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9

黎化片言之764

前天夜间,妻身体不适。作为丈夫,只能取消昨天的新疆之行。

感觉挺对不起远方的朋友,他为我把机票、宾馆都已订好。

妻为我觉得遗憾,一天唠叨了好几次。但我不后悔,儿子不在家,老俩口相依为命。作为丈夫,我须尽到责任。

整理书稿。自今日起,从拙作《青山晚霞红》摘录有关南通的几个片段,以飨微友~

南通虽偏处一隅,却是个藏龙卧虎之地。

走在僻静小巷,你说不定会听到一阵悠扬悦耳的古琴声。或为《平沙落雁》,翅羽轻舒徐展;或为《长门怨》声,旋律如泣如诉;或为《广陵散》曲,知音相和相应;或为《关山月》色,泼撒潋滟波光。

哦,抚琴的是古琴演奏家徐立荪的亲传弟子们。这位梅庵派的杰出代表和继承人,在南通执教数十年,培养了一大批古琴演奏高手。

丁弘的忘年交黎化曾经评价:梅庵古琴曲一旦搬上舞台,也就韵味大减;它只宜于月下的夜晚于深巷的小院于临河的水榭轻抚慢拨,邀三五知己远远聆听,让琴声融入血液,随呼吸吐纳徐徐流淌。

换句话说,它能在“城包水,水包城”的南通得以传承亦并非偶然,因为这里的土壤和气韵适合它生存和蔓延。

踏进石街小院,也许你会在墙上看到一幅泼墨山水,线条漫漶,烟雨苍茫,令人顿生目中所无而意中却有的惊叹。南通文人墨客们一眼都能认出:这是本土老画家尤无曲的作品。

尤无曲,得黄宾虹、郑午昌亲授的丹青圣手,1914年就在北京举办过个展,齐白石亲自为其订写了润例。1952年,他回归故里不再外出,只潜心探索中国画之技法,成为中国当代山水画艺术的集大成者,被公认为是中国画传统功力最深的画家。

2005年秋,中央电视台《人物》专门摄制了这位95岁高龄大画家的记录片。第二年,大师与世长辞。所幸的是,他的不少画作成为南通众多市民的珍藏。

丁弘曾随南通女作家黄丽敏在钟楼附近的老楼里拜访过一瘦小的老太太。

老人比丁弘年长十多岁,常常“辟谷”几天不吃东西,身体好得惊人。

交谈之下,丁弘才得知她竟然是当年关押在白公馆的黄显声将军的狱中恋人黄彤光。在狱中,“小萝卜头”宋振中就是由她照应的。

因为爱,她拒绝了戴笠的释放安排;因为爱,解放后她一直独身,颇有点“妾心古井水,波浪誓不起”的味儿,默默地蛰居南通几十年。

          (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