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闲时花开(ID:xsha369)
10岁那年,我放学推开家门,看见一个脸蛋黝黑、眼神明亮的小女孩,正抱着我的布娃娃。
“她是你妹妹,以后要和你睡一个房间,你是姐姐,凡事都要让着她。”
妈妈说。
天上掉下来一个亲妹妹。
此后多年,我的整个人生,都因她而改变。
直到,这场席卷全世界的新冠肺炎,把我们困在同一屋檐下。
我的童年,永远停留在6岁之前。
6岁之前,家里只有我一个孩子,或者说,我认为家里只有我一个孩子。
爸爸在工厂做事,妈妈没有工作,但勤劳持家,家里温馨而干净。家里的瓜子、爆米花和糖果,都是我的。
不忙时,妈妈会给我讲故事,爸爸会教我认字、背诗、查字典,陪我玩扑克牌,带我去看电影……
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公主:
穿着妈妈给我做的花裙子,梳着长长的马尾辫,走到哪里都被人夸聪慧漂亮。
7岁时,我有了弟弟。
不知道是我们性别不同,还是从他出生我们就在一起,我并没有因为他的到来,而感到什么不快乐。
相反,我和弟弟感情很好,经常牵着他的小手带他出去玩。他也像跟屁虫一样,在我身后“姐姐,姐姐”地叫个不停。
那时,我已上了小学。
因为个子高,会跳舞,学习成绩好,备受老师宠爱,我非常骄傲和自信,觉得自己永远都是最棒的。
但妹妹来后,一切都不同了。
10岁那年的春天,我从学校回来,推开家门,就看到一个脸蛋黝黑、眼睛很大的小女孩,坐在我们家客厅里,抱着我最喜爱的那个布娃娃。
我一把将布娃娃从她手中抢过来,不满地说:“你是谁?”
熟料,我妈又一把将布娃娃从我手中抢走:
“这是你妹妹,从今晚起就和你住一个房间,你是姐姐,你要处处让着她。”
从那天起,我才知道,原来,我还有个妹妹。
在我3岁的时候,我妈就生下了她。
因为爸爸是家里的独子,爷爷奶奶心心念想要个男孩。妹妹出生的第二天,奶奶就不顾妈妈反对,把妹妹抱到了远房亲戚家。
后来,爸爸和妈妈时不时会偷偷去看妹妹,但担心我说漏嘴,从未告诉过我真相。
对于妹妹的事情,我一直蒙在鼓里。
或许,大人们总是想当然地以为,这么做是为了孩子好。
但他们不知道,很多他们看来理所当然的事情,孩子都需要穷尽很多年,才能明白过来。
我不清楚,到底是10岁的我,进入了叛逆期,对突然侵入的妹妹,心生排斥,还是父母缺少铺垫的处理方式,伤害了我那脆弱的自尊。
总之,从妹妹来到这个家,我的童年就再无快乐可言。
妈妈对妹妹特别偏爱。
我最爱的玩具,妈妈自作主张都送给了妹妹。家里原来有两个卡通的小板凳,我和弟弟一人一个,妹妹来后,我的就成了她的。
原来吃饭的时候,餐桌上我的位置,也成了妹妹的。很多晚上,妈妈会把妹妹带到她和爸爸的房间,搂着她睡觉……
妈妈再也不爱我。或者说,我认为妹妹夺走了妈妈对我的爱。
我常常偷偷抹眼泪,甚至产生过离家出走,或者跑到马路上被汽车撞死的念头。
因为,这样的话,妈妈就会为我担心流泪,我就能重回妈妈的怀抱。
我也试图以冲突的方式,让妈妈讨厌妹妹:
在乡下长大的妹妹,不讲卫生,不爱洗手,蛮不讲理,霸道强势……
