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也不一定有好内容,但总比没钱好

2016年是中国电影行业的大年,这一年影片票房疯长,长势喜人,直追房价,相关数字有如下内容: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文化产业共发生并购事件159起,并购总规模达1000亿元人民币;2015年文化传媒行业共发生并购事件166起,除23起未透露并购金额,其他并购总规模达到1499.04亿元,同比增长50%。

总有但是,但是就是,我们是经济大国不是经济强国,说的意思大概就是说,我们只有量没有质。对,拍的东西低俗,挣钱了的,低俗。

按我现在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我觉得一切都是合理,最要命的就是你跳出来说什么不合理。

比如,我最不喜欢的,说什么东西低俗。

雅俗的标准到底是什么,这个话题天底下所有的文人都说不出口;但天底下所有文人一致的答案就是,挣钱了,就不应该。

我们活得拧巴啊,纠结啊,觉得钱来的突如其来,简直无从解释。

其实世界上哪有不能解释的事情,只不过理由,很多人不喜欢看到而已。

首先,大众和俗气文化就是密不可分的。小众的东西优雅,俗气且小众,这个概念本身就是拧巴的。低俗和资本这件事情其实就是密不可分的,所谓的低俗,可能是和一些所谓的价值观相互抵触,但过分高雅的是不是就有市场这又是一个问号。

对,你也许注意到了,让资本盯上的东西必然是低俗的,我觉得这里有一个概念需要澄清,就是当局对低俗的定义是什么,定义清晰了,低俗就容易解释,比如不可以露点,不可以出现某些器官,不可以出现什么样的语言,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没有使用这些的就不应该是低俗。你不能说老炮高雅,你也不能说从你的全世界走过低俗,每个人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接下来,我们应该谈谈更多的不是低俗问题,是电影品质的问题。画面上的排布,音乐上的节奏,还有故事的情节,人物的表现,这些到底有没有艺术水准,我觉得这是比空洞的谈低俗更应该讨论的一个话题。我们的票房高,但好片子不见得多,如果说电影是做衣服,我们的电影从面料到剪裁是没有水准的,这个水准,亚洲的日本韩国、太平洋对面的美国和跨过一个大陆的欧洲,我们都是差很远的,这个问题,应该比低俗更需要谈谈。所以我觉得我们的电影停留在一个技巧层面上无法追赶的问题,从编剧到摄影,都缺乏系统的学习和一个修炼的场合。

为什么是这样的情况,原因总是无法一言以蔽之。我个人觉得问题在以下几点:

1.电影没有分级。如果全部交给市场去运作,电影应该有更多的选择,独立的电影人,影视公司都应该拍他们喜欢的东西,也可以模仿奈非的模式,先拍着看看,边拍边改。小众的电影会有拥趸,大众的电影也有自己的受众,不是用一条线去减去所有的电影,剩下的都是千篇一律的电影内容:喜剧、明星、热闹、票房。

2.电影的盈利模式还是单一。一个冰雪奇缘可以形成的周边产品如此之多,日本动漫年产值是2400亿日元,而中国的电影依然停留在票房阶段。我的朋友说中国是奔跑模式,所有的人都希望挣到快钱,都怕被别人超过去,但问题是,挣到快钱以后要怎么样,快钱到手了需要投资到哪里去,快钱能不能慢下来,光是快,是不是也不是长久之计,我们现在一年能记住的国产影片,除了冯小刚好像没有别人了,第五代没赶上好时候,第六代也没赶上吗?多少国外拿奖的片子国内不可以放映,这是个需要解答的问题。

3.我还是觉得我们国家的经济还没有烂到底,还有很多靠行政手段催收的方式可以实现,所以电影,总体来说好像就不是那么重要,留下一些共鸣的题材就可以不那么多,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和国民的生活状态总是呼应,在一个奋斗无法解决问题,创业到处面临碰壁,房产兴邦事业误国的国度,只让电影正能量(其实我们的电影已经在审核制度下非常正能量了)下去,收获的只是现实生活和影视生活里的相互折磨。

还有路要走,也还有时间,在这期间,千万别把AB站给禁了,要不然,现实已经骨干,精神层面再没有寄托了,你懂的,我国还是要维稳啊。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钱也不一定有好内容,但总比没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