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边,王石凹,几枚往事

漓江边,王石凹,几枚往事

文/侯泰而

手头的这本《漓江边》开本不大,封面上硬笔书写的“漓江边”三字清秀有力,右下角画了一尾鱼,还有一些手写的文字,内容大意是说王石凹原来有许多小水塘,里面小鱼四处游动,后来因为干涸,鱼死了。这样的封面设计挺有意思的,素雅、简洁、干净,有内涵,像是国画里的留白,给人以回味和遐想。

书里有一半篇什和“漓江边”的桂林有关。作者求学、工作、生活皆在桂林,从骨子里喜欢这座城市。他的喜欢是真正的喜欢,是一种融入、认同式的喜欢,不是游客、过客式的喜欢。这本书里,《六合路》《古东》《訾洲》《七星路》写桂林的某街某村,《布店》《书店》《茶店》描述桂林的市井风情,《樊老师》《莫雅平》等记叙桂林的人与事,《温泉》《夜空》《爬山》《徒步》等叙述自己的生活经历。这些所记、所想、所历,自然生发,像是从作者笔端流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之所以有这种效果,我想,是因为桂林的“血液”注入了作者的身体,浸润成一种莫可名状的深情,使其文字里不自觉地流溢出桂林的元素。但是,和艾青那种“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激动、颤抖式感情不同,作者对桂林的爱显得从容轻缓,漫不经心,顺其自然,悠然自得,又更绵长、更经久、更有味。作者在《闲居》里写道:“桂林人‘活在当下’,似乎没有那么多的功业心。小山小水,小乐小哀,一碗米粉,没有大滋大味,却自得其乐。”还说:“记得丰子恺先生抗战时期逃难到桂林,他在随笔里对桂林山水颇有些微词,说桂林山水只是盆景,没有大气象。但对于红尘中居家过日子的老百姓来说,这温情脉脉的山水、这没有大气象的山水小城真是浮生的天堂。”这大约写出了桂林的“真意”,叫人“欲辨已忘言”。

南方有南方的温润,北方有北方的美好。这本书的另一半篇幅留给了“在北方”。陕西铜川的王石凹煤矿是作者的成长之地,当年的艰难岁月留下了许多辛酸而温馨的回忆。《王石凹》《戚二哥》《四只小狗》《杏树》《土豆》等诸多篇章都是烙下了王石凹的时光印记。《王石凹》是一篇长文,读的过程中,我数次落泪。它记录了作者青少年时段的成长经历,物质贫乏,生活困苦,自然条件恶劣,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之一。作者一家从江南迁到西北,吃不饱,父亲去买黑市粮,母亲当临时工,后来摆摊修鞋,维持生计,供儿子读书。“我母亲周围修鞋的老阿姨都说我母亲是最能吃苦的。有一次,她不小心,绱鞋的锥子扎进了虎口,血淋淋的。由于锥子有倒钩,拔不出来,她果断地使劲一拔,锥子出来了,带出了白色的筋膜,她一声不响地用剪刀剪去筋膜,简单用白布条包扎一下,继续干活”。逼真的细节,展示的是生活的艰辛。“我不习惯西北的寒冷,手背、耳朵都生了冻疮。手背肿得像面包,乳白的脓液一碰就渗出来”,西北的苦寒叫人难以忍受,更让感受到那个年代生活的不易。然而,生活虽苦,人和人之间情却简单真诚。作者写到了矿工邻居的诚朴,回忆了老师的厚谊,记叙了少时伙伴之间的纯真,如同一幅幅美好的人情画卷。除却人情美好,王家凹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在作者笔下也似乎充满趣味。“那时,矿区的周边还有一些小池塘,随着矿区的发展,池塘里的水慢慢干了。我记得有一次到现在矿区修造厂西边的池塘去捉鱼。池塘里有很多小鱼小虾。矿上的小孩拿着罐头瓶捉小鱼。罐头瓶里的小鱼转着圈飞快地游动着。过了几天,冒着黑烟的煤矸石就堆上了小池塘,无数小鱼成了白色的鱼干,散发出腥臭的气味。我当时想不通,在这个黄土高原里,这样孤零零的一个小池塘,里面那么多鱼虾是从哪里来的,它们的祖先在哪里,它们的老家是大海吗?我看着散乱的鱼骨发呆。”透过文字,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少年拿着罐头瓶捉鱼的情景,还有他对于未知事物的迷茫眼神。这是多么真实的青春。这就是作者手写在封面上的文字,可以看出,他对这段文字有多看重。应该指出,作者很多文章烙有王石凹的印记,但《王石凹》一篇最为充分扎实。他有关人生的思考、有关世界的看法,大约都可从王石凹这个地方找到蛛丝马迹。那段北方矿区的生活,已经深深印刻在他的心中。

