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行业日日新,向前看,我们的想象力可能还不够,向后看也许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在上个月微软加速器的活动上,有一个学生提问,我们普通人怎么分享区块链行业的发展红利?
PC时代的领导者说他们的幸运是因为他们恰好在60年代前后出生,新千年互联网的弄潮儿说他们的幸运是他们那时候正当年轻。信息革命进入第三波浪潮,信息互联网进入信用互联网时代,上两辈人年轻时在面临职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我自己7年的工作经验,在几个行业有一些工作经历,结合自己在快速变化的区块链行业的体会,谈谈我的看法。
以下内容来自吴军老师《硅谷来信|第356封信丨创业与择业》,吴军老师作为语音识别的专家在上一代互联网浪潮中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吴军老师的方法论非常有启发性。
昨天和你聊了毕业后先就业,还是先择业,虽然对不同的人来讲优先级会有所不同,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讲,或许先就业会更合理。到了 2015 年之后,年轻人又多了一个选择,就是创业。今天就和你谈谈我对创业和择业的体会。
总的来讲,我是不大鼓励大学生退学创业的,虽然对个别人来讲这或许是很好的选择。但是,这里面的“个别”恐怕连万分之一也没有。
万分之一是什么概念?清华现在每年在校的本科生四个年级加起来是 13000 多人,也就是说,一年只有一两个比较适合退学创业。但是在 2015 年提倡“双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候,蠢蠢欲动的人的比例可远比这个高好几个数量级。
每次说到退学创业,大家常常举出的例子就是盖茨和扎克伯格,他们二人本科都没有毕业。至于 Google 的创始人佩奇和布林,他们不仅读完了本科,而且在读博士时已经通过了资格考试,如果再有一两年,他们是可以拿到博士学位的。
也就是说他们基本完成了博士教育,只是没有学位而已。事实上直到 Google 成立四年后我加入公司时,他们二人还保留着斯坦福的学籍,只是后来他们成为了美国工程院院士,就不再需要学位了。因此,虽然他们二人是退学创业,但是和大学没读完就创业完全是两回事。
至于盖茨和扎克伯格,确实有过人之处,不过他们二人都是在找到了赚钱方法之后,才退学的,而不是说退学以后再开始创业的。盖茨本来一直想读完学位并且在好几年里试图兼顾学习和创业,只是后来微软的事情太多,他不得不放弃读书。
扎克伯格的情况也类似,他原本打算暑期全时工作,开学后再回到学校,只是因为被他的教父肖恩·帕克(Facebook 首任总裁)劝到了硅谷,导致无法兼顾学业。因此,盖茨和扎克伯格是先创业成功,然后才退学,而不是像很多人那样把因果关系搞反了。
对年轻人来讲,我还是非常鼓励创业的,尤其是在没有结婚,或者没有孩子之前。这个时候,精力充沛,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没有什么后顾之忧,此时闯荡一番,按照自己的梦想做事,未尝不是人生快事。
但是,创业前要解决一个根本问题,就是创什么业。我反对的是为了创业而创业,对自己的兴趣爱好,长处短处毫无所知,看到什么热门就跳进去,这是一种自杀的做法。对于择业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人就业一段时间,有了些积蓄,应该好好想想这辈子做什么。
因此,从这个角度讲,创业和择业是一回事,都是做自己想做的,能够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特长的,让自己获得最大收益的事情。当然,最大收益未必来自于金钱,它可能是一种成就感。
对自己未来的选择,要考虑四个因素。回顾我自己相对比较顺利的人生轨迹,或许是在这四个方面看得比较透,做得比较坚定。
第一,不管是择业还是创业都要符合大环境。我在之前的信中讲过,我们最大的命运来自于时代和地点,也就是说有什么时代就有什么英雄,有什么样的山,就有什么样的歌。
今天的人不要想着成为拿破仑,那是小概率事件,也别想成为李白,哪怕你再喜欢诗歌。当然,如果有闲暇,做一个文艺青年,写两句诗自娱自乐或许无妨。
很多人择业的第一个误区就是不切实际地给自己设定一个社会并不需要的角色,然后盲目地努力。
我在硅谷接待了一个一心想成为作家的工程师,由于他的这个作家梦搞得全家三代人不安宁,最后他的岳父岳母托人找我说一定要开导开导他,我挤出时间接待了他这个不速之客。
