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正的合作?――吴伯凡的认知方法论

身边的很多大忙人都是把任务当结果的人。那些没完没了的应酬、争吵背后可能都是一句话:只有任务,没有关键结果和清晰目标。

这种无算法的数据获取是一种很低效能的状态,甚至背后可能有一个我们看不见的病毒程序。我们知道,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就是不断消耗计算资源,让你远离目标并且没有结果,或者有目标,也是让你不断增加计算机任务,处于一种超负荷运转状态,最后完全崩溃。

所以,不管工作还是人生,我们都要远离无算法的算法。

《未来简史》中一句话就是:未来社会将变成两个部分,一类是提供算法的人,一类是提供数据的人。

在前面课程里我们提到过,算法和数据并不是戛然而分的:算法来自于数据,数据要跟算法相关联才有价值。

无论精英和大众,还是数据和算法,都可以落实到一个具体问题:合作当中的算法是怎样的。

1.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 一个人的价值在本质上是合作的价值,或者是你承载的关系网络的价值。

3. 精英就是善于合作的人,而善于合作的本质是在合作中建立并不断优化算法。

什么是合作呢?

合作是两个独立的主体之间的一个游戏,这个游戏是互动式的,而不是由一个简单不变的规则决定,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完全服从关系。

生活中很多人所谓的合作,无非是制定了一个规则让别人来服从,这样的合作有两个致命缺点:(1)不大可能持续;(2)不具有普遍性。

想知道合作的算法是什么,先得清楚合作是什么:

合作的本质是一个叫有共同利益的生命共同体,它是某种程度的生命体;

合作是两个或多个个体之间的行为,合作本身是一个超级个体。每一个合作的一方都是这个超级生命体的器官;

共同的利益生命体的各个器官之间是一种可持续的合作的关系,每个器官的生长和程序是有赖于其它器官的生长和程序的。

2. 合作伙伴选择你

我们常说“选择和什么样的人合作”,好像主动权在我们手里,其实当合作是一个超级个体的时候,选择的含义就逆转了——不是你选择,而是你被选择。

人类今天能统治地球,相当程度上得益于人类能跟各种动物和植物合作,而跟动物的合作有三种方式:

圈养式驯化(奴役)

比如把一群野羊围在一个地方,“你们到这个地方了,谢谢合作”,然后,把那些刺儿头、不服管的给杀掉吃了,温顺的留下来。只需要数十代,温顺的基因就留下来了。

定向式驯化(奴役)

比如用各种暴力的方式让一群野马听人的话,实在不行可以剥夺它的繁殖权。这也是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人工选择来完成的,虽然整体是不驯服的,但这些马基本也能听话了。

协同式驯化(合作)

狗的驯化才真正体现了合作的算法。表面上是人类选择了这些弱势狼,实际上,是狼群里的弱势狼(早期的狗)选择了跟人类合作:合作的第一步是,弱势狼不和人类争夺资源,它生存需要的资源是人类生命活动当中的剩余物——骨头和别的东西。但光有第一步还只是苟且偷生,没有形成合作。

弱势狼凭着敏锐的嗅觉和听觉,在人类营地外承担了忠实的保安的角色,这个福利是人类原来没有的。从此开始,人跟狗之间形成了一个超级个体,狗扮演的角色是一个器官。

人和狗开始在一个生命共同体里生活,缺了狗的看家护院功能,人类会有很多不便,但仅有这些还不够,狗还凭借奔跑力、嗅觉、杀伤力,帮助人类打猎,共同把食物的蛋糕做大——虽然狗在其中的相对份额很小,但也取得了资源增量。同时,狗凭它的力量还可以给人类拉雪橇,解决交通问题。

启动合作的算法是互利,如果你是弱势的一方,首先,不能侵害对方的利益;其次,你要提供价值增量,形成利益共同体。

从人与狗的合作里我们看到了合作的算法:

(1)合作不以损害对方的利益为起点,哪怕你要获取自己的利益,也不能与对方的利益形成冲突。与此相关的附属原则是:合作不以利己主义为前提。

(2)不是你选择合作伙伴,而是合作伙伴选择你。

(3)合作总是表现为利他主义。

(4)利他主义不是目的,合作的真正目的是要形成一个近似于生命、可持续生存和成长的利益共同体。合作的双方,尤其是相对弱势的一方在这个合作当中获得了自己的地位,就成为了这个生命体中的重要器官。

每个人离不开合作,对合作的认知升级,会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什么是真正的合作?――吴伯凡的认知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