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买过一个锤子

我曾经买过一个锤子_第1张图片

周末的时候,老师讲“产品心理学”。

里面有个案例,几年前,12个人来测试4种安卓手机:魅族,小米,锤子,一加。这不是普通的测试,用完之后让你自己讲讲使用体验,而是脑电测试,用仪器记录脑电波,检测情绪变化的,情绪变化里包含了受挫体验,心流体验,无聊体验和愉悦体验。

在输入法这个测试上,锤子的体验受挫感非常严重。我看了截图,讲的是锤子里的“拼音9键”的这个输入法,不过我却没有这种体验,因为我在用到锤子的时候,“拼音9键”不是默认输入法,“拼音全键”才是。

在现场,老师问在座的有没用人用过锤子,除了我一个,没有任何人表示用过。

因为当天,我们研究的是产品需求心理,于是我便回忆了一下,锤子到底满足了我哪些需求,让我将其购入,而且还对其有较高的体验评价呢?

一个锤子用户的自白:到底满足了什么需求让我购入了锤子?

作为一个既不是老罗的粉丝,也不是钱多了要买来做研究,我在准备买一款安卓手机的时候,为何会没有选择三星,华为,小米,魅族,一加,vivo,而买了非常小众的锤子?

首先我要说的是,女性消费往往是冲动消费,对手机的性能我根本懒得研究,触发我购入锤子的唯一理由就是:有一天吃饭,一个朋友給我演示了她的锤子上一个功能,即四指划屏,可以全部消除当前页面右上角的小红点。饭还没吃完,我已经在天猫上下单了。

就是这个矫情的设计满足了矫情用户的矫情需求。

一个锤子用户的自白:是什么让我对锤子有了情感上的好感?

那些看老罗演讲的人,包括买票去现场的,并不全是老罗的粉丝,很多人就像我一样,只是个看热闹的。因为老罗做PPT做演讲很厉害,所以去看看热闹的。

所以在购入产品之后,不会有情感上的所谓共鸣和粉丝承诺感。但我意外的发现,锤子满足了一种“社交情感”,因为接触到的每个人,几乎都因为好奇心,借我的锤子把玩一下。

锤子天生自带流量。

那个时候,虽然锤子产品争议颇多,但因为绑定了“情怀”这个情感映射,在社交情感里,还暂居鄙视链的上游,可好景不长,老罗付诸在锤子上的品牌调性“情怀”在被不断的丑化加强,(个人觉得这是公关战,老罗败北)锤子成为了鄙视链上的下游。

所以因为整体口碑的转变,像我这样没有忠诚度的就不再給别人安利锤子,变沉默了。

一个锤子用户的自白:关于锤子的特别体验

除了划屏消红点这个我最爱的设计,还有一个是16宫格的桌面设计,也是我喜欢的。

因为我有一个爱好,就是所有下载的App,如果一个周不打开,我就会把它删掉。每个页面我只在8个格子里放App,下面会空着。这样除了系统自带的App,我一般只有15个左右的App会放在手机里,按照功能和使用习惯,分为两屏。

这个习惯在我用苹果手机也一直会用,但因为苹果可以合并App,不知不觉就会忘记删除,存放很多无效App。

锤子是一个此类强迫症的福音。

一个产品,在某个一般用户手里,有90%的功能是不会被“发现”的,或者是意识不到自己在用着的那些基础功能。

锤子的这个让我心动的卖点,在任何他的对外宣传中我都没有发现,或者不刻意去找,不会发现。若不是我遇到了与我同样喜欢这个设计的人,我是不会被宣传到的。

在产品的功能宣传里,讲一个好故事,可能比讲数据更能打动非理性消费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曾经买过一个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