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帝国的烂尾工程(中)

新罗最初的目的是什么不得而知,但事态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新罗的预料范围,使其不能不得调整自己的战略计划,以谋取最大化的利益。新罗面对的现实是唐帝国占据了高勾丽故地和百济故地,从地缘上形成了对于自己的压制,如果不能有所作为,那么将会处于及其不利的状态。668年随着帝国军队大部的返回,高勾丽故地的遗民便在过了一个冬季后发动了叛乱,这对于新罗是及其有利可图。669年原高勾丽宝藏王之庶子安盛率四千余户南下投靠新罗,而帝国也将高丽户三万八千二百放于江淮之南及山南京西诸州空旷之地,留其贫弱者使守安东,反映了在东方高勾丽复国运动的惨烈程度。670年剑牟岑杀唐朝官人及僧法安后,率众拥立安舜为王,南投靠新罗,后又在新罗支持下返回高勾丽故地进行复国。670年3月,新罗派薛乌儒与高句丽旧将高延武各率精兵1万渡过鸭绿江进至乌骨城,7月新罗军队大举进攻百济故地,新罗终于从幕后走向了台前,开始赤裸裸的进行反唐战争了。

高勾丽复国运动在新罗支持下进行,各地遗民和尚未归顺唐帝国的官员纷纷起来反抗帝国的统治。他们杀死唐朝官员,袭击落单士兵,焚毁粮草……反抗者的怒火爆发在安东都护府的统治之下。帝国自然不能坐视不顾,接连派出大军进行讨伐,在经过了4年多的讨伐战之后,不仅基本平定了高勾丽叛军,还逐渐攻入了新罗本土,形势逐渐对于帝国有利起来。最终帝国于676年放弃了帝国在东方的利益,与新罗达成了战争协议,作为交换,百济故地与部分高勾丽土地归于新罗,新罗不再支持高勾丽复国运动。因此聚居高勾丽叛军的报德国不久后被新罗废除,叛军领袖安舜改姓金氏;唐朝将安东都护府从平壤迁至辽东城,熊津都督府被从泗沘迁至建安城,在平壤城设置安东都督府维持其对高句丽故地的统治。

作为对于高勾丽故地的善后工程,677年唐朝廷放回被俘的高句丽末代国王高藏回辽东,让其担任唐辽东都督,并册封其为朝鲜郡王,尽罢当地汉官,以高勾丽人充当,以安抚高勾丽故地余宗。此举说明尽管高勾丽复国运动归于失败,但唐帝国在其土地上的统治很不平稳,反抗者的怒火很有可能再次爆发出来,因此以土官治土人,将中原郡县变成羁縻州县也势在必行。

新罗趁机一举拿下百济故地,并和来次的唐朝军队大战,虽然多次被帝国军队击败,但多山地多河流多山城的外线作战极不适应帝国军队的展开,更何况帝国此刻已经陷入了多事之秋,尚无更多精力来进行多线作战。670年大非川会战的失败彻底击碎了唐帝国不可战胜的神话,吐蕃人沿着山脊向安西,河西和陇西进攻,试图控制东西贸易的通道和进入唐帝国的核心地区。安西四镇的沦陷,都护府迁回高昌;吐裕浑人被认为不可靠而被内迁凉州;西突厥部族的再次叛乱……唐帝国决意对于吐蕃的挑战再次征伐,以维护上次惨败的不良颜面,从676年起大举准备战争物资,招募善战士卒,但678年在青海湖畔的会战再次以唐帝国的惨败而结束,帝国从未遭遇过如此强悍的敌人。吐蕃人在青海湖畔的两次轻轻煽动翅膀,结果帝国境内将迎来一场巨大的暴风雨,蝴蝶效应即将作用于整个帝国。

你可能感兴趣的:(唐帝国的烂尾工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