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传播学上的有两个著名的比喻。
一,施拉姆的“最后7分钟”比喻。
如果把人类的历史共有100万年,假设这等于一天。
1天=100万年
1小时=41666.67年
1秒钟=11.57年
那么这一天中,人类文明的进展如下:
晚上9点33分,出现了原始语言(10万年前)
晚上11点,出现了正式语言(4万年前)
晚上11点53分,出现了文字(3500年前)
午夜前46秒,古登堡发明了近代印刷术(1450年)
午夜前5秒,电视首次公开展出(1926年)
午夜前3秒,电子计算机、晶体管、人造卫星问世(分别为1946、1947、1957年)
因此,施拉姆说:“这一天的前23个小时,在人类传播史上几乎全部是空白,一切重大的发展都集中在这一天的最后7分钟。”
二,托夫勒的“第800代人”比喻。
如果从人类最近的祖先智人开始算,人类的历史只有5万年。
如果62年为一代人,那么人类迄今共800代人。
前面的整整650代人都生活在山洞中。
直到第730代人才开始使用文字。
直到第794代人才掌握了印刷术。
直到第798代人才发明了电动机。
如今人类使用的绝大多数物品,都是第800代人创造的。
根据这两个理论,有人提出了一个名为“最后五米”理论。
最后五米
如果把人类进化比做一次长跑,把距离人类最近的60万年当做长跑的60公里。那么大部分的时间,人都是人都是生活在黑暗和森林之中的。
跑到五十八公里处,出现了原始工具和史前洞穴壁画。
跑到五十九公里处,出现农业景象。
离终点200米,穿越罗马的堡垒。
离终点100米,随处可见中世纪的建筑。
离终点50米,达芬奇诞生。
离终点10米,人类仍旧在使用油灯。
最后5米冲刺,高楼林立,汽车轰鸣,五光十色,色彩斑斓。
这三个理论的根源,都是在说人类近代文明,特别是造纸术发明以及电子媒体风靡之后人类文明取得的重大进展。
但是,身处当代的我们,除开享受了获取信息的便利之外,你是否也感觉到了深深的压力。
-2-
小学同学结婚了,九零后出家了,零零后创业了。还没来得及疯狂呢,我们就老了就out了。
早上起床第一件大事儿,睁眼看手机。晚上睡觉之前,还得“满怀深情”的看手机最后一眼。
看什么?我们大部分人,不是看股市的涨跌,不是看国际形式也不是看房价的升降。
我们关心的是明星八卦,看朋友圈的鸡毛蒜皮,看某些毫无营养以偏概全的标题党文章。
手机一打开,满屏都是聊天软件,QQ,微信,陌陌,探探。
请问,你是有多少人脉,需要你每天花那么多时间用那么多聊天软件去维系感情。
-3-
刚刚开始用微信的那段时间,我关注了很多的微信公众号。每天走在路上或者是吃饭等人的间绪里,我就会不断的翻看着微信公众号最新发布的文章。
《值得深交的十类朋友》,《成功人士都有的习惯》,《一般人不会告诉你的成功秘诀》,《一个合格的男朋友应该是什么样的》…………
那段时间,我非常的“迷恋”这类文章。每次看到什么真正的好朋友都不会做什么什么的那类文章,我还会深深的检讨一下自己,看看自己身上有没有这类“陋习”。
没有,感到庆幸,觉得自己的道德情操又上升一个档次。有,觉得惭愧。赶紧藏好自己的小心思,深怕别别人发觉受别人“唾弃”。
很可笑吧。后来,我突然觉得我被控制了。被这些满嘴胡话赚流量的骗子控制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交际圈,所以,且不说这文章的文笔咋样,单就这盖棺定论的主题,就跑偏了。
但是,就是这样严重跑偏的自以为是“警世箴言”的文章,却让我沉迷了整整半年之久。
那半年里,我不仅浪费了无数宝贵的时间,还自我感觉非常的良好。因为,五分钟的时间,就觉得自己懂了好多的事儿。现在想想也觉得自己真是太过浅薄。
-4-
那么问题来了,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改如何自处呢?
第一,控制自己,要是控制不住,那就控制你的手机。
卸载那些耗掉你最多时间却又毫无价值的软件。记住,没了你别人照样活地球照样转,所以别担心你少看一眼手机少回一条消息就会错过什么大事儿。
第二,上课上自习需要独处思考时别带手机。
每天安排好自己的任务,工作任务学习任务。找个安静的地方,高效的完成任务。在这期间,别带手机,或是别连网。别人要是真有什么非常急的事儿,起码他会给你打电话。QQ微信上那些开口就问你在不在的,多半是准备毫无目的的瞎聊。
第三,多看书,少看电视。
你可以用kindle看,可以用手机软件看,也可以看纸质版的书。我建议看纸质版的。
文学类的书,别看活人的。经济政治哲学心理学类的书,入门时看畅销书,入门之后看经典书籍。你需要先建立起自己的三观,才能够抵挡住别人那些看似有理实则全是废话的长篇大论。
-5-
小学的时候,我们就知道科技是把双刃剑。信息也一样,多了反而无异。
学会取舍,认真辨别。
当代其实也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各大媒体各大自媒体为了博眼球赚取流量必定是各圆其说,文章的标题取得一个比一个吓人。
所以呀,我们要树立起自己的三观,学会合理的运用信息而不是成为信息的傀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依照自己的步伐完成自己的目标,最终成为更好的自己。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