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武松文化程度不高,却是讲礼义的人。
谁对他好,他就对谁加倍好;谁对他坏,他就对谁加倍坏——他用乘法的计算方式对待朋友。所以,你读《水浒》会感到他没有私心,相处起来是个铁哥们。不过,他钢铁一样的性格,也容易伤到你。整天要“替天行道”的心理,本就不是大人的样子。武松出场时,对潘金莲口供二十五岁,但他心理年龄可能小得多。
好了,让我们把这两个人物对比一番:
武松,二十五岁,未婚处男,性观念段位为白银,纯正如红星二锅头。为什么说是二锅头?因为武松有“二”的特质,性格也刚烈如酒。他比李逵那样的巨婴要成熟点,不过有待开发。
潘金莲,二十二岁(口供),已婚少妇,夫妻生活不和谐,只有活着的状态,渴望幸福人生。性观念段位为星耀。长期空虚状态,容易极端思索,叛逆心理极其严重。
潘金莲的情商在平常状态下吊打武松,这是不可置疑的。尽管她小三岁,面对这个高大威武的小叔子仍然游刃有余,他不懂的太多了。而武松打虎待人的大方、果断,在潘金莲面前却十分拘谨,规规矩矩。
武松对潘金莲其实有疑惑,有想法。第一次见面,武松“推金山,倒玉柱,纳头便拜”,拜就是了,这个动作太过夸张,武松心里一定很紧张。曾国藩老同志说过一句话,叫“过谦则近于伪,过让则近于矫”,让我们送给这位打虎英雄吧!
随后潘金莲问了几个问题,武松每一次回答都不是家人之间的聊天,而是像做贼的进了局子录口供,简短非常。气氛很尴尬,但场面要镇住。
施耐庵机巧之处在于,尽可能给读者想象空间。这一段下来,没有一句写到武松的心理活动。他在想什么呢?
二
继续看。
潘金莲设局引诱他时,他依然正正经经,但思维一定翻天覆地。伦理是社会的说法,他更可能在思考混乱关系。打虎好汉、衙门都头,怎么可能不顾及社会名誉?武松的确视名誉为第一,为了名声连命都不要,景阳冈打虎不正是如此?他的资本就是拳头够硬,没有武力解决不了的问题。可是,在这个当口上,他觉得自己很弱小。他有拳头是不假,潘金莲是一段绳子,已经缠缚住他。这是情感问题,不是武术问题。可是我们的武松小朋友人格弱点也在此,头脑简单如机器,四肢发达如虎狼,这种配置容易卡死。果然,他一把推开潘金莲,连说带骂。
凡是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得换个角度,一上伦理的层面,武松的优势就窜出来了,结果只能是一个君子,一个小人。
武松是君子吗?
电视剧里,武松杀嫂很简单,小说中却让人大开眼界:
妇人见势不好,却待要叫,被武松脑揪倒来,两只脚踏住他两只胳膊,扯开胸脯衣裳。说时迟那时快,把尖刀去胸前只一剜,口里衔着刀,双手去挖开胸脯,抠出心肝五脏,供养在灵前;胳察一刀便割下那妇人头来,血流满地。
杀人就杀人,而武松已经不想给他嫂嫂一点体面的死法,还用上了“荡妇羞辱”的招儿。武松既然懂伦理,懂“长嫂为母”,懂她的家庭位置,就不会如此暴戾。和武大在一起的潘金莲让他感到可惜、无奈,但他可以用平和的方式去改变心理处境;但是,和西门庆苟且且杀了长兄的潘金莲,让武松深仇大恨和不甘都蓄积起来了。
“荡妇羞辱”在中国屡见不鲜,大街上拽开小三的衣服,赤裸于大庭广众之下,用小三的大叫和眼泪获得精神快感。历史上,用来侮辱女性的刑法也是有的。唯有如此,才能让男性获得征服感。武松这么做,大家都默认了他做的事实,没有批评,大事化小。武松是有舆论支持的,而他只是杀人之前做了额外的小手脚。杀人,比荡妇羞辱更引人关注啊。
我觉得,这种情况正像死刑之前被强暴。武松用羞辱的手段,是用来获得某种不为人知的平衡感。杀,是为了长兄;辱,是为了自己。
三
潘金莲是武松的性启蒙导师。只是在刚开始,她就让武松的两性观念崩塌了。从此,带着伤痕的武松,再也不能正视女人,把她们当成人来对待。
