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去散散步。默默地步行,让足底成为你的耳朵。”
上世纪80年代,美国作曲家Pauline Oliveros提出“深度倾听”(deep listening)一词。Oliveros是一位先锋音乐人,同时是电子音乐发展的先驱。她认为,倾听是所有文化的基础,而世上最忠实的倾听者,则是婴儿。
“想想看,婴儿在探索声音、学习语言、说出第一个单词、通过倾听进行交流时,展现出了多么惊人的专注力。”
Oliveros认为,所有成年人都应该训练自己像婴儿一样倾听。深度倾听会让我们敞开心扉,更好地与他人交流。更关键的是,在Oliveros看来,深度倾听是做一件事的起点。正如她所说:“倾听的意思是,将你的注意力转向你所听到的内容,去收集信息、理解信息,然后再进一步行动。”
有趣的是,四十年之后,新闻业的从业者们也开始擎起“深度倾听”的火炬。2019年6月,在柏林的一场名为Engaged Explained Live的研讨会上,记者Cole Goins借鉴Oliveros的理念,提出了新的观点——“深度倾听”对记者也有重要的价值。
例如,更好的倾听文化可以帮助记者们打破与那些充满戒心的受访者之间的屏障,更深地了解被边缘化的人群,以及那些厌倦或疏远新闻报道的人。
“深度倾听”究竟是什么?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带来独家汇编,与你聊聊深度倾听之于记者和新闻业的意义。
缘起:倾听意味着什么?
在“必要”的时候中断采访、打断采访对象,这件事对于很多记者来说并不陌生。尽管会为此内疚,但记者们可能更关注后续提问,或想要得到更精彩的回答;当然,记者们也有可能专注于自己的采访流程,或不同意受访者说的话,而没有真正在倾听。
不管出于何种原因,这种行为都可能让受访者感到被忽视,而一旦他们觉得自己被忽视了,记者就很难再让他们真正敞开心扉参与谈话。
而这正凸显了“深度倾听”的意义。BBC的《跨越鸿沟》项目将深度倾听定义为“一种解决对话困难的方法,确保对话双方都能感受到被倾听”。
《哈佛商业评论》的一项研究表明,深度倾听会让说话的人觉得更安全,降低防备,因此更有利于进行开放的、双向的对话。德保罗大学(DePaul University)的Kagan PN也曾做过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深度倾听会增强人们的幸福感,因为不管听众是否同意我们的观点,只要我们被认真倾听,我们就会感到被重视、被接受,且更有归属感。
实践:两场新闻实验
BBC:跨越鸿沟
BBC新闻在3月5日的一场直播活动中实践了“深度倾听”,以帮助那些有着完全不同世界观的人进行有意义的对话,这是过去12个月里BBC一直在进行的《跨越鸿沟》项目的一部分。
在BBC Radio 5的帮助下,他们招募了200多名志愿者,让他们接受深度倾听训练,其中许多组对话都在白天的现场直播中得到重点播放。
BBC的这次新闻实验证明,深度倾听是至关重要的,它让参与者们在英国脱欧、气候变化、素食主义这样的争议问题上,也能与异见者保持平和、舒适的对话。
主持这次活动的是《跨越鸿沟》的编辑Emily Kasriel,在此之前,她与多名心理学家和调解员进行了对谈,以了解如何让存在异见的双方进行有意义的对话的最佳方式。
“一开始,我带领大家一起做冥想,让他们集中注意力。然后,我让他们在脑海中回想,在他们认识的人中,谁是最好的倾听者,被他倾听是什么感受,他有哪些特质?”Emily称,“之后,我们对好的倾听者的特质进行分享和总结。大家给出的描述基本都是,‘在他们的陪伴下,你会感觉很放松’、‘你会觉得别人真的在听你讲话’、‘你觉得他们没有在评判你’、‘他们很想深入了解你’。”
在此之后,参与者正式进行深度倾听的训练。他们反复倾听他人观点的核心部分,对其进行总结,检查自己的总结是否正确,让另一方来纠正,然后重复这一过程,进行更深入地表达。
“我们都想向对方证明自己是对的,这是人的天性。只有当对方觉得自己真正被倾听了,他们才有可能愿意倾听其他的观点。”Emily如此总结。
