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和我抱怨,在写作这条路上,出名太难了,多少人里才能出一个郭敬明韩寒,要写多久才能创造一个翩翩纸上少年。很多时候,你日复一日的写着你的纯文学,还比不上别人一个月编完的一本鸡汤。
为什么?
人们很无聊,人们期待有趣,甚至直至现在人们认为有趣,已经超过了美。在一堆可以选择的文章里,人们非常自然而然的忽略掉苦大仇深的题目和开头,选择了有趣的,猎奇的,从未听说过的,可以作为谈资的东西。既然有那么多的东西,既然可供选择的那么多,人们便很自然的选择了自认为更加有趣的东西,于是便诞生了诸多UC体,微信体,微博体,越来越多的头条选择以一个博眼球的题目来吸引读者的点击,,而内容却诸多雷同,文不对题,没有新意。
而鸡汤呢?看鸡汤的人往往并不成功,甚至很失败。他们拿鸡汤,成功学来麻痹自己,来让自己潜意识里详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就能成功,让自己相信自己只是懒得干,只要做,便能成功。鸡汤让很多人变得眼高手低,变得浮躁并且不肯努力。从哈佛三点半,到咪蒙,刘同等一群人,一次一次见证了原来一本书写这么短的时间,这么没有营养,都可以这么大卖。
也慢慢向鸡汤和标题党的方向走去。
我下载APP很久了,偶尔翻翻,觉得有一群和自己兴趣相投的人聚在一起,也是一件幸事,但我越来越觉得现在的充斥着各种鸡汤和标题党,还有许许多多标记着干货的鸡汤和标题党。
前几天,我看到了一篇关于写作分享的文章,在上。文章作者在写作一年,前半年几乎随心所欲写作,只有几百粉丝,后半年则精心选题,收获了上万粉丝。说实话,我当时很高兴,以为获得了宝贵的经验,获得了所谓的干货,正想点喜欢保存下来,但忽然一瞬间,也只有那一瞬间,忽然恍惚。
作者说你在随便写写的时候别人就在琢磨选题,所以别人总是能抓住读者的胃口。
我想到了前一年在校报写评论的那些日子——在截稿日到来之前疯狂地找新闻题材,吸引人眼球的,有异议的,贴近生活的。
对于我来说,往往是找新闻两小时,写稿子二十分钟。
我要不要去找今日头条,知乎上的热点,我要不要去迎合所有读者的口味,我要不要去琢磨怎样才能获得赞和粉丝。
我不知道。
我也热爱着权与力,我也想着出名,想着所有人都能看见我的所思所想,我也想死后让历史留我一笔。
我想让所有人都喜欢我,我想让所有人都赞成我,我想让所有心愿都实现。
但是,我也知道,我也明白,无论我面朝何方,我始终有一面背对世界。
也许我永远都不会出名吧,永远也不会变成有钱人,写到这里我已经语无伦次,也许我始终都会像大多数平庸的人一般保持平庸,也许我会和大多数挣扎着的人一样生活在渴望与不满。但唯独这件事,唯独这件我唯一可以随心所欲的事情,我不会,也不愿让他变为工具,我不会忘记我写作的初衷,我不会忘记我中学时候偷偷在一本又一本笔记本上编写故事的夜晚,我不会忘记我那时心里的狂喜,我不会忘记主角死去的悲伤,我不会忘记我和我的故事一起经历的喜怒哀乐。
我不排斥写鸡汤的人,对于某些人来说,文字只是一种工具,廉价无成本的工具,写字是一种生意,稳赚不赔一本万利的生意。有人为了名,有人为了利,我既想名也想利,但终极只剩我的故事,和故事里的人。
故事的想象,故事的发展,故事的终结,这些酸甜苦辣,欣喜与失落,除了作者,这世间便再没有一个人能够体会。
但也总有真正优秀的文字,他们需要你耐心的寻找,耐心的观看,耐心的体会。随着网络小说,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文章被埋没,越来越多的人才被埋在了沙子里,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被发现,越来越多有趣且优秀的作品浮上水面。
你得等。
或许只是几篇文章的时间,或许是一年,几年,十几年,几十年。或许是你白发苍苍的时候,或许永远没有尽头。但你只需要一直努力,并且等。你会找到你写作的意义。
最后,祝大家都能胜过标题党和鸡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