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设计师,你有什么特殊的工作技巧或小窍门?

我最近在英国一个设计团队呆了一下,学习了一下他们在开创意会时是用一种怎样方式。跟大家分享下。

【1. Brainwriting-书面头脑风暴:有别于传统的头脑风暴】

作为设计师,你有什么特殊的工作技巧或小窍门?_第1张图片

首先是头脑风暴,对于做设计做创意的人来说,这个词都说烂了,以致于我们都觉得想创意就得这么干,把团队的人召集起来,然后就开始发散开始写,但是我看到了现在这个比较成熟的设计团队,他们并不是这样做脑暴的。

他们改善了传统的方式,他们认为头脑风暴不应该只是自由讨论,应该是一个有组织有规划的行为,他们认为在更多情况下,小组成员单独工作的效果反而比一起讨论的好,你们是不是也一样遇到这样的情况?例如有人没准备好;有时特别安静,现场人犯了尴尬癌;更多时候是只有一部分人在主导,而主导的人并不一定是正确的方向;内向的人往往羞涩不愿发表意见;如果是老板在主导,那几乎没什么有反对意见的人……等等问题。

于是我们团队采取的是书面的头脑风暴,什么意思呢?和传统头脑风暴不同,成员不用发言,只需要把观点写在纸条上,然后相互交换,看过其他人的纸条后,再继续补充观点,最后在把观点汇总。第一次遇到这样的脑暴方式,对于话少而且母语不是英语的我来说,思维也被调动起来,而且沟通成本变低了,根本不需要费口舌费时间解释,三两句把要点写下,如果能一两个单词就是解释,那是再好不过。

作为设计师,你有什么特殊的工作技巧或小窍门?_第2张图片
作为设计师,你有什么特殊的工作技巧或小窍门?_第3张图片
作为设计师,你有什么特殊的工作技巧或小窍门?_第4张图片

这是我们小组在家讨论时的的场景,做完脑暴,把全部的小纸条贴在墙上,直观的看创意,接着,再把属性相同或者方向一致的想法再撕下来重新排列好,最后就是一面条理清晰的创意墙。

这个书面的头脑风暴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事先准备好想法,并列贴墙,每个人看一轮后在每一标签上留言评论或者继续发散;第二种是临时开会,那就开始先每个人花10分钟,各自写下各自创意,在贴墙汇总,讨论5分钟,再继续写想法,再讨论……以此循环。

这是我觉得在开创意会时效率比较高的做法。

【2. Moodboard-情绪板:制作项目素材库】

Moodboard是国外汇总调研结果的一个常用方式,更多运用在视觉层面上,它是指经由我们对一个品牌或者产品甚至是海报主题的认知色彩,影像,字体或其它材料的收集,可以引起某些情绪反应,作为设计方向与形式的参考。设计师可以运用它来引导视觉效果的走向,样式,并据以说服其它人之所以如此设计的理由。

作为设计师,你有什么特殊的工作技巧或小窍门?_第5张图片

简单来说,就是把自己收集的素材全部放置在一个画面中,这时的视觉冲击力会带给你无数灵感。

作为设计师,你有什么特殊的工作技巧或小窍门?_第6张图片
作为设计师,你有什么特殊的工作技巧或小窍门?_第7张图片
作为设计师,你有什么特殊的工作技巧或小窍门?_第8张图片
作为设计师,你有什么特殊的工作技巧或小窍门?_第9张图片

例如以上面这图为例子,假如他是一个品牌的moodboard,那我们从这可以得到这个品牌的视觉是复古风,形象以人物为主,字体是年代感比较强的衬线字,颜色的单色偏暖,冷色为点缀,如果是做特殊工艺还可以烫金等等。单单一个moodboard就可以联想出无限的东西,而往往做品牌时,moodboard要比上面的图大很多很多,那灵感自然是取之不尽了,最后可以用上面说的书面头脑风暴最后的办法,把选中的图像全部挑选出来,再单独放置,这时,大多数视觉风格、元素样式已经基本浮出水面了。你也可以把moodboard的制作流程理解为创作一副拼贴画,理性的设计方法也可以变得很艺术化。

作为设计师,你有什么特殊的工作技巧或小窍门?_第10张图片
作为设计师,你有什么特殊的工作技巧或小窍门?_第11张图片

这个方法同样适用在选择字体上,例如,我们现在需要为一个中文字配英文衬线字。那第一步可以先把电脑中的衬线字觉得合适的一个个挑出来适配,然后这个文件不要删掉,保存起来,以后只要还要用到衬线字,那就是信手拈来,而且会对各个字体的样式细节越来越了解。如果次数多了,经验足了,需要怎样的字型心理已经有数了。但是在经验不足之前,还是先一步步打好基础。这个方法是之前做设计师的时候总监教给我的方法,实用。


转载请联系!!!!

一起进步!

共勉!

=================================================

设计不是奢侈品,设计是日用品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我会不定期更新设计干货与日常美学:微信公众号:设计便利店或 搜索微信号:designmart

你可能感兴趣的:(作为设计师,你有什么特殊的工作技巧或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