当我就妹妹做的这些错事,向妈妈打小报告时,总是被她一句“你是姐姐,你要让着她”打发掉。
我不服妈妈的这个说辞,又不知道怎么纠正妈妈的偏见,我就和妹妹打架。
结果,换来的,是妈妈的一次次毒打。
印象最深的,有一次,我打了妹妹后,妈妈拿起扫帚疙瘩狠狠地抽我。那是个夏天,我穿着短袖短裤,光着腿,躲闪时不小心摔在院子里。
妈妈刚洗完衣服,院子里有一滩水,我就蜷缩在水窝里,任凭妈妈狠狠地抽我。而妹妹,就站在我旁边,冷冷地看着我。
那一刻,看着暴跳如雷的妈妈,看着冷漠旁观的妹妹,一个声音骤然在我心底响起:“快打死我吧,打死我,你们就好过了。”
这时候,爸爸下班回来,大声呵斥妈妈,我才捡回一条小命。
但这次挨打,成了我余生多年挥之不去的噩梦,更稳固了我这样的认知:
妈妈早已不再爱我。我是这个世上多余的人。
我开始害怕妈妈。
但这种恐惧,表现出来的,却是讨好。
我变得很懂事,做家务,洗衣服,处处让着弟弟妹妹,妹妹再欺负我,我都不再说什么。
我不再撒娇了,不再任性了,不再和妹妹对着干了。
我把内心里那个张扬、自信、叛逆的自己,包裹起来,以一个听话、懂事、沉默的自己,去博得妈妈的欢心。
我才10岁,但已经知道了妥协和虚伪,最有利于生存。
初中的学校,就在我们县城,但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住校。我把所有的眼泪和委屈,都化成学习的动力,每次考试都是班级第一名。
我不知道,我这么努力,到底是为了证明自己,还是想讨妈妈开心。总之,当我一次次以学霸的方式,给父母增光添彩时,妈妈又开始关注我了。
我学习好,做主持人,参加辩论赛,作文竞赛,奥数竞赛,直至以超越第二名20多分的成绩,考上市里的重点高中。
妈妈又开始对我笑了,又把我抱在怀里夸奖了,又逢人就说我的好了。
但不知为何,看着妈妈脸上的笑容,我反而觉得自己和她越来越远了:
父母对孩子的爱,或许也是有条件的。
但是,有条件的爱,还算真正的爱吗?
和我不同,被妈妈溺爱的妹妹,走向了另一条截然相反的人生路。
我读高中时,妹妹初中没有毕业,就辍学了。她先到我们亲戚家的手机店帮忙,后来还卖过服装,在美容院做过护肤。
她每天都喊累,说客户不好伺候,说老板总把重活儿分给她,借此博得妈妈的关心。
妈妈又开始袒护妹妹,觉得她这么小就出去赚钱,给我们家出了力,而我和弟弟却只会花钱。
我为妈妈这种狭隘的认知而难过,和妹妹也越来越没有共同语言,索性天天把自己关在房里,备战高考。
但是,走向社会的妹妹,越来越飞扬跋扈。她仗着妈妈给她撑腰,说话尖酸刻薄,总是拿最难听的话刺激我。
比如:“你这样的,考不上大学的话,连个男人都找不到”。
比如:“不要觉得我和你抢了妈妈,将来你的老公长得帅,我也会给你抢走”。
但,她用再恶毒的话刺激我,我都不敢怼回去。
我不知道,是我认定了妈妈的偏见,所以学会了沉默,还是我想当个尽量大度的姐姐,所以选择了宽容。
但是,委屈的滋味,真的很痛。
高中时,我的成绩还是很好。但离高考还有100多天时,我突然就不在状态了。
我脑子里一直有个声音:
“妈妈为什么讨厌我?我在这个世上是不是多余的?我如果考不上大学,会不会永远被家人里人嫌弃?”
