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觉醒:找回文字本身的力量!

文案觉醒:找回文字本身的力量!_第1张图片

我读书的体会是,如果读完不写一篇书评或者做一次分享,那这本书留在脑海的时间肯定不会太长。创作和分享是一个挤海绵的过程,可以把书变薄,把精华呈现。

趁着暖阳,花一下午时间读完《文案觉醒》,然后彻底放空自己,第二天起来,看看还剩下什么。

本书作者是文案圈的创始者塘主,本名朱家安,出生于传统创意广告文案,曾是多家国际4A公司资深文案和内容总监。

塘主曾在他的文案圈子里提倡一种简单的文案训练方法,就是抄文案。在文案圈的藏经阁,收集了数百篇世界上出现过的最好的文案作品,通过每天上传手抄作业打卡获得成长,我对此印象非常深刻。

回到本书的内容。我以为作者文字非常诚实,内容系统性完善。最大的阅读价值是可以完整了解新媒体行业的丛林法则,也可以学到系统的新媒体内容创作方法。

文案可曾沉睡

我从2010年开始从事企业的媒体营销工作。最早为电视平台和报纸写稿子,勉强踩上了传统媒体的辉煌尾巴。

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更多的内容被放在了互联网平台上,在一片汪洋,对数量的要求特别大,而搜索的机制也被很多企业所掌握。于是,不专业的内容从业者大量增长,所谓的内容创作者不过是复制和拼贴的过程,整个互联网的内容信息出现了膨胀,充斥着重复,虚假,粗糙。其中好的内容也被淹没。我曾见过一家内容外包公司,有数千员工,每天就是为企业生产内容,每个人每天都要完成不少于50篇作品,这些作品没实质内容却和搜索引擎很友好。我还听说过日发文达到500篇的人才,平均不到一分钟就能制造出一篇内容,当然这连伪原创都算不上。

这一阶段,互联网内容野蛮生长,整个内容行业被机械化,内容的价值被极度降低,仅仅成为信息传递工具,内容业态进入了黑暗时期,文案沉睡。

几年之后,移动互联网快速崛起,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成为人们内容获取的主要途径,不再依赖搜索机制,更多的是基于社交分享和个人创作。内容重新受到重视,内容创业,万众创新,罗辑思维、PAPI酱 、咪蒙、一条的崛起带动了整个内容行业的百花齐放。

我以为这一时期可理解为文案的觉醒。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座象牙塔,如果本书能够激发和审视创作者内心,重新燃起内容创作之火,亦可称之为觉醒。

新媒体的丛林法则

新媒体环境下,每个人都是一座信息孤岛,也是一个信息节点。只要有一台手机,就可以与世界互联,依托的是社交群体的分享机制。

每个人都有发言权和个人品牌,越来越多的事件爆发点都集中在了第一时间的个体发声,媒体中心化的趋势正在消散。企业品牌公关和传播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越来越多的具有品牌个性的新媒体崛起,传统媒体市场份额持续下降。媒体的生存法则也与以往大大不同。

我们面对的不再是模糊的受众,而是精准的粉丝和订阅者,他们可以随时取关,随时把评论传递,随时监督和曝光,当然也可能会死心塌地的喜爱并分享。

然而,新媒体的从业者并不乐观,首先是企业重视程度不够,仍然是受着KPI的监督。阅读量、粉丝数成为吞噬文字理想的毒药,新媒体内容也注入了大量泡沫,比如,数据作假、标题党、同质化。

以订阅者为中心的内容创作

在内容创作部分,作者提出了很多概念,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聚焦、场景化、同理心和人格化。

扎根一个行业,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鱼塘,你不是在一个公司工作,而是在一个行业工作。新媒体内容输出一定是要聚焦的,越垂直越专注,越具有明确的传播符号,越容易获得精准忠实用户。

场景化阅读塑造,要求把文案和场景结合起来,把用户带入到他熟悉的场景中再给他讲故事;调动用户的情绪,在写作之前,要明确文章情绪导向;再到人格化的内容平台,坚持个体思考,明确沟通主体,加强与用户的沟通。

永葆初心  坚守笔格

每一个文字从业者静下心来,都应该回到初心和原点。这个初心就是最初赋予这个平台的价值和意义,原点就是尊重文字本来的意义,珍惜每一次展现,重新发现文字的力量

笔格的概念我以为是新媒体从业的格调,作者列举了很多创作要领、进阶工具、社群管理的案例,包括审美的提升、阅读书目、创作工具等,窃以为可以很好地成为从业人员的标配。

如果你是一位新媒体从业者,读这本书刚刚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案觉醒:找回文字本身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