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监管的大棒下,交易所成为一个游走在法律边缘的商业存在。
——黑钻君
比特大陆、嘉楠耘智以及亿邦国际三大矿机厂商IPO之路,到现在几乎已经搁浅,或许通过借壳上市的方式还有一丝希望。
2019年1月17日消息,香港上市公司前进控股集团(01499.HK)获得OK集团创始人徐明星的注资。
根据港交所最新资料显示,徐明星通过场外收购股票数量达到3,182,790,001股,协议价格为每股均价0.1520港元,涉资约4.84亿港元占已发行的有投票权股份的60.49%。
据了解,前进控股集团早前因公司涉及重大收购问题,已于2019年1月10日下午一时宣布停牌,至今仍未复牌。
据港交所披露的信息显示,前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地基工程相关业务的投资控股公司。
而早在1月2日就有潜在公司正在与前进控股集团的控股股东Anthony Wong进行磋商,涉及股份正好是3,182,790,001股,与上述数据完全一致。
在业内人士看来,徐明星此举可能是效仿之前火币集团联手裂变资本收购香港主板上市公司桐成控股,以此来实现借壳上市。
我们可以发现,三大矿机厂商都是按照正常的流程上市,为啥OK和火币两大交易所要选择借壳这样的方式呢?
交易所为什么要借壳上市?
黑钻君以为,比起矿机厂商,交易所上市之路将更为艰难,毕竟矿机厂商是硬件公司,拥有芯片概念,可能会在芯片研发领域为国家和社会带来贡献。
尤其是中兴事件以后,国家对于芯片越来越重视。
但是交易所只是单纯的数字货币交易,监管当局没有看到带给社会实际的价值,所以很难批准,借壳上市挑战难度很大。
李林曾公开表示,“火币核心的资产,是火币交易所的业务。现在交易所业务于全球范围内都还没有完全合规。借壳上市从操作上存在很大的难度”。
而且跟比特大陆这种以矿机和芯片生产的硬件公司不同,数字货币交易所在市场中既能当裁判员又能当运动员。
很容易出现暗箱操作,利益交换等违法行为,很难得到传统金融市场认可,审批当然也更加严格。
所以借壳上市成为了交易所的首选。
上市意味着合法
数字货币一直处于监管的真空地带,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取得合法化,所以从94以后,大家可以发现很多企业都在出海了,或者基金的注册地都在海外。
在中国的上市制度安排下,股市其实是政府信用,国家信用。对于企业来讲,尤其对于区块链的民营企业来讲,上市意味着什么呢?
从某种意义上说,上市是以政府信用为这个企业来做加持,等于是赋予了这个企业某种信用额度。
借壳上市以后,就意味着已经合法了,这个是所有交易所都希望达成的目标。
上市缓解资金困难
2018年经济下行,企业融资变得困难,有条件的企业都抢着上市。
比如小米打完前阵后、美团点评,同城艺龙、找钢网等先后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根据不完全统计,过去3个月以来,上市或者申报上市的独角兽企业,超过30家。
2018年的资本市场有个笑话,就是7月份的时候,大堆的独角兽在港交所上市敲钟。
有一天8个企业同时上市,结果港交所只有4口钟,所以大家只好轮流敲。
很明显这些企业都是想尽快融资、储备好充足的粮草度过这个寒冬,毕竟做企业活下来才是硬道理。
交易所一样,目前币圈已经进入了熊市,比特大陆、火币等巨无霸企业因为盈利困难,都开始裁员,收缩拉长的战线,以求度过寒冬。
当然OK能借壳上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系统性风险。
尽管香港并未就首次代币发行等行为进行“一刀切”,但也将该行为纳入“有价证券”的监管,并要求代币发行需要有相关牌照,这也会成为OK和火币在香港上市的阻力之一。
按照港交所交易规则,交易所如想在短期内将集团的区块链业务置入壳公司,还需通过多重政策关卡以及港交所自由裁量权的考验。
在资本层面操作是比较容易的,但是想把交易所的业务装进壳里面,因为监管的问题,就目前来说会非常艰难。
当然我们可以把李林和徐明星的举动,看成是提前布局,一旦时机成熟,便可借壳上市,这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