我越想越学不进去,越学不进去,越想这些乱七八糟的问题。
与此同时,我的视力也急剧下降,成绩开始忽高忽低。
我头晕脑胀,暴饮暴食,整夜失眠,每天都迷迷糊糊的。我没有好朋友,对谁都敞不开内心,不知道该找谁求助。
现在想来,那时候我已经有抑郁的倾向。
我迷失在妈妈的评价里,因仇恨妹妹而觉得身边所有人都不可信。但内心里,那个渴望做真实自己的声音,又被繁重的学习压力而活埋。
班主任看出了我的问题,把我推介给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
我第一次谈起内心的这场战争。心理老师和我说了很多,但那时,我吸收接纳的非常有限。
但,因为这个老师的陪伴,我走出了一段至暗时光,也懂得了一个道理:
我已经长大。
我要试着对自己负责。
高考前40多天,我终于把状态调整过来。
高考的时候,我以超过重点线60多分的成绩,考上了重点大学。
而妹妹,在辗转多个地方打工后,钱没有挣到多少,脾气越来越大。妈妈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就托熟人把她送到一家职业技术学院读书。
大学四年里,我一边学习,一边勤工俭学,觉得自己争气了,父母才会爱我。
奇怪的是,我明明不喜欢妹妹,但每次寒暑假回家,总会给她带礼物。有时忘记给弟弟买,都不会忘记给她买。
妹妹也不客气,看见我的任何东西,只要她喜欢,就会占为己有。我的衣服、头饰、化妆品,她都不打招呼地拿走。
我心里很不情愿,却嘴上却说不出反对的话。
大学毕业后,考虑到家庭的实际情况,我放弃了考研的计划,到国企上班。
妹妹毕业后,也重新参加了工作,相了很多次亲,每个月都嚷嚷着结婚。
而我,迟迟不敢恋爱,一直都是一个人流浪。
孤独的时候,我一想到妹妹先我结婚,天天和妈妈生活在一个地方,会得到我永远都得不到的宠爱,就会难过得要死。
我多想得到那样的爱,就像小时候一样。
25岁时,我认识了我的丈夫。
他和我一样,来自小县城,研究生毕业,不怎么爱说话,但心底非常宽厚。
大概是特别渴望有个人能无条件地爱我,所以我们很快结婚了。虽然,日子过得不算富裕,但我再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妹妹也结了婚。
她长得漂亮,人虽然强势,但是很会讨男孩子欢心,甚至把最好朋友的男朋友抢过来。
那个男孩子,是我们当地一个矿老板的儿子,家庭殷实,性格跋扈。
结婚后,丈夫给她买了车,买了别墅,她过着不可一世又随心所欲的生活。
看到我每个月还房贷还车贷的紧巴生活,妈妈忍不住逢人就比较我们:
妹妹顾家,每个月都给妈妈零花钱,我每年只回家两三次,白读了那么多书。
妹妹给家里买的东西,都是成千上万的,我带回来的礼物,都廉价,都老土。
妹妹结婚后越来越好看,走到哪里人家都夸,我结婚后变丑了,连花钱都越来越仔细……
这样的比较,让我每次回家都变得恐慌,待不了两天就想赶紧逃走。
我已懒得和妈妈辩解,甚至连一句“妈,其实我已经很努力”的话,都无力说出口。
就在我以为,我这辈子都要活在妈妈的嫌弃里时,妈妈走了。
妈妈走得特别突然,以至于今天,我还觉得这像个梦。
她早晨起来,给院子里的花浇水,一头扎到地上,再也没有醒来。爸爸发现时,已经晚了。
在此之前,我们都不知道她有心脏病。
托妹妹和妹夫的功劳,妈妈的葬礼在小城很风光。妈妈头七那天,我整理衣柜时,翻出一件我小时候的粉色旗袍。
那时,我9岁,上三年级,参加一场诗歌比赛,她连夜在缝纫机上给我做了这件衣服。20年过去了,衣服上的盘扣还是那么灵巧又结实。
我摸着那件衣服,再也忍不住眼泪簌簌:
小时候,妈妈多爱我啊。
但她后来,为何对我这么凶,为什么一次次拿我和妹妹比较,为什么从来看不见我的好,为什么再也不爱我了?
是妹妹归来后,我们清贫而艰难的日子,碾碎了她的耐心?还是那个不省心的孩子,更让她牵挂?
抑或仅仅是,唯有对妹妹更加偏爱,才能弥补她当年身不由己将二女儿送人的愧疚?
