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铁路简史

从津镇到津浦(三)

清廷这么痛快给容闳发批文,一个重要的考量就是让津镇铁路快速落地,借津镇路的美资背景抵制德国人对山东路权的掌控。清廷难得务实高效一回,可惜在强权即公理的年代,这番努力终究化为泡影。

1898年3月26日,中德《胶澳租借条约》签定,德国人除了获得胶州湾九十九年租借权外,还获准修从南北两个方向建胶澳到济南到铁路。《条约》规定,德国人的铁路修到济南之后,需要与中方会商如何“与中国自办干路相接”。也就是说,德国人的筑路权与中方自办的津镇铁路尚不冲突。然而,果如张之洞所料,德国人很快得陇望蜀,照会总理衙门称“山东造路之权为德人所专有,无论何人不能在山东另造铁路”,矛头直指津镇铁路。

总理衙门对德国人的讹诈毫无办法,只能要求容闳将津镇路改道河南、安徽,绕过山东。这样的自我阉割反而让局面愈加混乱。津镇路如果西移到河南,那就几乎要贴上卢汉路,这回不仅张之洞反对,卢汉路背后的金主法俄集团也出面干预,反对津镇路向西改道。德国人趁乱加码,提出既然贵国“自愿”调整筑路计划不从山东过境,德国商人非常愿意按原规划在山东承办津镇铁路。此计如果得逞,就会形成东西两条津镇铁路加上卢汉铁路三条干线并行的局面,这显然是过度投资了,将来市场饱和导致线路亏损,还不上的贷款全部要政府买单。更为严重的是,三条线路的资金来源各不相同,一下子六七个国家的资本涌入华东和中原腹地,对清廷来说,这比输掉一场战争失去的还多。

此时容闳已自知津镇铁路自办无望,希望朝廷批准英、美公司接手,藉此与德国人对抗。然而总理衙门对容闳提出了不可能的要求:津镇铁路仍由公司商办,但必须在六个月内集齐股银;为了避免再给德国人制造口舌,只招中国资本,不准外国资本入股。此令一出,容闳当即明白,自己出局了。

这边德国人的态度也越来越强硬,海公使每天往来总理衙门,“恣意咆哮”、“语甚决绝”,声称“德商请办津镇铁路,出自国家之意。如果不允,中德交谊就此终止”。总理衙门也只能以准予容闳的六个月特许权尚未到期为辞,拖一天算一天。

海靖大概也觉得总理衙门这是自暴自弃了,想不到拖着拖着,就把英国人给拖了进来。

羁縻诸夷不二之法何者?曰“以夷制夷”。

你可能感兴趣的:(苏北铁路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