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职场,可能我们最先想到的是《杜拉拉升职记》、《玩转职场》、《职场36计》等输出型职场法则,或者类似方法论的东西。
什么叫输出型职场法则?就是它告诉你该做什么,怎么做才能成功,运用什么样的规则就能把职场紧紧攥在手中。
可是,这些年的机关工作,我接触了大量的人和事。成功者谈笑风生、失意者郁郁寡欢、追求者如饥似渴、徘徊者各奔东西……
如果说把他们的过往放到一起比较,总结一下真正的职场法则是什么,我觉得妥妥的是表象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潜意识。
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是潜意识?
同在职场,你肯定会发现,不同人处理同一件事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比如:同事让你帮忙打印一个文件,有的人打印完了不装订;有的人装订的位置很随意;有的人装订完等同事来取;有的人装订完给同事送过去;有的人装订完给别人送过去之后,再问一句:还有没有别的事情需要帮忙处理的;还有的人装订完给别人送过去之后,再问一句:还有没有别的事情需要一起处理的。
换做你是那个让别人帮忙打印的同事,你会更喜欢哪种处事风格呢?
因此,在职场,虽然你处理任何事情,都会产生一样的结果,可往往效果不同。而判定你是职场龙,还是职场虫,往往在于各种效果的叠加累积。
同样做一件事,结果都一样,完成打印文件。但决定这个结果衍生出后续效果的,则是风格。而所谓风格的背后更多的就是潜意识。
我们接着解决第二个问题,什么是潜意识?
它是一种我们无法觉察的,但确实影响体验方式的想法,即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如何看待我们生活中日常活动的意义,以及我们本能体验中所采取的行动。
以上例子中,不同的打印行为,全部都受潜意识的控制。而且这种潜意识的效果往往在和自己同级别的,或者级别更低的人身上则更明显。毕竟对待上司,人们往往会加入更多的主观克制和服务延伸。
就像有个调查结果表明:我到底该怎样判断在未来的日子里,我的另一半将会如何对待我?那只要看TA怎么对待餐厅服务员的就好。因为这种潜意识的流露,到你们相知相熟后,会很自然并且频繁的出现。
回归我们的主题,常说以下这三句话,即便你不会成为职场毒瘤,也足以让你的职场之路越走越艰难。
1.他怎么不告诉我?
“他怎么不告诉我啊?!”阿辉很生气的冲阿凯说。
“什么事啊?额……他是谁?”阿凯先是一愣,接着赶紧补上了这句话。
“小南!他没告诉我报名考试的事情!”阿辉用力的整理着手头的文件。
“哦,这件事啊……”阿凯捏了捏自己的鼻子。
“是啊,平时关系都挺好,一到关键时候就显出来了,这人真自私,唉……”阿凯把整理好的文件往办公桌上一扔。
“那你没报上么?”阿凯抬起头看了看阿辉。
“是啊,错过这一次啊,还得等半年呢!”阿辉拿起空杯子,向热水器走去。
阿凯看了看公司网站公告栏的报考通知,又朝着阿辉的方向看了看后,苦笑了一下,接着处理刚才做了一半的审批表格……
案例中,听了一通牢骚的阿凯,为什么不愿意和阿辉说考试通知其实就在公司网站上,而只是苦笑了一下?
因为,正是阿辉潜意识层面散发出来的处事风格,让阿凯觉得没有告诉他的必要性。因为即便现在告诉他,对于事情的结果没有任何改变之外,很可能还会收到阿辉被戳破后的怀恨,何必呢?
因此,当你意识到自己要脱口而出类似这样的话时,赶紧打住。在职场,所有事情都是你自己应该知道的。尤其是涉及到自己切身利益的问题,更是如此。这句话除了是一句牢骚和抱怨之外,同时也暴露了说话者本人的自私,而非别人。老话说的多好: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当然懂得用情分做事的是高手,而守着本分的,最后也只剩下本分。
试想,即便你不总说这样的话,但是面对你的同事或者下属,有过一两次这样下意识的埋怨后,别人还怎么和你愉快相处?你离毒瘤二字还有多远的路呢?
2.这件事跟我有什么关系?
“小聪,阿锦的事你知道么?”boss一副严肃脸。
“恩,知道。”小聪看了看boss,又低下了头。
“对于他的错误,你怎么看?”boss一副严肃脸。
“这件事的负责人是他,跟我有什么关系?”小聪下意识的嘟囔了一句。
“你们办公室就你们两个人,他做错了事,和你没有关系?”boss一副严肃脸。
接下来,小聪无语,boss摇着头离去。
有时候这句话即便你没有说出口,心里也会想的,对吧?只不过小聪太直接,把句话说给了boss。
别说是一个办公室,就是不同办公室,但身处一个部门,只要犯了错,谁又能脱的了干系呢?
处于胆怯和逃避心理,小聪第一时间推脱掉自己的责任。可是这样做,责任是推掉了,那机会呢?哪个boss愿意给一个不敢担责的人更高的职位呢?
还是下意识的一句话,让你远离了机会,坐穿了板凳,成为了办公室的“毒瘤”担当。
3.看看,叫你不听我的。
“怎么啦?小默,上班让狗撵了?脸色这么差。”大罗晃着手中的笔。
“没有,上次买的那个股票跌了。”小默托着腮帮子说。
“啥?跌了?你看看!我早说过的吧,叫你不听我的……”大罗无视着小默的满腹心事,下意识地喋喋不休。
“我凭什么要听你的,跌了又和你有什么关系……”小默受不了大罗的伤口撒盐,摔门而去,离开了办公室。
……
首先“叫你不听我的”这句话本身就充满了马后炮的味道。其次且不说小默有多么的不愿意重提伤心事,光就大罗这样的说法,对事、对人、对情绪不仅没有一点帮助,反而是火上浇油。
可你觉得,大罗也是为小默好,但真正的帮助从来不是居高临下,而是设身处地的同理心。可以想象,如果小默的股票涨了,大罗的说法又会变成:“看看,幸亏你听了我的……”
听到这样一正一反的说法后,当事人小默很自然的会感觉到,你对我的“指点”并不是要帮我,而只是看看我有没有按照你的说法或者想法去做而已。结果好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听你的。
人都是自我的。这样压制别人的语言,一定要少说,因为必然会受到同样的抗力。
可以设想,下次再有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里的事,小默还会跟大罗说么?长此以往,大罗不就“下意识”地给自己的四周装了一堵无形的墙么?只是他自己深陷其中,不知道罢了,而且很有可能他还在怪别人为什么不听他的。
不经意间,他就切断了和外界的沟通。没有了沟通,何谈合作?没有了合作,还拿什么混职场呢?
就是这样下意识的三句话,让好多人“无缘无故”的沦为了职场边缘人。
不知道你注意到了没有,这三句话都是没有恶意的,都是讲话者下意识的语言流露。可是,即便没有恶意,这些话对自身和他人的伤害也不可估量。
职场、职场,虽然它让你拥有养家糊口的职位,可它终究是个讲究人情世故的“场”。
你有怎样的潜意识,你就会下意识的去做事、讲话。凡你接手的事情本身对于你的职场之路,影响其实是有限的,而真正影响你的,以及别人对你进行评判的,是行为和语言层面以下的意识部分。
因此,做事、说话前一定要注意,多点同理心、少点利己心,多点责任、少点敷衍,多点实干、少点虚话,那么,你的诚恳、勤奋、热心终会被认可,你的诚意才能减少误解。
身处职场,已是难事多多,切记这三句话,远离“自寻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