我没有答案。
我唯一知道的,为了寻找这些答案,我已苦了20多年,至今仍无法放过自己。
结婚三年,我一直没有要孩子。
因为,自从高中时,我就患上了抑郁症。上大学时,我开始服用抗抑郁的药,直到结婚。
后来,丈夫和我商量,或许生个孩子,我的病就会慢慢好起来。
就这样,我的第一个女儿来到了身边。
那时,妈妈已经走了。妹妹从老家来看我,我从她手臂的淤青和额头的伤疤,猜测她富太太的日子,或许并没有想的那么好过。
我们很难亲近,更谈不上说体己的话。
“我可能要离婚了。”她说,“再不离婚的话,小三儿的孩子都要出生了。”
原来,他们结婚后,妹夫一直出轨。车子和别墅都是婚前财产,妹夫整天吊儿郎当,喝酒赌博,根本不会挣钱,全是啃老靠父母。
就算离婚,妹妹也很难分到什么家产。
“如果实在太难,就回来吧。弟弟也成了家,爸爸一个人怪冷清,你就回来陪陪他。”我不知道怎么安慰她,只好这样说。
她从我这里走时,我在坐月子,没法送她。
她坐上高铁时,给我发了一条长长的微信:
“姐,我知道你恨我。恨我把妈妈从你身边夺走,恨我抢走了你的母爱,恨我处处抢风头。
但是,我7岁之前,寄养在别人家经历了什么,你也不知道。那段痛苦的日子,我至今想来都是噩梦。
从那时候起,我就特别没有安全感。我和你抢妈妈,抢宠爱,和别人抢男人,都头来,我还不是什么都没有了。
妈妈走了,再也没有人爱我了……”
我握着手机,难过得说不出一句话来。
不仅是为她凄惨的童年,而是这么多年,她第一次以书面的形式,喊我“姐”。
女儿出生后,我渐渐开朗起来,抑郁症也好了许多。
丈夫因为努力,成了公司的股东和管理层,收入还不错。我们还清了房贷,计划再买个大点的房子。
女儿三岁时,我又怀了二胎。
我问帮忙带孩子的婆婆,如果还是个女孩怎么办。婆婆说,这代人不管下代人的事儿。
我一听,放心了,对婆婆也多出了很多感激。
生下来,果然是个女儿。
虽然比姐姐皮肤黑,但比姐姐漂亮。
当了妈妈后,我才知道,同一对父母生的孩子,性格竟然如此不同。
大女儿自幼就是个乖巧的孩子,安静,听话,特别宽容。
小女儿生下来,嗓门就特别大,不管是吃奶还是撒尿,一会儿得不到大人的呼应,就能哭到嘴唇发紫,特别让人费心。
产假结束后,我开始上班。不知道是太劳累,还是产后变傻,工作经常出错,被领导几次点名批评。
抑郁的症状又开始出现:
焦虑,失眠,不由自主地落泪,暴躁地发脾气,甚至想扔下两个孩子从家里逃出去。
有一次,大女儿不小心把杯子里的热水,撒到小女儿身上,将小女儿的腿烫红一片,我劈头盖脸地把大女儿吵了一顿,就差动手了。
晚上休息时,大女儿站在我的房间门口,怯怯地看着我。我问她怎么了。
她问:“妈妈,你爱我,还是爱妹妹?”