比如去往孟州的路上。
路过母夜叉孙二娘的人肉包子铺,武松和差役坐倒用餐。吃着吃着,武松开始调戏起来。先说包子里怎么有小便处的毛发,再问他家丈夫何处去了,一个人寂不寂寞。最后,公然有了猥亵动作。
孙二娘告诉他一个人时,会让武松想起来哥哥出门卖饼,潘金莲独自在家的情形。他知道有许多人不怀好意地趴在门口张望,因此自己来扮演一回地痞流氓的角色,来试探是否所有女性都如潘金莲一样——他在尝试塑造对异性的意识,观察异性经不经得起诱惑和挑逗。
比如杀掉玉兰等女性。
玉兰是张都监府上的一个丫鬟,会唱些曲。张都监、蒋门神合计杀掉武松,被武松识破。月夜返回,知他们正在鸳鸯楼里庆贺。于是一人一刀,杀气腾腾地奔来。从后院上楼,武松见人则杀,一路人全是用砍的手法,直到长刀砍出缺口,换了把朴刀。
杀掉这几个主要人物后,下楼见到的大都是女性了。他不再用砍,而是用搠——也就是捅、刺、扎的意思。武器中,用这种技法的大都是矛、枪、剑,而不是刀。有意思的是,武松用这种手段来对付女人,扎入乳房、乳小叶、脂肪组织、肋间肌,一直抵达心脏。他第一个用这种方式杀掉的就是玉兰——这是张都监许配给他的女孩子。
比如路过蜈蚣岭。
武松杀了这么多人后,自治罪不可赦。在张青、孙二娘的帮助下,打算投奔二龙山。
路经蜈蚣岭,已到夜晚。武松行走之间,听到欢声笑语。搜索一看,是一个庵中,有个道人和女人看着月亮搂搂抱抱。就这样一个片段,让武松有了正义感,出家人哪有这样的?于是杀心炽盛,先杀了一个小道童祭刀,又把道士快速解决了。
——杀完这两个人,他叫女人从庵里出来,问道:“这里叫什么去处?那先生却是你的什么人?”
杀人之前,他没!有!问!
不得不说,武松心理自杀嫂后,已经畸形。他见不得男女亲密,有点风吹草动,总怀疑双方是不轨者,就像潘金莲和西门庆。
从这个层面看,武松常常有被背叛者的角色认同,他从心里觉得世界关系很混乱,没有稳定的秩序。事实上,武松也常常处于这个角色状态,张都监一边笼络他,也会因为蒋门神把他踢开。拿潘金莲事件说,他更像是被放弃的人,又不甘于放弃。多重心理压抑着他,而杀人就是清理复杂关系的有效途径。
话说回来,就算他们是偷情、搞不正当关系,被你个变态狂一通砍杀之后,这个女人还敢说吗?
最后,武松没有杀掉女人,让她下岭去了。这是武松上梁山之前,最后一次和女人独处。独处的背景,血泊一片。
四
武松喜欢潘金莲吗?
正常情况下,对潘金莲来说,武松绝对是个模范人选,而武松也觉得潘金莲是玉面佳人,这没得说。但是就像我说的,武松一直没有私心,意志有一条主线,贯穿了他的一生。因为有这个基本人格在,我们一直觉得他光明磊落。然而,回到他一段段经历的细节中去,我们看到了种种不堪,种种阴暗。武松不可能跟潘金莲说“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这会使他的羽毛变得脏兮兮。与其让自己脏兮兮,不如撕破脸皮。只是,他内心的触动已经被打开,这是他的秘密,是他带着耻感的渴望,一边爱着,一边恨着。他无法做到正常的眼光,只能以畸形的方式呈现他的两性观念。他从有回家看望兄长的愿望开始,就走上了这么一条路。景阳冈打虎一事,更增添了别人对他的崇拜、好感。潘金莲本就缺乏这样的感觉,正好武松一回家,事情变得无法控制。
可以说,潘金莲影响了武松很长的时间,这是她没有意料到的。对武松来说,这更是一种惩罚。他素来讲义气,讲大道理,但对潘金莲毫无还口的能力,最后剪不断、理还乱,困扰了许久。
若不是刚愎自用,若懂得人情冷暖,武松也许可以改变人生走向。
五
是的,一个好的性启蒙很重要,不然会废掉一条胳膊。
陈缃眠,版权作者。公众号:眠先生。转载请简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