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24 : 大公司创新的魔咒

深度#24 : 大公司创新的魔咒_第1张图片
乔布斯鄙视IBM

本文作者:梅晨斐

这是一张经典的老图,1983年Jobs在IBM纽约总部门口对着他们的LOGO竖起了中指。当时,IBM在PC行业处于垄断地位,而苹果则是号称打破IBM垄断地位的挑战者。接下去在1984年,我们在苹果第一代Macintosh发布会的现场看到了那条经典的广告:On January 24th, Apple Computer will introduce Macintosh, And you’ll see why 1984 won’t be like1984”。IBM是PC领域曾经的老大,现在已经把位子让给了Apple。

大公司创新的魔咒

我们再来看一些其它公司的案例,或者说大公司的创新魔咒。

XEROX
施乐可能是一件逐渐被我们所遗忘的公司,但是当年它的实验室PARC(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可是家喻户晓。激光打印机、鼠标、以太网、图形用户界面、SMALLTALK、所见即所得编辑器。Steve Jobs和Bill Gates之间最经典的”争吵”。

Motorola
摩托罗拉在手机时代已经被人们遗忘,保留下来的只有员工、专利、品牌。Google在2011年收购MOTO,为了那1.7万个专利。2014年将3500名员工、2000项专利和品牌归入联想移动(剩下那1.5万个专利跑哪儿去了...)。但在手机行业,MOTO在硬件、设计、材料、供应链、测试领域仍然非常强大。但是他们可能一直没有明白:手机已经成为了一种快速消费品。小米是打着工艺品的名义做快消品,MOTO是打着工艺品的名义做工艺品。

Nokia
Jobs在2007年发布了苹果一代,之后的Nokia一路走下坡路,直到2013年以50亿美金的价格被微软收购。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最早的支持触控屏幕技术,并且搭载智能操作系统的手机,即触屏智能手机是Nokia的MyOrigo。但它也只存在Nokia的研究院内,被”消费者是不会喜欢在手机上滑来滑去的”为由枪毙。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以上的所有公司,在资金、品牌和客户在对应的细分领域内都有绝对的优势。我相信在内部,它们一定也有研究所、创新实验室和战略投资部等部门。但是在与创新产品和新创公司的竞争中,最后还是失败了,背后到底出了什么样的问题?我们可以把一些表层的原因,归咎于:对于消费者需求的不敏感,实验室技术产品化的不足,胆子不够大决策不够快。但如果我们看得更深一点:公司激励机制不足,架构官僚化,研究团队缺少话语权,经理人制度导致的短视“创新”是小公司创始人唯一的出路,通过管理提高效率”是大公司管理者主要的工作。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我们看完了一些经典的案例,接下去我们看下接下来应该如何应对。

一、顶层支持
案例:Google、AWS、twitter。
核心:顶层、长期、打破来自目前现金流项目的压力。从架构上改变体制的官僚化。
这当然得益于大型互联网公司独特的业务模型和边际效应。

二、硬件氛围
案例:RocketSpace服务输出
核心:环境改变氛围。

三、软性氛围
案例:Plug & Play服务输出
核心:引入外部合作伙伴,激活内部创新基因。

“术”与“魂”

如果政策、场地和资金真的起决定性作用,那么地球上就不会只有一个“硅谷”。孵化器、创新实验室、场地、资金、政策都只是术。这些资源都是重要的,这些资源都是不重要的。大部分人都希望用钢筋水泥再“建”一个生态,其实你要做的只是,给予有知识结构的人才自由生“长”的可能性。孵化器就是可能性,让它发生。对于新鲜事务与变革的理解、渴望和拥抱,并外化成的行动力。这才是

你可能感兴趣的:(深度#24 : 大公司创新的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