婚姻家庭的重大变故,她应当清楚和明白,自己在其中所负的过错责任。但是,她无法接受婚姻家庭变故所带来的后者,无法承受自己在其中所负的过错责任。因而,她的潜意识防御机制,促使她将自己的过错责任推给对方及他人,以逃避自己所负的过错责任。其选择的策略、路径和措施,就是不停地告状上访。

第二阶段,自虐救赎之路。李雪莲选择上访之路,是为了推脱过错责任。但是,上访是一件十分艰辛与痛苦的事情,上访之路实为一场人生自虐。然而,上访是其自觉选择的人生道路。李雪莲面对婚姻家庭的重大变故,以及自己的过错责任,导致其内心无比痛苦与煎熬。而上访之路的自虐状态,则既是对其过错责任的惩罚,同时也是对其相应痛苦的释放与缓解。总之,上访是对其过错责任的惩罚、忏悔与救赎。

上访依赖者、成瘾者的人生规律: 3+1_第2张图片

第三阶段,全面控制他人。上访之路,既是一场苦难,同时又是一场斗争,是力量的博弈、意志的较量、智慧的比拼。李雪莲的上访,导致时任县法院院长、县长、市长,先后被免职;又迫使新一届的院长、县长、市长,到其家里拜访,几乎是哀求其不要上访。这一切,不是社会在控制她,而是她在控制社会。这样,她不再是弱者,而是强者,是控制环境的巨婴顽童。李雪莲在上访之路上,意外地找到了人生的价值与活着的意义。

上访依赖者、成瘾者的人生规律: 3+1_第3张图片

综上,李雪莲的上访人生,包括推御责任、自虐救赎、控制他人的三个阶段和三重动机。其遭遇婚姻家庭变故的意外打击,承受自己过错责任带来的心灵煎熬,在此双重压力之下,她精神崩溃,而罹患上访依赖症或上访成瘾症。此病为巨婴症的一种,符合巨婴全能自恋、偏执分裂的心理机制。其从控制失败开始,经历推御责任、自虐救赎、控制他人的三个阶段,最终达到恢复控制的人生目的。此症的发病原因,系受各种外界因素的刺激而诱发产生。病程一般较长,有的终身不愈;个别的也会不治而愈,比如影片中的李雪莲,后因其告状上访的对象秦玉和意外身亡,而得以不治痊愈。

最后,总结出,上访依赖者、成瘾者的上访元规则:当事人的过错责任越大,其推御自己过错责任和追讨他人过错责任的欲望及动力就越强,其告状上访的力度就越大、历时就越久。

你可能感兴趣的:(上访依赖者、成瘾者的人生规律: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