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微信营销应该怎么做?

微信数据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其国民第一APP、超级流量入口的地位岿然不动;更重要的是,微信与其他流量平台在流量变现上有本质差别——广点通没有垄断流量,允许流量主自营广告。用户数、用户粘性(使用时长、依赖度)、流量变现格局都决定了微信在2017年依然会是各大企业、营销机构进行线上营销不容回避的选项。

或许有人对去年9月部分微信公众号爆出数据造假的时间记忆犹新,对微信营销的效果还耿耿于怀。确实,“刷量公司--号主--公关机构--企业市场公关人员”四方形成“互利共生”的黑色产业链,但这一本万利的营生,并不新鲜,并不是发于微信,在所有平台都有。背后的逻辑源于传播环境、营销生态的改变,传播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新生渠道、传播方式被给予厚望。不论是来自传统行业的快消品、地产项目品牌,还是来自新兴行业的海淘平台、互联网金融平台,都扎堆出现在各种微信公号上。

报纸等传统媒体在传播上式微、失灵,不仅让媒体从业者焦虑,传播需求方同样抓狂——预算表里的钱怎样花才能让老板满意?传统的玩法大家都知道不行了,那就追新玩法,从微博、微信到直播,大家趋之若鹜。

利益链不断,阅读量造假不可能杜绝,正如微信官方回应称“猫鼠斗”的游戏一定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持续。但是我们万万不能因噎废食,否定公众号作为传播、营销利器的地位和价值。

“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公众号的普及很好体现了微信的这一理念。正常来说,每个公众号都有自己的定位、目标受众,通过持续提供高质量的内容、服务来获取增量用户;用户基于某种需求而关注、阅读(使用)某个公众号,并且形成信任与依赖。这层信任与依赖才是公众号的真正价值所在,它是购买力,是可以改变潮水方向的力量,如魔法一般神奇。

那为什么不用其他平台的自媒体呢?目前为止,只有微博、公众号是用户强选择的——我关注之后,不管看不看它都会出现在我的时间轴上;如果我不关注,你是不可能出现的,这样某个公众号就能吸引到具有某些共同特性的用户,比如收入水平、年龄等等,这些都是具有价值的投放分析指标。而其他在平台是基于用户习惯来推荐内容,用户能不能看到某篇文章跟这背后的自媒体本身的定位、风格关系不大,自媒体也就没有自己的品牌可言,用户压根就不会在意这篇文章来自哪个自媒体,阅读量十万百万都枉然,因为没有信任与依赖。

用户会说,王乒乓被封号啦,王驸马今天推荐了叫西洋参考的号;但是你问他在今日头条或者一点资讯上看的文章是谁写的,他肯定一脸茫然。

公众号的优势还在于阅读场景与阅读体验,这一点的价值常常被忽略。要尽可能少的干扰用户,少让用户做选择。在这方面,手机优于PC,用户使用PC往往是多个任务同时进行,开了很多窗口,而且有各种弹窗、页面广告。而使用手机虽然可以多任务同时进行,但是在前台的窗口只有一个,其他都是在台后;广点通广告放置在文章底部,用户可以一读到底不受影响,所以用户用手机阅读一篇文章被打断的概率要比PC低得多。另外,进入某个公众号之后,里面都是这个公众号的文章,风格统一、有很强的标识,没有选择压力;而其他平台是各个不同自媒体提供的内容,风格迥异、凌乱,用户就要犯起选择困难症,还要担心一刷新想看的内容找不到。

你也许会觉得这是一厢情愿的分析,那来分享下我这两年多的实践经验吧。2014年6月开始,我开始负责公司(互联网金融平台)市场推广,两年多来接触、判断、分析、投放过的线上线下渠道有数十种,结论只要一条,公众号的性价比(从费用和投入时间看)是最高的,哪怕是在当下所谓流量下降、效果下滑的情况下,每月新增用户贡献的成交额就能保证ROI接近1:50,而且这一数据稳定、坚挺。

存量用户少,增量用户教育成本高,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获客成本高企一直甚嚣尘上,从而滋生了一大批专门为市场人员完成KPI的第三方效果营销公司,这些公司带来的用户(羊毛党)投资一次拿到奖励就走。但其实具体到某个公司,并不存在流量不够、用户不够的情况,就看市场团队的思路和执行是否合理、到位。

具体到公众号投放,涉及到渠道筛选,原则是,公众号的用户要和你的目标用户高度匹配,对你产品要有需求,同时有能力购买。这一点要反复分析,要能判断到底是怎样一群人在关注并且持续阅读某个公众号。

渠道确定之后是内容的撰写,内容一定要符合渠道的调性,充分利用好用户对公众号的信任。从标题到内容的逻辑,每一段每个细节都要做到让人舒服,一个最低也是最高准则就是,你自己要愿意把推广文章看完。

另外还要考量场景,也就是用户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样的状况下看到这篇文章,在那样的场景下是否能不受干扰的读完你的内容。

这些基本逻辑看似简单,我的团队每天要做大量的阅读、分析和判断,而公众号的阅读量包括所有数据都只是作为辅助信息,因为这些逻辑归根到底已经是对人性的分析,并且通过投放不断校正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我们在公众号上累计投放已经超过2000万,不符合预期的号不超过5个。所以,与其当吃瓜群众,不如行动起来,找到自己的方法论。

作者为前媒体人、互联网营销专家、在行行家,现为友金所市场部负责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7年微信营销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