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品角度解析:为什么行业第一的体量能够做到第二的10倍

体验背景:

安卓5.0.2 MIUI8.0

贝贝v4.8.8

蜜芽v4.7.0

时间:2016/11/16


从产品角度解析:为什么行业第一的体量能够做到第二的10倍_第1张图片
贝贝与蜜芽
超万亿的母婴市场少不了各大玩家入场,除了天猫、京东、唯品会三大巨头外,垂直电商也想分一杯羹。经过几年的厮杀,战况已经初见端倪,以贝贝、蜜芽为首的垂直电商正在崛起。

概况:

从产品角度解析:为什么行业第一的体量能够做到第二的10倍_第2张图片
贝贝蜜芽概况


百度指数:

从产品角度解析:为什么行业第一的体量能够做到第二的10倍_第3张图片
百度指数


从2011年4月开始的百度搜索整体趋势贝贝网一直在蜜芽之上,大约2-3倍的样子。值得注意的是双方都会有一些指数剧增的情况出现,应该是某些营销活动带来的。但是活动过后貌似并没有带来留存,指数直接回到原来的水平,甚至更低。

下载量统计(来自酷传2016/11/15数据):

从产品角度解析:为什么行业第一的体量能够做到第二的10倍_第4张图片
下载量比较


通过酷传统计了以上10家应用商店的数据,贝贝下载量总计:147528990。蜜芽下载量总计:19360174。

注:贝贝网用户覆盖及活跃率均超后九名总和的3倍以上

APP体验

app结构:

贝贝v4.8.8

从产品角度解析:为什么行业第一的体量能够做到第二的10倍_第5张图片
贝贝v4.8.8


蜜芽4.7.0

从产品角度解析:为什么行业第一的体量能够做到第二的10倍_第6张图片
蜜芽v4.7.0


结构分析及两者比较

从产品角度解析:为什么行业第一的体量能够做到第二的10倍_第7张图片
贝贝三大主要板块


贝贝:分为今日特卖、全球购、拼团、购物车、个人中心五大板块。其中今日特卖、全球购、拼团中以相似(即母婴相关和周边商品)的形式引导用户,让用户不仅能够在平台获得自己想要的母婴商品,还能够发现更多生活相关的商品。

从产品角度解析:为什么行业第一的体量能够做到第二的10倍_第8张图片
蜜芽三大主要板块


蜜芽:相比之下蜜芽的产品布局较为传统,分为首页、找尖货、蜜芽圈、购物车、个人中心五大板块。首页为用户主要浏览页面,通过商品、促销、积分等运营手段达到用户的转化;分类界面单独为找尖货;蜜芽圈是妈妈们的交流社区,主要是提升用户粘性用户活跃度的功能。

购物车:

空购物车状态:

从产品角度解析:为什么行业第一的体量能够做到第二的10倍_第9张图片
空购物车状态


有商品状态:

从产品角度解析:为什么行业第一的体量能够做到第二的10倍_第10张图片
有商品状态


购物车及个人中心的设计两个app类似。其中购物车的设计中,空购物车状态商品的推荐、提醒;有商品时,都会根据所选商品做相关的推荐,但是明显贝贝比蜜芽做的要更近一步。

在相关商品推荐方面的算法明显更加优秀,推荐的商品更加符合用户近期的购物需求。另外蜜芽的购物车批量编辑功能只支持支付选项,无批量删除功能;贝贝在商品数量调整时需要点击编辑,使商品进入编辑状态,再进行数量调整,而蜜芽可以直接进行调整。

两个APP在商品数量由1减少为0时都会进行提醒,贝贝为延时提醒无后续操作,蜜芽为弹窗提醒可进行选择操作。

个人中心:

从产品角度解析:为什么行业第一的体量能够做到第二的10倍_第11张图片
个人中心比较


个人中心部分较为相似,不同的地方在于:

1.设置和消息的位置恰好相反,这个不好做评论,个人更加习惯实用蜜芽的设计。

2.账户相关的设计不同,贝贝的设计更为简单,蜜芽的入口较多,点击进入钱包界面两个app的区别显现出来,贝贝的更加全面,而蜜芽只有一个展示界面没有相应的操作功能。点击贝贝app中提现按钮,弹出绑定支付宝界面。(如下图)

从产品角度解析:为什么行业第一的体量能够做到第二的10倍_第12张图片
钱包比较


客服中心:

从产品角度解析:为什么行业第一的体量能够做到第二的10倍_第13张图片
客服中心比较


贝贝在个人中心界面只有客服中心入口,蜜芽在个人中心的展示有两个,一个是客服中心入口,另外是一个客服电话(见图:个人中心)。进入客服中心后贝贝的设计以分类罗列为主,直接的展示相关问题,蜜芽以分类为主,没有展示出具体的问题。

接下来蜜芽的功能区结束,为商品展示区。贝贝还有一些附属功能,其中话费立减、邀请有奖、签到领钱、活动广场为促进活跃,拉新功能;问大家、宝宝食谱、辣妈清单为促进活跃功能;我的小店为商家管理入口。

商家管理功能架构如下:

从产品角度解析:为什么行业第一的体量能够做到第二的10倍_第14张图片
商家管理功能架构


注:除了正常的用户界面、功能外,贝贝还在客户端中加入了商家管理功能,使商家能够在移动端方便快捷的管理自己的店铺。

操作流程:

两个产品基本的操作流程类似如下所示(点击查看大图):

从产品角度解析:为什么行业第一的体量能够做到第二的10倍_第15张图片
基本操作流程


这里只做了正常的交易流程,没有体验退款退货等情况。

接下来我们来感受一下两个app的购物体验:

商品详情页

从产品角度解析:为什么行业第一的体量能够做到第二的10倍_第16张图片
商品详情页比较


从展示信息量方面看贝贝的商品详情页展示的信息更多,大约有三屏;蜜芽的商品信息少一些为两屏。

贝贝的主要信息为商品图片、名称、销售优惠信息、返现、服务保障、选择规格、问大家、买家评论、店铺、相关推荐、图文详情、底栏。底栏由收藏、购物车、加入购物车组成。

蜜芽的主要信息为商品图片、名称、优惠、保障服务、买家评论、规格选择、店铺、图文详情、底栏。底栏由客服、进店、购物车、加入购物车组成。

贝贝的信息对于购买行为有更多的促进作用,服务保障部分更加显眼,给用户传达的信息更明确;买家评价展示层级较优先、查看较为便捷,有利于促进转化;相关商品推荐位的设置合理,提升用户购物效率。

其余功能不同处主要为收藏、店铺。收藏按钮的位置稍有差别,贝贝的收藏在底栏,蜜芽的收藏在右顶部,本人长期使用京东淘宝的习惯影响,更加偏爱收藏设置在底栏。

店铺入口的设置不同在于蜜芽将店铺入口设置于底栏并且同时在底栏设置了客服入口,而贝贝没有设置,只在详情页中做了店铺的入口。这方面的原因我猜测是蜜芽在积极的接入第三方商家,贝贝依然以平台自营为主。

加入购物车:

加入购物车后状态变化比较


商品加入购物车后贝贝购物车做相应反馈并弹出遮罩层结算入口,蜜芽只有购物车做出相应反馈。

支付流程:

从产品角度解析:为什么行业第一的体量能够做到第二的10倍_第17张图片
支付界面比较


结算界面中贝贝比蜜芽多了买家留言功能。

结算流程贝贝只有两步,蜜芽需要多一步才能完成。贝贝支持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蜜芽比贝贝支付渠道更多,支持支付宝、微信、银行卡支付、银联卡支付。

从产品角度解析:为什么行业第一的体量能够做到第二的10倍_第18张图片
蜜芽支付渠道选择


支付失败(待付款界面)

从产品角度解析:为什么行业第一的体量能够做到第二的10倍_第19张图片
待付款界面比较

待付款界面相似,只是订单默认取消时间不同,贝贝为30分钟、蜜芽为2小时。

支付成功:

从产品角度解析:为什么行业第一的体量能够做到第二的10倍_第20张图片
支付成功界面比较


支付成功后两个app都会给用户安全提醒及相应的产品推荐,不同的是贝贝的称为“猜你喜欢”,蜜芽的叫做“大家都在买”。与购物车推荐类似,这部分的推荐算法会决定这一功能的转化率。

待发货:

从产品角度解析:为什么行业第一的体量能够做到第二的10倍_第21张图片
待发货界面比较


待发货状态的订单相似,都有取消订单与修改地址的功能,之前在某宝还没有看到,强烈建议添加,这个功能很实用。

蜜芽还有服务订单,由全部订单、已消费、退款三部分组成,这部分来自亲子服务。

物流信息:

从产品角度解析:为什么行业第一的体量能够做到第二的10倍_第22张图片
物流信息展示比较


物流信息展示相似,运单号都可以直接复制方便查询(但是点击复制之后都没有反馈,很难受)。贝贝还有加入快递公司电话直拨功能。

完成订单(评价订单):

从产品角度解析:为什么行业第一的体量能够做到第二的10倍_第23张图片
贝贝评价流程


贝贝的提醒设置会更加人性化,避免用户误操作,造成用户的损失。评价界面的设计更加全面,对于后续商品页的展示促进商品的销售有更大的帮助。订单评价完成后诱导用户分享的设计很到位,直接展示给用户的是分享选项,路径更短,分享的转化率更高。

从产品角度解析:为什么行业第一的体量能够做到第二的10倍_第24张图片
蜜芽评价流程


蜜芽的评价设计相比之下落后一点,我测试性的点击了一下,直接完成了确认收货,进入了订单评价界面。好吧,只能评价了也就不说什么了。评价界面比较简单,只是一个简单的评价输入框和星级评价(默认五星),评价完了也没用其他的引导出现。

线下布局:

线下布局比较


作为母婴垂直市场的老大和老二已经将触角从线上伸到线下,16年正在积极扩展线下业务,贝贝已经开通的服务有门票、酒店套餐、动物园、植物园、主题乐园、自然风光、文化古迹、科普展馆、亲水、户外活动等,行业老大出手迅速,从用户的各个使用场景挖掘可提供的服务,达到全方位覆盖。而蜜芽已经在探索的线下商业布局,以大本营北京为例,已经上线的服务有蜜芽乐园、摄影、早教游泳、孕产医疗、演出展览6大板块(精品推荐板块预留,但是没有开通),也是覆盖了婴幼儿相关的大多数服务力求提供更加令用户满意的服务。


总结:

从上面的体验中相信大家也或多或少的可以感受到两个产品的差距,贝贝在用户体验、界面设计、转化优化、购物细节体验、促进活跃、用户二次传播方面要明显强于蜜芽。在前段时间马云在双十一提出,现在风头正热的线上商城转战线下的战略中双方都已开始布局,我也没有深入了解,这里不好做评论。现阶段蜜芽处于落后状态,而想实现弯道超车,除了产品细节优化方面的功课要做以外,如果在母婴市场的重头戏:线下市场的争夺中加大力度,或许结果会出乎意料。而对于贝贝,作为现有的行业龙头老大,如何在线下争夺战中依然保持领先,避免出现决策上面的失误,不丢掉现有优势的情况下将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才是贝贝应该考虑的问题。

学生党,待业中,产品岗,目标城市:杭州、北京、上海。

本人微信:yh5863   非常希望结交行业内的前辈,多多学习。

Ps:体验购买的辣条已经被我吃掉了,玩具送给了我可爱的小外甥。

参考资料:

易观智库:http://www.analysys.cn/view/report/detail.html?columnId=22&articleId=1000208

艾瑞网:http://column.iresearch.cn/b/201606/771453.shtml

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133644

搜狐:http://baobao.sohu.com/20160611/n453867841.shtml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产品角度解析:为什么行业第一的体量能够做到第二的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