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者的修炼

      用教养者一词,而非母亲,意在避免局限,开阔思路。其实,以下思维的源泉还是从我做母亲的一些感受开始的。

      目前大宝就满九岁,小宝就满三岁,我赋闲一年有半,关于教育、亲子类目的书,也粗粗接触了一些。已经在胸中积聚窖藏了一些不吐不快的己见。

      对比二孩的成长轨迹,深深觉醒到,自己对大宝早期教育的缺失。现在正努力正本清源,趁二宝正当时,给她适宜的早期学前教育,而大宝,则是在小学期间来逐步弥补之前的缺失。亡羊补牢未为晚矣,好在一切都还来得及。

      怎样做,才是一个好的教养者?以下就从教养者操作性的角度试述:

一  温柔的对待孩子

      温柔的起源,是发自内心的爱。只需要让这份爱不被矫饰或干扰,顺其自然的发诸口中,发于指尖,即是温柔。这份温柔传达的爱、信任、包容,能造就孩子的安全感、自重自尊、自信与勇气。而在孩子内心对温柔的教养者生成认同感时,也在幼小的心灵埋下了爱的种子,并在无意识中习得了教养者的温柔方式。

二  愉悦的情绪,充实的内心

      教养者愉悦的情绪,是孩子以游戏精神探索世界的必需助推器。而这份愉悦情绪的产生和维系,靠的是教养者自身的充实内心。这种由内而生的生机感,是孩子能够轻易捕捉到,并可鼓舞她依样兴致勃勃的旗帜。孩子从她的教养者眼中,看到关于世界与未来的愉悦的闪光,并借此照亮自己灵性中的智慧。与此对应的相对外层的结构,比如言谈举止、生活习惯、穿衣待物,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印记于孩子的成长历程。所以,教养者最重要的是充实内心,用愉悦的情绪感染孩子,此外力求自己先成为一个理想的自己。

三  温和并坚定的设限

      温柔与愉悦是在风和日丽时的常备布景,真正有难度的是对孩子如何设限。设限本质上是为了帮助孩子规避危险,指引健康的发展方向。设置怎样的限制,怎样的限制是正确的,既非偏离的,也非错误的。如何设限有效。

      设限包括两部分。一是教养者与孩子之间设立界限,即明确什么是孩子要做的,什么是教养者要做的事,除非孩子要求帮助,教养者不可主观越界。这种操作旨在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发展机会,促进孩子的自我责任心及自信心建立。

      设限之二是指为引导安全、健康发展、社会适应所做的种种规则。例如安全层面的不能触碰电插口,不能在湖水边跑跳嬉闹;健康方面的出门游玩后回家先洗手,设定观看电视的时间;社会适应方面的礼貌用语,不可打扰危害他人等等。低龄的幼儿,因为自身行为范围和理解力的局限,规则比较简单明了。随着孩子的成长,接触世界的范围逐渐扩大,自身能力逐步增强,这些规则也就随之复杂细化起来。其实,这正是“教育”的主要日常事务,人也正是在对外界及自身的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的过程中,在对精细规则的不断适应中,完成自我的健康建筑的。

      设限内容应该避免超出以上必要性,避免由教养者本位意识主导,即强加一己的观念于孩子。这样做是典型的封建家长制。当教养者看不惯孩子的某种言行,准备发声时应进行迅速的过滤:是否危及安全,是否构成对他人、自己的伤害,是否违背社会公约,评估行为的严重程度,时程,采取相应的反应。很多时候,教养者的确应该换到孩子的角度去感受思考,采用一种探讨的姿态,并且事实上,随着孩子的成长,这种姿态会成为常态。

      设限采用的方式是温和并坚定,包括情绪接纳、情绪疏导、复述事实、陈述原则(或情境、要求)、引导解决途径、表达爱与鼓励这个序贯操作。而情绪接纳中,难于操控的是不仅接纳孩子的情绪,也需要教养者积极的接纳处理自己的情绪。这种操作旨在引导孩子习得处理情绪、尊重情境及原则、积极处理问题的能力。

四  开辟供孩子成长的游戏世界

      广义讲,这是教养者为教养孩子指向世界资源的设限。无论财富多寡、文化高低,好的教养者都能获取属于自己的过滤器。在保证前述三点以及安全的前提下,给孩子你能给的就好。

五  学龄前幼儿的教养重点

      1.充分的心理营养:无条件的爱、温柔的对待、温和并坚定的设限,带给孩子爱的滋养、安全感、规则意识、自我负责、自信力。

      2.良好的生活习惯:逐渐建立起时间观念、起居规律、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培养孩子的安全感、自控力、自信力。

      3.丰富的感性认知: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大运动、精细运动,全方位接触与建立认知。

      4.良好的思维习惯:启发式提问,延展性导引,培养善于思考探究的习惯;不打扰孩子,培养专注力。提问可包括找不同、找相同、同类归并、排序等等。

      5.寓于情境的学科启蒙:语言、数学、音乐、艺术、科学的启蒙都应与实际情境紧密结合,这些种子都应该在学前栽种好。

      6.良好的礼貌礼仪:逐渐习惯礼貌用语,公共封闭空间不喧闹,不打扰别人,餐桌礼仪。

      7.充分的体能发展。

六 小学期儿童的教养重点

      需要认清对大宝学前教育的缺失。当年简单轻率的认为:家庭和谐、物质足备,孩子的成长就顺其自然即可,可以说除了英语的启蒙,所有的有意的早期教育都是零。今天可以看到,大宝除了在英语上的适应能力,在数学、语文、社会科学常识方面都相对滞后,更大的问题在于没有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没有塑成优秀的性格,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礼貌礼仪。当然,小学阶段的孩子在这些方面本就处于发展期,可是与同期的孩子比较,就显得她的发展稍后。要知道,这除了孩子天性,很大的原因就是我对她的早期教育的欠缺所致。

      所以这个时期的教养重点是辅导学业,同时补足之前所欠下的功课。

      孩子的教育是精雕细刻的慢工细活,绝不是制定几个规则纲要,或打打骂骂,或顺其自然的事。尤其对于补课的大宝,更要拿出深沉的耐心。一二三四五都做到。学科启蒙进阶为学业辅导。在课业辅导这个联结和日常生活里补足缺失的教育。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养者的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