他来到硅谷 15 年,不好好工作,不管家庭,天天想着写小说成名,给出版社投了六次稿全部被退回了。我看了他写的东西,还不如一些网络小说。
在今天的大环境下,在中国仅靠出书就能够养活自己的人恐怕不超过 300 人,这是我根据我自己图书的销量推算出的数据,应该是非常准确的。今天大部分写书的人,都只是为了完成一个出书的梦想而已,而不是当作职业,这就是今天的大环境。
我在大学,恰巧学习了计算机,又赶上了信息革命,因此我是一个幸运者。我母亲有时候问,如果你当初学习了数学怎么办?我说八成会改行,因为大环境使然。因此,择业和创业首先要考虑的不是自己的兴趣爱好,而是大环境。没有大环境,一切都是事倍功半。
另外,就是要考虑自己的兴趣了。关于兴趣的重要性我在前面讲了很多次,今天就不多说了。这里我想强调的是,凡事要想做到前 5%,一定要喜欢那件事,如果只是想做到前 20%-5%,可以靠利益驱动。
第二,人的兴趣是会变的,这也是我鼓励年轻人先就业,再择业的原因。
我的大女儿在高中时,非常希望当医生,有时她见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教授们,他们也非常支持她的这种想法。于是她高二时申请到了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实习做科研的机会,一个暑假后,她就放弃了当医生的想法。
第二年,她又幸运地被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录取为实习生,并且做了一个暑假的生物信息的研究,还在一个高水平的会议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这也是那个会议有史以来第一次有高中生发表论文,于是她信心满满,到了大学要继续这方面的学习和研究。
结果,在会议上,很多老教授给她讲了那个领域的细节情况,让她最终放弃了原来的打算。到了 MIT(麻省理工学院),她一直想做一些兼顾艺术和技术的事情,因为她过去一直在练习绘画和给网站做设计,经过千辛万苦进入到著名的媒体实验室做了一年的研究助理,然后她又改变了想法。
因此,现在谁要问起我她未来的打算,我自己都不知道,我最多知道她近期的想法,但是在她自己想清楚之前,没有肯定的答案。年轻的好处就是有本钱尝试,但是每一次尝试,都应该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第三,择业不仅要考虑到自己当下的长处,还要考虑这个长处能否在未来不断发展。
我在第 155 封来信中讲,如果人有了一种其他人都没有的特殊技能,他就成为了稀缺资源,将来永远是别人求着他,而不是他求别人。
我在工作两年后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是继续做生意还是去做研究。虽然我对做生意很在行,但是全中国能做生意的人太多了。如果我去做研究,当时中国计算机领域的老一代专家并不多,而且文革前毕业的人都已经开始退休了,我发挥特长的空间就大,而且越往后越有优势,于是我就转做研究了。
我在美国读书时,很多同学退学到互联网公司去做股票期权了,看到那些过去和你一样每月拿一千多美元奖学金的同学转眼成了纸面上的百万富翁,你是否会动心呢?特别是看到他们所做的那些工作,你的特长明明可以胜任,你又当如何选择呢?
我那时的想法其实很简单,能够胜任那种工作的人,全美国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但是,在语音识别这个特定的领域中,能做到我这个水平的博士生,全世界两个巴掌就数过来了,而这方面需要很多人才。想清楚这点后,我就很安心地留在学校继续发展了。
如果说什么是择业,这就是一种择业,它不以短期收入来考量,而是要看到长期发展的可能性。
很多人在考虑自己特长时有一个误解,觉得我学习了某个专业就有这方面的特长,那不一定。中国学习数学专业的学生非常多,但是能成为数学家的恐怕连 1% 都没有,大部分人的特长或许在其他方面。人年轻的时候要多尝试,真正找到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
第四,虽然我们说不怕失败,而每一种尝试也会伴随着失败,但是无论做什么尝试都要尽可能把事情做成功,做好。我在第 279 封来信中讲,跨界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在原有的领域成功过,因为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我见过周围一些人择业不顺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做事的时候,做一件失败一件,而其失败的原因是没有一个要将事情做成的坚定态度。
