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兵说年(一)


晓兵说年(一)_第1张图片
晓兵说年(一)_第2张图片

说年: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现时除了中国、朝鲜半岛、越南之外,春节在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加拿大等地都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袁世凯将元旦定义为西历01月01日,将春节定义为农历正月初一。中国国民党曾试图废除春节,但不被中国人接受,后以失败告终。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一年24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把阳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改称“春节”。

        据文献资料,年的名称出现比较晚。据《尔雅》记载,尧舜时称年曰“载”,夏代称年为“岁”,商代改“岁”称“招”,周代才称之为“年”。 年节的真正形成开始于汉代,汉初的除夕之夜就是今天的阴历九月二十九日,元旦则是十月一日。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至西汉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熬年守岁的故事家喻户晓,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除夕晚上,与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无论是玉皇大帝的女儿还是头有犄角的年兽,都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那只是人们战胜大自然美好向往的写照。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形成了一套完整关于春节的习俗。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做为中华民族特殊的文化现象,是因为它不像普通的生活方式,可以简单替换或改变。

        春节负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情感聚合。世界上没有哪个节日能像中国春节这样带来如此大规模的集体迁徙。“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在中国,春节仍然是最具感召力的社会动员令。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春节也早已走出国门,日益彰显出“国际范儿”,成为“全球时刻”。

        四海一家,天下大同。中国文化以其海纳百川的底蕴,和谐万邦的情怀,亲和融通整个世界,为世界带来更多和平与吉祥。

你可能感兴趣的:(晓兵说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