当然,深度倾听需要的并不仅仅是“认真听”而已,在Emily的实验中,深度倾听包含以下流程:
请参与者们阐述他们的观点,以及为什么他们强烈支持这一观点。倾听,不要打断,把判断、反驳和解决方案之类的想法放到一边;
总结你听到的核心内容,并检查你的理解是否正确,包括说话者的情绪和他们的叙述结构。这并不意味着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只是倾听并总结而已;
询问说话者是否同意你的总结。如果不同意,让他们进一步解释;
重复这一过程,直到说话者完全同意你的总结。接着,双方位置互换,进行新一轮倾听。
瑞典电台:听千万人说
除BBC外,还有许多新闻媒体也在实践“深度倾听”,例如瑞典电台(Swedish Radio)于2017年启动的名为《一千万人》(The Ten Million)的项目。项目负责人Helena Geige表示,她们希望彻底改变传统的新闻采集方式。而将其命名为“一千万人”,则是因为瑞典刚好有一千万居民。
Geige说:“这个项目的出发点是走出去,尤其要去那些往常被忽略的空白区域倾听人们的心声。”
该团队与25个地方电台合作,委托主持人和记者去寻找那些他们通常不会联系的人,问他们两个简单的问题:你关心什么?你生活中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听起来很简单,但对记者来说,这是最难做到的事情之一。正如Geige所说:“通常你都会有一个角度,这已经决定了你想要谈论什么,然后你得到回应,希望人们说出符合你期待的故事。而这就是让故事落入窠臼的根源。”
接下来是最重要的一点:瑞典电台对意见不感兴趣,这也并不是一次调查征集,他们感兴趣的,是故事本身。
通过这个项目,瑞典电台记录了超过了500个独立的故事,从那些付不起去看孩子的路费的退休老人,到担心食物被浪费的食堂阿姨们,每个人都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并且,瑞典电台不只是把这些故事作为花絮来播出,他们还会将这些故事作为调查和分析的起点。
《一千万人》项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引起许多记者的共鸣。参与此项目的一位记者Daniel Varjo曾说:“人们现在总是认为媒体只属于精英,不能代表普通人的心声。而《一千万人》有力打破了这种说法,它的宗旨很清楚,那就是‘我们听你说’。
前路:深度倾听,需要我们怎么做?
深度倾听听起来容易,但要真正实践起来却很难。《哈佛商业评论》的一项研究就如何成功进行深度倾听给出了以下建议:
要么全神贯注,要么干脆不听。把你的手机、iPad或电脑放到一边,关注说话者,持续的眼神交流会让人觉得你在认真听;
不要打断。在对方暗示他们快要讲完之前,忍住打断的冲动;
不要进行判断或评价。听的时候不要急于下结论,或对你所听到的内容发表意见。如果你的判断让对话偏离了方向,你应该道歉,并把叙述权交还给对方;
不要急于给出解决方案。倾听者的作用是帮助说话者自己制定解决方案,因此,在倾听时不要强加个人意见。如果你确定自己有好的方案,并且真的很想分享,那么可以以问题的方式提出,例如:“如果这样做,会怎么样?”
多问(好)问题。倾听者通过提出有利于说话者的问题来影响对话。好的倾听者会仔细考虑说话者最需要的是什么,并通过问题引导说话者寻找答案;
反思。当你结束了一段对话,要进行反思,想想那些被你忽略的时刻,或是你忍住没有提问而保持了沉默的时刻,总结倾听的经验。
当然,以上只是一些概述性的建议,遇到特殊情况,倾听者应适当调整自己倾听的方式。例如,当采访对象,尤其是那些担任公共职务的人试图回避问题甚至回避采访时,记者有责任打断对话。
正如Oliveros所说,倾听是一切文化的基础。过去数十年来,从音乐行业到新闻业,人们一直在探索“深度倾听”的奥义。
今天,深度倾听究竟是什么?有着怎样的意义?需要我们怎么做?这些问题正在逐渐清晰。而在学习深度倾听之前,这个行业里的许多从业者恐怕都需要承认,优秀的提问者,似乎并不都是优秀的倾听者,而这恰恰应该是记者的必备技能之一。