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看《欢乐颂》“五美”的家庭教育问题

从心理学角度看《欢乐颂》“五美”的家庭教育问题_第1张图片
    【按】最近《欢乐颂2》开始流行,偶然关注了几集,随后了又到网上浏览了剧情介绍和相关评论,于是有了这篇文字。观点不一定正确,佐证材料也不够丰满,既有自己个人感悟,又融合了他人观点,总之拉拉杂杂,权当无聊之作吧!

       一部电视剧悄然走红,掀起收视狂潮,往往因为剧中反映了当前一种普遍的社会现实,剧中的人物命运也因为有代表性,似乎就可在身边的朋友或自己身上找到影子,于是观众情不自禁产生共鸣。或许《欢乐颂》就具备了这些因素,因此受人如此追捧。

      自5月12日开播《欢乐颂2》,其剧情走向、人物命运最终结局立即成为网络论坛,现实里茶余 饭后人们热议的焦点。老婆和儿子也算狂粉之一,这两周末一有空就窝在沙发里,干脆来了个“葛优躺”,沉浸于剧情之中,随之喜怒哀乐,不可自拔。自己不甚偏爱此类都市情感剧,不过闲暇无聊之余,也有意无意跟着瞄了几集。

     剧中讲述了五个性格迥异、不同家庭环境成长的女子成为邻居,在上海为了生存生活而发生的故事。我们知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无论其性格如何迥异,如何多姿多彩,形成之根在家庭,所谓“三岁看到大,七岁看到老”,就是说一个人幼年时的经历,家庭教养方式对其性格形成有着决定性作用。又有句话说“性格决定命运”,所以千万别小看了家庭教育。另外,现实中很多人过分看重学校教育,误以为学校教育是万能的,夸大其在人格塑造、心理健康以及潜能发展方面的作用,这实际上都是有问题的。平日偏爱心理学,曾经任性地买过一堆心理学书籍,因为是业余爱好,偶发兴趣而已,所以不求甚解,仅懂皮毛,略知少许。不过习惯就此养成,凡事不自觉就有了个心理学的角度,想改都改不了。好啦!闲话不说,言归正传,接下来就从心理学角度逐个分析一下“五美”。

一、安迪,

从心理学角度看《欢乐颂》“五美”的家庭教育问题_第2张图片

总体评价:家庭安全感缺失,智商超高,先是连续跳级的女学霸,随后出国成为华尔街的女高管。但不善于交际,惧怕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缺少朋友,在抒发个人情感方面有严重障碍。

成因分析:一个人重要发育阶段的心理创伤和打击造成的影响是伴随终身的。安迪从小孤儿、辗转收养于孤儿院,这段灰色经历直接给她的性格塑造蒙上了阴影。试想一下,如果她生活在一个温馨和美,父母恩爱的家庭,还会有类似的问题吗?所以家庭应该尽可能多的给孩子提供安全感,这样才能养成健康的人格。

二、樊胜美

从心理学角度看《欢乐颂》“五美”的家庭教育问题_第3张图片

总体评价:目光短浅,爱慕虚荣,拜金势利,看人看事的目光犀利,喜欢给人贴标签,但又优柔寡断,有一定的自我控制情绪能力。

原因分析:原生家庭环境恶劣,父母重男轻女、彼此关系很差,经济运行困难,家庭对她而言不是港湾,而是抛不掉的负担。为了维持面子上的光鲜、为了维护自尊,她不惜虚张声势,但内心却始终无法安宁。这或许从某种程度上也验证了“女儿要富养”的正确性。

三、曲筱绡

从心理学角度看《欢乐颂》“五美”的家庭教育问题_第4张图片

总体评价:思想独立,很自信、做事有想法有追求,不满足现状,虽有钱还不懈努力。

原因分析:再婚家庭中长大,父亲和前妻离婚后净身出户,遇见曲筱绡的母亲后两人一起创业。在这种氛围下长大,耳濡目染懂了一些经商之道。于是学会了商场上的老道,感情上的又直率,既精明热心,又有恩必报有仇必究,正因为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富养,让她有冲劲,遇事拿得起放得下,就因为输得起。

四、邱莹莹

从心理学角度看《欢乐颂》“五美”的家庭教育问题_第5张图片

总体评价:情商低、精神不自立、依赖性强,出身低微、能力平平,有时顽强乐观,有时直率热心,在爱情里迷失方向,失去鉴别能力,在失业后无所适从,是教育问题的“代表”。

原因分析:如果从小受到父母的过分溺爱,幼年经历中缺少了挫折教育,长大了就很难形成独立人格,会有严重的依赖思想。比如剧中,邱莹莹一遇到失败和挫折,就不停地倾诉苦衷,以博取她人的同情和谅解。同时,由于父母要他“一定要在大城市站住脚跟”,没给予其选择空间,也导致其精神独立性的丧失。

五、关雎尔

从心理学角度看《欢乐颂》“五美”的家庭教育问题_第6张图片

总体评价:没有爱好,不会打扮,但是很努力。有点像邻家女,温柔,善良,懂事,上进;性格上畏缩,工作上自卑。

原因分析:文绉绉名字,虽然拗口但意境不错,也寄托了其父母的无限遐想和相关要求。这反映了她的家庭还是有一定的层次。强势的父母,总试图给孩子安排好所有的东西,把孩子塑造成乖巧听话的形象。在他们看来,孩子不需要大的成就,安心接受自己的安排、贤良淑德就好了。受这种家庭环境影响的孩子,人格往往容易分裂,性格上矛盾重重,一方面很叛逆,有很强的逆反心,因此关雎尔离开家乡独自来到上海;另一方面又会很自卑敏感,对前途命运不敢主动出击,遇事表现出不确定感、畏畏缩缩,缺乏勇气。

     很多时候,我们会纠结于“教育小孩,到底应该富养还是穷养?”其实,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关健的是父母的理念与处理方式。作为父母,我们可以这样做:要明确自己能给孩子什么,不能给什么,凡事尽量让孩子自己去争取;要重点培养孩子的人格和精神;再次,要减少攀比、勿盲目从众。恶性攀比带给孩子的是焦虑、华而不实、孤单等不健康心理;最后要多陪伴孩子,孩子孤单了,就不擅长与人相处,会下意识将自己隔离起来,形成恶性循环。同时还要想尽办法来提升孩子的自我价值感,这是孩子遇到挫折、困境后能否保持乐观坚强的心理后盾。

以上,仅仅是个人观剧后的一些杂感,无所谓正确错误,聊作消遣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心理学角度看《欢乐颂》“五美”的家庭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