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笔记(二)为政篇之4

为政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求学,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够不再有种种困惑,五十岁明白了天命之道,六十岁能够听得进任何不同的声音,七十岁才达到内心无所拘束却不突破规矩。”
记:这是孔子的成长历程。一个人从出生到年老,身体在慢慢变化,心智也在慢慢变化。正常人都会遵循身体慢慢变老,心智渐趋成熟这个过程。即便是圣人也不例外。身体上当然会遵循自然规律,虽有老而弥坚者,也不过是身体保持的更好。还有所谓肉身成圣,白日飞升的,也不过是江湖传说。心智上也是如此,那种老而不死是为贼的毕竟是不多,而少年即悟道成圣的也不曾听说。
孔子十五岁开始立志求学。这给我们一个讨论的空间,孩子多大立志合适?咱们大多数幼时即立过伟大志向,比如我们七十年代出生的这一批人,小时志向大多是“我长大了要当科学家”。壮志在耳,而人已沧桑,不胜唏嘘之至。或者有要做解放军的,又有想当医生的,当然最多还是科学家。这跟社会舆论风气的一种倾向也有关系。但是小时候的志向大多是不作数的,其实那个年纪大概心里未必真的想当科学家,也不一定明白科学家是干什么的,自己的天赋和能力又能够胜任什么。而且囿于眼界见识和人生经历,也并没有真的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而我们大部分人的悲剧就是,一生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兴趣,或者找到兴趣的时候已经也只能空悲切了。记得以前看电视节目,采访戴尔电脑创始人,戴尔先生说过他很幸运,在十八岁就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以说小时候做科学家的志向是不能太当真的。
那多大立志才算数呢?这个也不好说,大概因人而异。有的人可能会更小一点,有些人大概一辈子也没有什么志向。孔子的经验是十五岁,正是少年时代。周恩来总理也是少年立志,流传很久的一个故事说周恩来少年时代读中学的时候,老师问同学们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同学们说啥的都有,唯有周恩来站起来大声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李贺的诗人里说:少年心事当拿云。祖逖刘昆少年时代便闻鸡起舞。宗悫少年时便立志: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梁启超先生著名的《少年中国说》也阐述了少年的力量。“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少年如初升之朝阳,喷薄而出,蒸蒸日上,正是发愤图强的时光。从古人的经验来看,少年立志是比较靠谱的。
那少年立志是不是就定有所成就呢?那也难说。人生一途,坎坷磨难,曲曲折折。少年人意志不坚,经历过人事迂回沧桑,大多心灰意懒,半道而废。而且少年人随着人事渐长,阅历见多,所受到各种影响也越多,往往初心难守。即便毛泽东这样的伟大人物,也并非一以贯之。据说毛泽东少年时代的志向,第一是记者,第二是教师,并没有伟大领袖这个梦想。毛泽东的思想也是几历变化,才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鲁迅早年的志向是学医救人,而在日本求学的经历却使得他弃医从文。孙中山早年也是立志学医,却搞起了革命,连清王朝都推翻了。可见,人要思想成熟坚定,还需要一些经历。孔子是到了三十岁而立。所以这个三十而立并非指的经济自立,而是思想成熟,立场坚定。古人大多十几岁就娶妻生子,三十岁时大概孩子都已经志于学了,怎么可能三十岁才经济自立?
立场虽然坚定了,可是面对人生种种,总是遇到困惑难解之事,各种纠结烦恼。那又得经过一番历练,才达到不惑之境。也就是能够从容面对各种困扰,内心能够明了或者能够找到各种解脱的方法。
对人事通达了,可仍然种种无奈。五十岁,终于明白,这个世上确有些事情,非人力所能及。其实这个境界,或许越是牛叉的人物越是明白的晚。因为普通老百姓往往能力不及,许多事情也就半途而废,从而怨天尤人,早早想到是老天爷的意思,而非我不能。反而是那些大人物,胸怀宇宙,气吞山河,往往是对老天爷不大服气的。像秦始皇、汉武帝、成吉思汗这些英雄人物,征伐天下,杀人如麻,早把自己当做天王老子。可是这些人到了晚年,五十岁之后,都不约而同地对死亡产生了畏惧。因为那时候已能感到身体的衰退,嗅到死亡的味道了。这时候他们才蓦然发现,自己并非天王老子,自己也跟那些蝼蚁一般的小老百姓一样,被天王老子管着,没有任何特权。无论他们出生的时候,老天爷显示了多少异象,他们还是要乖乖地死去。于是这些大人物不约而同地开始寻长生之道,包括唐太宗,也是如此。
天命,是形而上的东西。不同的层次和角度有不同的理解。像我们这些未得道的凡夫俗子,对于天命,只能说不同的层次和角度有着不同的理解。到底谁理解的对,很难说。学富五车的教授未必理解的比初中没毕业的老大爷正确。有的说人定胜天,有的说顺天应人,有的说命由己造。依我的理解,天道就是自然规律。但是不管怎么理解,你知道有那么一个东西在那里就好了。
十来岁懵懵懂懂,二十岁牛气哄哄,三十岁正往上冲,四十岁稳稳重重,五十岁经历了人生的种种坎坷困境,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人力确实有时而穷,再大本事也有诸多无奈,终于明白孙悟空为啥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了。这时候知道敬畏了,通俗讲就是服气了。所以孔子告诉我们要知天命,就是敬畏天命,敬畏自然。天命虽然是形而上的,但是却能通过形而下的具体真切地感受到,所以古人总结了很多关于知天命的方法。比如佛法说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刘备临终也嘱咐儿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都是对天命的敬畏。
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那究竟是先知而后行呢?还是先行而后知?应该是边行边知,边知边行,就是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来印证,又一边从实践中不断认识,中间肯定还有否定,否定之否定这些过程,最后达到知行合一。知天命是达到知的这一步了,但是能不能够行?能做好吗?那真是未必。
知道不一定做到。我们平时总有这样的时候,明明知道打游戏浪费光阴损耗身体,可是又忍不住打了一晚上,明明知道喝多酒第二天都会很痛苦,还会惹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可是又喝多了。又懊恼了,又发脾气了……一而再再而三,实在对自己很沮丧。佛法说这是习性所致,也就是平时说的习惯。但是习性这个表达,我觉得比习惯更确切一些。平时的习,已经化而为性,成为性格中的一部分,你说难不难改?
五十而知天命。虽然啥都明白了,但是烦躁了还是要生气,不爽了还是会郁闷。又经过十年的行,才达到耳顺的境界。耳顺是一种什么境界呢?我想应该是一种心平气和的境界,大概像是老子说的那种“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的境界。真的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七十而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从心所欲是什么境界呢?是想干嘛就干嘛?一个七十多的老头子无法无天想干嘛干嘛那是不可能的。难道是得道成仙,脱离地球引力了?其实这都是不可能的。从心所欲显然是内心达到的一种境界。人为什么不自由,为什么会有各种失落、痛苦、沮丧的经历?其实都是内心的欲望导致的。人世间总有一些事情求而不得,欲而不能,从而产生各种负面的情绪。那我不去想它,不去求它,何来痛苦失望呢?但是话这么说,世间几人能做到清心寡欲甚至无欲无求呢?凤毛麟角。大多数的人都是在欲海中沉浮而不能自拔。从心所欲实在是内心修养的至高境界,老子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而孔子又说了“不逾矩”,可见无论怎么随心所欲,还是有框框的。这个框框就是“天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笔记(二)为政篇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