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为什么写下了《养鱼记》?

欧阳修为什么写下了《养鱼记》?_第1张图片
文中故事的涂鸦。

《养鱼记》原文如下:

折檐之前有隙地,方四五丈,直对非非堂,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因洿以为池。不方不圆,任其地形;不甃不筑,全其自然。纵锸以浚之,汲井以盈之。湛乎汪洋,晶乎清明,微风而波,无波而平,若星若月,精彩下入。予偃息其上,潜形于毫芒;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潮千里之想。斯足以舒忧隘而娱穷独也。

乃求渔者之罟,市数十鱼,童子养之乎其中。童子以为斗斛之水不能广其容,盖活其小者而弃其大者。怪而问之,且以是对。嗟乎!其童子无乃嚚昏而无识矣乎!予观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鱼游戏乎浅狭之间,有若自足焉,感之而作养鱼记。

翻译过来大概是这样:

房檐转角前有一块空地,长宽12到15米左右,正好对着非非堂。地上没种什么植物,周围被修长的竹子环绕,斑驳的竹影倒映其中,便动心思把它挖成一个池塘。池塘挖的不方不圆,也没有特意的堆土砌墙,完全按着它自然的形貌。用铁锹疏浚了池道,又从井中打水把它填满。池水清澈透明,有风时,池面荡起微波,没风时,池面平整如镜;待到晚上,星星月亮倒映在池子里,星光点点十分精彩。我在池边休息时,池底细微之处也都看得清清楚楚;看水面上的层层涟漪,仿佛正置身于广阔千里的汪洋大湖之上。真是个缓解忧愁和烦恼的好去处。

于是向渔夫买了几十尾鱼,让侍从放在池子里。侍从认为池塘大小有限,又不能阔大容积,就把小的放进池塘,大的丢在一边。我好奇问他,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我。哎呀!这个小家伙真是糊涂笨蛋没有见识啊!我看那些大鱼枯死在一边,而小鱼在池塘里自得而乐,很有些感触,因此做了《养鱼记》。

总结起来,前半部分都是在写池塘,后面几句是写童子养鱼的故事。从文章里,我们看到欧阳修是因为童子“弃大鱼而活小鱼”而心有感触写下,认为童子这种做法是“昏庸没有见识”。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的一件小事,按道理讲没必要专门写一篇文章啊,难道是因为太闲或者太热爱写作了,有事没事都写几笔?当然不是。那么究竟是为什么呢?

先从欧阳修此时的境遇讲起。这篇文章是在洛阳期间写的。

宋朝天圣七年(1029年),欧阳修受到老师胥偃保举,参加国子监的考试。当年秋天,在广文馆试、国学解试两门考试中,欧阳修连中“监元”、“解元”;第二年在礼部省试中又中得“省元”,真正是个连中三元的牛逼人物。天圣九年,参加仁宗皇帝殿试,欧阳修二甲进士及第,获任洛阳留守推官,正式进入仕途;同年迎娶恩师之女为妻,“洞房花烛、金榜题名”,人生两大喜事同期而至,正是春风得意之时。

走马上任之后,欧阳修的顶头上司是钱惟演,也是个诗文爱好者,对其文才十分推崇。可以说,欧阳修洛阳任职期间,上司赏识,公务轻松,又有梅尧臣、尹洙等挚交相伴,生活本应没有烦恼。

既然不是因为自身境遇问题,那他又为何会感到“忧隘、穷独”呢?

原来,欧阳修之“忧”,忧的是朝局。仁宗皇帝于天圣元年(1023年)继位时,年仅13岁;及至明道二年(1032年),这10年时间都是章献太后亲政,而此时正是明道元年,太后亲政时期。章献太后也是个极其传奇的人物,历史评价很高(有兴趣的可以百度)。文人以文卫道,武人以武卫国,欧阳修在文中说“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鱼游戏乎浅狭之间”,隐喻的正是当时朝廷上的状况。

当然,真实的朝廷状况究竟是不是“活小鱼、弃大鱼”,我没有查阅文献,不便评价。欧阳写这篇文章,究竟是为其他人鸣不平,还是为自己感慨,我也没有查文献。但此时的欧阳修才24岁,刚获官职,还没有真正的步入朝堂参与国家决策,我个人倾向于后者。

那么,我可以总结出,这是一个刚入朝堂、春风得意的士大夫,因朝堂人才被排挤、小人被重用而忧虑(因自己怀才不遇)所写的文章。

PS:这是我对讲故事的一次尝试。因喜欢其韵律而读它,读的过程中好奇于作者的写作背景而去查找,查找过程中又牵连出一堆人物关系,看到了很多有意思的事儿。

此生醉话

1、很多人喜欢把名人、伟人神圣化,在对待事情的观点上,理所当然的偏向于名人;这是一种偏见。名人也是从年轻成长起来,也会犯错;我认为“把所有人都当做凡人”是更恰当的方法。

2、读文章要联系作者的生存背景,写文章的背景。凡人必有立场,文章观点要客观去看。

3、读文是一种享受。从文章中,可以看到宋朝文人的随性洒脱之美,看到其为国家为自身烦恼的情状,看到其排解烦恼的休闲方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欧阳修为什么写下了《养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