浓厚的草木情结,在这本书的文字中不时浮现。《雷公使》《山药》《甘蔗》《梧桐》《红松》《苜蓿》……都是和草木有关的篇章,它们太多了,我无法一一列出。这些篇什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以个人经历来写草木。比如,《玉兰》一篇,写“我”经常到南京出差,住在中科院古生物所的招待所,院子里有几棵高大的玉兰。招待所的安徽大姐把落下的玉兰花蕾捡来晒好,说是辛荑,可以治鼻炎。然后,笔锋一转,回忆不同时节里玉兰的不同形象。有一段写道:“三四月间我再去住的时候,院子里那几株高大玉兰树已在夜风中绽放出一树繁花。玉兰的白,染上月光,形成银灰的光晕,随着月影变幻着浓淡。”这样的玉兰,真美!有了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知道,《漓江边》中的“草木篇”,与作者的行踪和感受融合在一起,有血有肉。它们不是干巴巴的说明文,也不是罗列一串术语、毫无趣味的“书袋”文。

漓江边,王石凹,几枚往事_第1张图片
漓江边,王石凹,几枚往事_第2张图片
漓江边,王石凹,几枚往事_第3张图片
漓江边,王石凹,几枚往事_第4张图片

我认真地读完了这本书,从我的阅读感受来说,书的质量是叫人放心的。诗人刘春评价,“在读这本书之前,真的没有想到桂林竟然有这般安静的作家。封面的文字是他写的,图片也是他画的。这个装帧如同他的性格:素朴而闲静。但你走近他,就会受到感染。你躁动的心会慢慢安静下来,然后,思考一些比自身得失更广阔的事情”。到底是谁写了这本书?答案是:沈伟东。他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是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硕士、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广西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其实,他还有很多头衔,但对《漓江边》来说无关紧要。从读者的角度看,只要他的文字好就行了。我考入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修习现当代文学时,沈伟东已经在出版社工作。那时,他经常到我们宿舍聊天,我把自己写的一些随笔给他看,他也帮我改改。作为师兄,他对我关照有加,我和几位同学去他家闲坐,他的父母给我们包饺子吃;我也曾写些小文,发在他当年主持的《书语》小报上。他对文字有极好的感觉,我们经常在当时的《广西文学》等杂志上读到他的散文。他时常穿着木屐,穿行在充满了自由氛围的师大校园里,“笃笃”的脚步声摇动着路边的桂花树叶。分别多年之后,他来北京,我们相见,聊起校园里的读书往事,谈及当年自由研究的气氛,所有感觉依然如故。他一直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不管是亲情、闲情和日常生活中平凡事物,经他主观情感的浸染,必然会变得难忘和美好。《漓江边》里写到的人和事,有许多我是非常熟悉的,因而更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一些篇章叫我久久不能释怀。

此刻,在北国寒夜的灯光下,用手摩挲着这本书的封面,静静的注视着“漓江边”几个字,仿佛回到了在桂林求学的那些日子。“长沟流月去无声”,然而,与伟东兄对谈的那些悠游岁月,岂会轻易忘却?

(《漓江边》,沈伟东著,已审,待出,图片为诗人刘春拍摄)

你可能感兴趣的:(漓江边,王石凹,几枚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