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橘子与抢红包

1964年3月13日夜晚3时20分,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归家的途中,遇到了意欲行凶之人,她绝望地喊叫:“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顿时,附近住户纷纷亮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被吓跑了。当一切恢复平静后,凶手再次来到了朱诺比白的跟前,女子再次喊叫,附近的住户再次亮起了灯,凶手仓皇逃跑。就在朱诺比白以为逃过了一劫,坦然地回到自己的公寓上楼时,凶手突然出现,朱诺比白拼命地叫喊,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位人到窗前观看,但没有一个人见义勇为,结果朱诺比白死在了楼梯上。

周边的旁观者在想:那么多人都在现场,我不救援,其他人会救援。求救的人又没有指定叫我,救援是大家的义务,不是我自己一个人的责任。

2014年1月4日,兰州一辆满载橘子的大货车不幸发生侧翻,一车的橘子几乎全部散落在路上以及匝道下方的农田里,近百余村民提着各种袋子在路边哄抢橘子,场面一度失控。

我从不以最坏的恶意去揣测他人,内心还是相信他们作为单独的个体是善良的。但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临时性组成了一个群体,呈现出了超乎单独个体没有的特性。现实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的束缚都被冲破了,它藐视一切。冷酷,粗鲁,野蛮甚至有些残忍同时又是那么强大如倾泄的洪流吞没一切。群体无意识行为代替了个人意识行为。

看看当时现场特点:

1.一个受伤无助的司机和附近的路人村民,对于司机而言路人和村民是作为一个群体存在,对于村民和路人司机也是一个无关紧要没有具体身份象征的对象。

2.现场一片狼藉,给人造成一种无人监管,无规则,失控的错觉。

3.获得成果付出的成本几乎为零,果实就在眼前,赤裸裸的引诱。

起初是由少数的几个带头哄抢唤醒了其他单独个体的贪欲,迅速形成一股浪潮,这个是多点对单点的掠夺。

2014年1月26日,微信上线“新年红包”功能。用户在自己的手机上填写“红包”个数、金额和祝福语等,然后使用微信支付缴纳“红包”费用,就可以将“红包”发送给指定好友群或单个好友了。而抢到“红包”的用户则可以选择提现,转到自己的银行卡中。

  1. 尊重了个人意愿:是否愿意发红包,发多少。
2.游戏规则清晰:先抢先得,随机分配。

3.第三方机构平台的监管:确保整体活动有序可控。

4.角色可以互换:可抢可发,一轮完毕又接下一轮。

从广义上讲:抢红包是一个多点对多点的相互赠予。

抢红包与第一个故事相比较:把负面的或者是责任性的变成了正面的积极的激励。同时保留了个体的安全感、舒适感。(即群体性心理的反向使用)

抢红包与第二个故事相比较:抢橘子人内心的贪欲之狼是凶猛的、粗鄙的不受控制的。 活动当中人的欲望是适当被激发的,有序的可控的(第三方力量的介入)。

抢红包还制造了一种让抢红包的人觉得这个是我“应该”得到的错觉。

1.先到先得(我参与了、我付出了劳动、事先搜寻有发红包的群);

2.随机分配金额(拼的是人品拼的是手气)不只是“我”在抢,是一群人在抢;

3.既利用了人贪欲,又利用了群体性心理特征,巧妙地化解了人与人之间的尴尬负担。

那话咋说的?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要用人民币解决。让参与者得到的“结果”舒服,得到的“过程”也舒服的双重快感。可以说第三个故事保留了第一第二个故事的优点又加以改进了。

根据第三个故事如给第一第二个故事破局。

第一个故事当中:如果朱诺比白把求救信息具体到某一个邻居,她获救的可能性就会增大很多。

第二个故事当中:如果运送橘子包装是严实的,而且有奖励机制让其他在路上的司机进行及时的支援,在没有形成一股浪潮之前就进行干预,要是还能及时拉拢过最先到达现场的群众变成求援人员效果更好。

第三个故事的缺陷和启示:

抢红包活动当中虽然可以知道抢红包的人和发红包人的信息,但是大家的注意力焦点几乎放在钱的多少,有多少个红包,花了多少时间被抢完以及抢完之后的分享行为上了。不信,你能说出几个发你红包人的名字?你最多是能说出是在哪个群抢的,因为参与抢红包的人没有个人概念只有群体概念,我参与的是群体游戏。笔者感觉参与这些活动并没有让我和群里的人有过多深度的互动,红包就像是我投入湖水的一个石头,激起的波浪终归平静,而且非常迅速。

这是个群氓时代,是一个对现金都有性冲动的时代,欲望如水可以引流疏导,优秀的产品并不是去消灭或者是抑制人的欲望,而是能用一种文明的、舒服的方式进行表达,让“抢”不再野蛮,让“抢”变得温柔可人。

快感快感,来得快也去得快,作为一种营销策略微信抢红包无疑是成功的,优秀的伟大的产品都是建立在洞悉人性的基础上。

但是每天都是节日,那将不会有节日,那将是灾难。(文/镰刀) 微信号:liandaokeji007

你可能感兴趣的:(抢橘子与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