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water 影评

这或许是灾难片应该的样子,直接、宏大、紧张,更重要的是不煽情,不傻逼。

不煽情

摄影师在给钻井平台从头到脚来了段特写后,就直接进卧室给马特呆萌演的男主拍了段滚床单的视频。接着聪明可爱的女儿适时的用一厅可乐给我们演示了可乐沫子从没堵好铅笔管喷射出来的壮观场景,小姑娘可能不知道,当晚她老爹又被喷了一脸,不过可乐换成了海底的泥浆子,当然这泥浆子还顺带喷没了钻井平台。所有的情感建立的部分到此结束,简洁明快。在整个电影后面煽情的部分也就是她老婆得知事故后几个无助的电话。在今天真人秀节目无极限的消费各种悲惨故事铺天盖地时,如果电影里再过多的煽情,估计观众都要吐掉。导演明智的简单勾勒呆萌的家庭生活,让你知道呆萌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等着他,作为知道自己在看灾难电影的观众的你,心里还是小小的期望呆萌能顺利的回家,抱她可爱的女儿。

不傻逼

灾难有时是人为的,有些片子把那些犯错的人物拍得蠢得,你想一泡屎把它砸死。

因此当约翰·马尔科维奇饰演的哪个犯错的冤大头时,我首先感觉有点怪怪的,他的眼神太犀利,傻逼的眼神怎么可能这么犀利呢?两个场景后有发现他正适合这个角色,因为他的眼神总是充满某种阴谋的味道。这是一个聪明强势而又掩藏太多秘密的反派角色,导演总算没把这个人物往傻逼路上引导。当然对导演不满的是,为什么这个犯错的反面人物,运气会这么好,从最危险的区域逃了出来,还没有缺胳膊少腿。

特效好

电影的特效相当的不错,泥浆子喷涌而出,一波接一波,高潮迭起。搞工程的知道压力的厉害,柴油机喷油的压力,切肉就和切豆腐一样。当着高压的泥土从钻井管口喷出是,喷什么什么就倒。没看过电影的可以脑补下,街头消防栓被撞断之后,水喷涌而出的场景放大十倍的场景。当泥浆子喷完后换成石油时,灾难便更升一级,大火弥漫。能在这个场景下生存下来的人都是幸运的。

现实

这是一部根据现实故事改编的电影,再短短的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导演只是尽力的描绘灾难的场景,对于事故的原因,并没有深究,只是大概暗示这是在工期成本压力下的一起人为灾难。看完电影后我又去搜了一些这起事件的记录片。事故的原因比想象的复杂的多。现场的工人其实已经很小心,做了两次负压测试,虽然误判其中一个传感器故障,但他们都在尽力避免犯错。可能有人会觉得发现传感器异常就应该停止。但是这其实有马后炮的嫌疑,要是知道后果是这样没有谁会做决定继续干。很多事情我们没法预料准确的结构,更多的时候都只是做风险的评估然后继续。你买股票肯定知道自己有可能陪,去一家新的餐馆有可能吃到不喜欢的食物。人总是在冒着各种各样的风险,权衡着利弊,做着决定。所以电影里那个推着大家的继续的不是什么傻逼,他也是在权衡着风险、成本、各种压力的情况下做着决定。

其实事故的原因除了刚才那个错误的决定外还有很多,如果最先的水泥封堵配方没有问题,封堵的水泥芯没有偏心,就不会有泄露;如果海底的BOP,没有失效,那么就不会有泄露封不住的情况。

这个是事故可以带给各个大公司很多启示,在大公司大项目里面会设置各个不同的岗位,分工合作。各个部门有自己的考核指标和利益,或多或少他们会按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发展,而无法兼顾这个项目。这可能是大公司的通病。

你可能感兴趣的:(Deepwater 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