我一直认为,一个职业人士最基本的工作态度应该是,即使这件事自己不喜欢,但是一旦做了,无论是自己决定做的,还是不得不做的,都必须认真把它做好。
我有一个约翰·霍普金斯的校友,权且称呼他为 K 吧,他在学校是好学生,又出生于医学世家,学习药学这个专业是自然而然的事。K 毕业后,凭着约翰·霍普金斯的文凭和家庭背景,进入到一家有名的制药公司担任生物科学家,而他的同学要想得到那样的工作,不得不先做博士后。
在美国,博士后并不是什么学位,博士毕业找不到正式工作的人,常常通过做博士后的方式过渡一下。K 当时在想:“如果这份工作不满意,等有了研究经验,再另作打算。”就这样,K 是班上最早签下 Offer 的人。
然而,到了公司,K 就发觉那里的研究环境跟之前所想的完全不一样。由于自己刚进去,只能做辅助性的研究,觉得自己被埋没了,心里很是忿忿不平,对工作开始敷衍了事。
过了一年,K 想换工作了,由于过去的一年在混日子,再回到学术界已经非常困难,要从博士后重新做起。已经挣了高薪的 K 又受不了博士后工作的清苦,于是他跳槽去了同行业另一家小一点的公司。
由于公司小,工作岗位比之前有所改善,但是因为人不多,工作比在大公司辛苦,K 每天在实验室里做着几乎同样的工作,又开始厌倦了,因此绩效也不是很好。时间一长,小公司不能再养着他这样低效率的研究员,于是他干脆改做市场营销。
刚开始做营销的时候,K 还有一股兴奋劲儿,加上能陪客户吃吃喝喝,又不用太动脑筋,他着实满意了一段时间。但是作为销售人员,绩效压力很大,为了完成任务,他必须每星期出差,时间一长也就烦了。
几年后,他那些当年做博士后的同学很多已经混出名堂来了,有的当上了教授或者 NIH 这样的研究所里的研究员,有的成为大公司的骨干,还有的后来考了行医执照当了医生。而 K 则将一手好牌打了个稀烂。
究其原因,K 对待每一份工作都像是一个过客,从来没有将一份工作做成功过,他不论如何择业,都缺乏成功的经验。
如果我们试想反过来的情况,K 在大公司做研究助理时尽心尽力,很有成就,即使不喜欢那份工作,将来还能回到学术界,如果换到小公司,或许能成为主管。在小公司里,如果能够继续成功,将来即便是不做技术了,他的工作态度也决定了他能成为销售好手,人生就完全不同了。
以上就是我对择业和创业的看法,欢迎你对这个话题发表你的想法。
祝幸福团圆
2017年10月3日于硅谷
同样,在区块链行业这个新生的领域,哪些技能是随着时间流逝而不断增值的,这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吴军老师说的
我在美国读书时,很多同学退学到互联网公司去做股票期权了,看到那些过去和你一样每月拿一千多美元奖学金的同学转眼成了纸面上的百万富翁,你是否会动心呢?特别是看到他们所做的那些工作,你的特长明明可以胜任,你又当如何选择呢?
看着炒币的人一夜暴富,你是否会心动呢?
大家都知道区块链分为链圈和币圈,也都知道“珠链币合”。现在发财的都是币圈的,链圈的人还在苦苦探索,维持生存。也都知道币圈需要链圈支撑,币的价值才能稳定。然而是选择每个月一千多美金的苦日子还是纸面上“百万富翁”呢?答案其实并不复杂。把握浪潮获取财富增值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没有个人技能的储备作为支撑,很难有持续的发展。这个时代要求我们必须有面向未来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
我目前听到的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是,要不要买比特币,有哪些币值得推荐。而问有什么书可以推荐的,则几乎没有。
再跳出来讲讲币圈和链圈的挣钱背后的技能支撑。币圈讲究上车要早,大波段,小波段,玩法眼花缭乱。很多人挣的是击鼓传花的钱。具体的请参考上一篇《虚拟币的价值从哪里来?》大部分虚拟币现在还没有应用价值支撑。币圈挣的钱,很多是割韭菜的钱。
像吴军老师所说,你在原有的行业成功过,再加上新的技术,构造的新产业,你成功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如果是原有的行业加上区块链,你可以自己发行代币,那么原来银行挣的在途货币的钱,你可以用行业代币来作为信用替代。你挣的是铸币税和供应链金融的钱。
币圈和链圈两种方式哪个更有前景,结论很容易得出。问题不在判断上,而在选择上。因为抗拒诱惑,坐得上冷板凳,练好基本功是要过苦日子的。一个活在现在,一个活在未来。智慧如井大者,既能大波段,小波段玩的很溜,赚了钱而比特币一个不少。又能设计比以太坊快100倍的替代区块链平台MOAC,这无疑是学习的偶像。
不必着急,未来不缺机会,考虑自己口袋钱的差别的同时,想一想自己脑袋里的知识,见识和别人的差别。当机会来临时,做好了准备把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