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大人物的阴影中” 之 “时代的悲剧”

“活在大人物的阴影中” 之 “时代的悲剧”_第1张图片

为啥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被称为古典音乐大师?为啥音乐学家总研究这些Mr. Big?难道一部煌煌音乐史就没有别人了咩?还是我们天生爱追星呢?

从我学习音乐起,老师们就不断地念叨这些大人物,从巴赫念起,亨德尔→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舒曼→瓦格纳→勃拉姆斯→马勒→勋伯格,这是一串德奥大师,零星会出现几个法国人、意大利人或者其他国家的人,比如柏辽兹比才德彪西,比如罗西尼威尔第普契尼,比如肖邦李斯特。往细了还能数,不过主要就是他们。你也许要问了,为啥德国人这么多?原因很简单。19世纪蓬勃发展的音乐史编纂主要由德国人完成,他们开拓出音乐史的大致疆界,青睐自己国家的大明星也算合情合理吧。再说了,德国音乐在19世纪确实牛X到席卷了整个欧洲(如同它的哲学),莫扎特贝多芬韦伯门德尔松的交响曲,瓦格纳的歌剧,单在法国就被演出了无数次,在英国和东、北欧那些小国家就更不用说了。欧洲音乐的中心,如果讲的粗放些,终经法国(中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到达了德国和奥利地,尤其是维也纳。此所谓风水轮流转。虽然意大利歌剧繁荣依旧,但这个艺术的民族太不擅长哲学思考了,眼睁睁看着北方的邻居掌控了话语权,百般抬升自家的作曲家,声称交响曲和“纯音乐”才是音乐的最高境界。典型的德国中心主义有木有。有!那一串德奥作曲家几乎没写出过什么歌剧来,除了瓦格纳。其实瓦格纳也不是个写歌剧的,这个我们以后再说。

他们矗立在音乐的万神殿,好像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音乐爱好者,包括我,也总爱听他们的经典作品。没错,他们的作品确实是经典,上演最多,唱片销量最好,而且从技术角度讲,作曲手法和立意也都最佳。为什么有这么些个“最”,当然是因为人们对其有价值上的判断。听众爱听,乐团爱演。而更重要的是,音乐学家们关注这些大人物,视其为典范。这就意味着,其他音乐应该据以此标准来被评价。这种意识形态在19世纪尤其占据着文化科学的中心,自然带来了不好的后果。远远看去,大人物们仿佛一座座山峰,天空被划破,人们心生敬畏。可山不仅有峰,还有腰、麓、脚。山腰作曲家、山麓作曲家、山脚作曲家,如果可以这样比喻的话,常常被忽略,被认为不重要,就像我们只为耸立的山巅折腰,而看不到稳固的山脚、结实的山腰。其实那里也有很美丽的花,有宏伟的城堡。举个例子,巴赫的儿子们,W.F.巴赫、C.P.E.巴赫、J.C.巴赫,就是山麓、山腰,他们的作品就是野花和城堡。只是出于种种原因,他们一再被音乐史学家和演奏家们忽略。其实他们对海顿莫扎特贝多芬音乐风格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贝多芬。

好在文化的气候已不同往昔,僵化的意识形态在慢慢地被消解,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到那些没什么名气的小人物,或许不只因为他们的作品,还因为他们在音乐史中的功能和角色。听众也越来越能接受那些“新”作品,毕竟莫扎特贝多芬听了两个世纪,不烦也腻。下次,我就会讲巴赫的三个儿子(其实他和两任老婆生了好多儿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活在大人物的阴影中” 之 “时代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