我正给小女儿喂奶,想都没想就说:“你们两个,我都爱。”
“不,妈妈。”不满4岁的小人儿,斩钉截铁地说,“你爱妹妹,不爱我。”
我一下愣在那里。
灯光下,我看见大女儿站在门口,眼里噙着泪,胸口憋屈得地一起一伏的。
那一刻,我恍若看见了小时候的自己。
那一晚,我抱着熟睡的小女儿,再次失眠。
家庭和工作的无法兼顾,让我焦头烂额。
小女儿出生后,我把更多精力放在这个不听话的孩子身上,无形中忽略了大女儿,甚至潜意识里觉得,她是姐姐,她就该怎么样。
但她,不过也是个孩子啊。
她也需要妈妈的爱和理解、陪伴和关心,就像妹妹一样。
姐姐和妹妹,只是出生先后不同,不该因为一个先出生,理所当然地就要承担什么,一个后出生,理直气壮地就要享受什么。
小时候,我那么痛恨妈妈说“你是姐姐,你就该让着她”,而如今,我却不由自主地以这样的偏见,来对待我的女儿。
当一个妈妈,用“该”这个本就不该存在的标准,要求她的孩子时,其实就是在伤害孩子啊。
意识到这个错误的那天起,我调到了相对清闲的岗位,当然薪金也少拿不少。
松弛下来,我开始留意大女儿的情绪,尽量给予她积极的回应。
让她加入到和妈妈一起照顾妹妹的家事中,肯定她,鼓励她,让她成为一个感受妈妈爱的孩子,而不仅是一个被忽略的姐姐。
孩子是敏感而宽容的生物。
大女儿很快恢复了以前的明亮。她很爱妹妹,也在我的看见里,变得更加自信。
有天,她从绘画班回来,带回来一幅画,画的是我们一家四口。
她指给妹妹看:
“这是爸爸,这是妈妈,这是我,这是你。
我们是一家人,爸爸妈妈爱着我,也爱着你,他们像爱我一样爱你,像爱你一样爱我。”
今年春节前,我接到妹妹的电话。
去年秋天的时候,她开了一家服装店,也做线上销售,给俩孩子还寄来好多套衣裳。
她又认识了一个丧偶的男人,是我爸厂里的工人,带着一个女儿,据我爸说人踏实能干。
“过年你回来吧,爸爸想你了。”她说。
丈夫公司的事儿多,大女儿随奶奶回了老家,腊月二十八,我抱着一岁多的小女儿,回到老家。
本来,我准备正月初三去婆婆家。但,腊月三十开始,新冠肺炎开始蔓延。我老家的县城,也开始封城封路。
考虑到孩子小,不管是坐飞机还是乘高铁,都不安全,我索性在娘家住下来。
没想到,这一住,就是一个多月。
已经30岁的妹妹,还是和小时候一样,一刻都闲不住,一会儿给男朋友打电话,一会儿给闺蜜打电话,一会儿问再婚的话父亲陪送她啥,一会儿又发誓这辈子不会结婚了。
我无可奈何地看着她,觉得失去了妈妈宠爱的她,摔了跟头后还是没有长进。
有天晚上,小女儿入睡后,我开着灯躺在床上看书,她闯进来。
闲扯一会儿后,她忽然说:
“姐,你知道吗,其实我一小就特别羡慕你。”
我一下愣在那里,不知道如何接话。
她说:
“你一小生活在爸妈身边,一小就那么聪明好学。妈妈总是在我面前说,你怎么懂事,怎么用功,怎么学习好。
我为什么初中没上完就辍学?因为那一年,爸爸单位改制,工资都发不下来,妈妈说,你和弟弟学习好,让你们读。我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那一天,妈妈抱着我哭了很久,一个劲儿说,小时候牺牲我,长大了还要牺牲我。
我倒也没觉得啥,反正一小也野惯了。
姐,你上大学后,每次看到你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样子,我都好羡慕。你能去读大学,嫁给自己喜欢的人,看到更大的世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
而我,从出生起,就没有办法决定自己的命运;辍学后,更是无法把握自己的人生……”
她说着说着,自己呜呜哭起来,怕吵醒孩子,哭得又那么压抑。
那一刻,我想起10岁那年,第一次看见她时,她黑黑的,瘦瘦的,眼睛大大的,坐在客厅里,玩弄着我的布娃娃。
或许,当时,我不该一把抢回来,在妈妈介绍了她是谁时,还想把她撵走,而应该走上前去,握握她的手,或者抱抱她,对她说一句:
“欢迎回家。”
我放下书本,起身抱住了她,轻轻地拍着她的后背说:
“妈妈要是活着,该多好啊。”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桌子
《美国影帝被感染,全球疫情崩溃…外媒诋毁的中国,正在拯救世界!》
文:刘娜,80后老女孩,心理咨询师,情感专栏作者,原创爆文写手,能写亲情爱情故事,会写亲子教育热点,被读者称为“能文艺也理性的女中年,敢柔情也死磕的傻大妞”。
音乐:段奥娟 - 陪我长大,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后台。
愿世界上所有相同磁场的人都可在这里相逢。我是桌子,谢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